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2937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27HWJS01设计计算书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920

后围

400

-3330

-222

622

1910

车身

4200

1682

1178

1593

1600

乘客座椅

1000

2600

483

517

1523

空调机组

2650

176

204

卫生间

150

3010

75

950

冰箱

50

6710

56

44

1700

整车整备质量

12600

1838

3860

8740

1212

行李仓1

100

4600

77

23

800

行李仓2

60

-1450

-15

行李仓3

行李仓4

行李仓5

3200

53

47

行李仓6

2800

27

乘客

3055

2026

1032

2023

1887

其它

505

653

168

337

最大总质量

16630

1898

5260

11370

1312

前轴载荷占总载荷的百分比为5260÷

16630=31.6%

后桥载荷占总载荷的百分比为11370÷

16630=68.4%

前轴、后桥的载荷分配满足《客车通用技术条件》中前轴轴载质量不小于车辆总质量的25%,驱动桥的轴载质量不小于车辆总质量的50%的要求。

3.动力性计算:

3.1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功率特性曲线见图1)

发动机MAND2866LOH24

最大功率230KW/2000rpm

最大扭矩280N.m/1000rpm~1400rpm

变速器ZFS6-85

变速器各挡速比见表2:

表2

挡位

1

2

3

4

5

6

R

速比

6.75

3.87

2.36

1.47

1.00

0.83

6.21

驱动桥主减速比4.11

轮胎11.00R20

厂定最大总质量(kg)16630

总长(mm)11950

总宽(mm)2490

总高(mm)3500

轴距(mm)6000

前轮距B1(mm)2037

后轮距B2(mm)1800

车轮滚动半径rr(mm)524

3.2汽车的功率平衡计算

Pe=(Pf+Pw+Pi+Pj)/ηT

式中:

Pf--克服滚动阻力所耗功率

Pw--克服空气阻力所耗功率

Pi--克服坡度阻力所耗功率

Pj--克服加速阻力所耗功率

ηT—传动系效率取0.86

3.2.1汽车的车速计算

其中:

Ne──发动机转速(r/min)

rr──轮胎滚动半径(m)

i0──主传动比4.11

ig──变速器各挡传动比.

3.2.2汽车的阻力功率(水平路面匀速行驶)

其中:

式中:

f───滚动阻力系数f=0.0076+0.000056Vaf

Ga------汽车总重(N)

CD───空气阻力系数取CD=0.65

A───汽车迎风面积(m2)

A=B*Ha=2.037*3.5=7.13(m2)

B-----前轮距(m)2.037

Ha----汽车高(m)3.5

Va----汽车速度(km/h)

ηT───传动系效率取ηT=0.86

3.2.3计算对应车速下的阻力功率P阻及各挡对应下发动机功率与车速的关系。

绘制功率平衡图(见图2)

3.3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计算

3.3.1驱动力计算

驱动力

其中:

Me———发动机扭矩(Nm)

3.3.2行驶阻力计算(水平路面,匀速行驶)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行驶阻力只有滚动阻力Ff和空气阻力FwFf=Ga×

f(N)

3.3.3作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见图3)

3.4最高车速计算

0.377×

Nemax×

0.377×

2000×

0.524

Vmax=─────────=───────────

i0×

ig64.11×

=115.8(Km/h)

最高车速时的阻力功率为216Kw,小于额定功率230Kw.

所以最高车速是115.8(km/h)

3.5作汽车动力特性图

3.5.1动力因数计算

动力因数

3.5.2滚动阻力系数与对应车速下的关系见表3

表3对应车速的滚动阻力系数

Va(km/h)

20

30

40

70

80

90

110

f

.0087

.0093

.0098

.0104

.0110

.0115

.0121

.0126

.0132

.0137

3.5.3根据对应车速的动力因数及滚动阻力系数作出动力特性图(见图4)

3.6爬坡度计算

爬坡度

然后再根据tgα=i换算成坡度,

3.7加速性计算

3.7.1加速度计算

汽车在行驶中的加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加速度

(m/s)

δ=1+δ1·

ig2+δ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按《汽车设计》推荐数据δ1=0.04~0.06,δ2=0.03~0.05

取δ1=0.05δ2=0.04

ig为变速箱各挡传动比,各挡位的δ值计算结果见表4表4

挡位

δ值

3.318

1.789

1.318

1.148

1.090

1.074

3.7.2加速时间计算

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某一车速加速到另一较高车速所需时间,用积分法求得:

用加速度j的倒数1/j的计算结果作出加速度倒数的曲线图,(见图5)

根据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样积分法求得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并

作出汽车加速时间图,(见图6)

3.8稳定性计算

3.8.1汽车的纵向行驶稳定性

汽车的纵向行驶稳定性即保证汽车上坡时不致纵向翻车,其条件为:

b——质心距后桥的距离

hg——汽车质心高

ψ——道路附着系数取0.7

表5

空载

满载

b(mm)

hg(mm)

b/hg

hg(mm)

b/hg

1838

1212

1.516

1898

1312

1.446

从表5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其数值均大于0.7,所以满足行驶稳定性要求。

3.8.2横向稳定性计算

3.8.2.1静态侧翻角计算

B——前轮距取2037mm

静态侧翻角β,《客车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应大于35°

表6

B/2hg

β(°

hg(mm)

0.8403

40.04

0.7762

37.82

从表6可看出,空载或满载均能满足静态侧翻角度的要求。

3.8.2.2汽车在横坡上行驶时,应保证侧滑发生在侧翻之前,即:

取0.7

将空载或满载时B和hg值分别代入,可得表6中的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当汽车在良好的沥青路面上行驶仍能保证侧滑发生在侧翻之前,所以是稳定的。

4.最小转弯直径Dmin计算

最小转弯直径(以汽车前端最外侧一点来计算)

Dmin=2[(L/tgθ。

+B'

/2+B/2)2+(L+h)2]1/2

θ。

────内转向轮最大转角,取52°

L--------轴距(mm)6000

h-------前悬(mm)2590

Bi'

-------前轮距(mm)2037

Bi────总宽(mm)2490

经计算,Dmin=22.1m.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5.通过性计算

5.1纵向通过半径R1(见图7)

MN=(r2-rr2)1/2=150

则:

R12=(R1-360)2+((1/2)×

6000-150)2

R1=11461.25(mm)

5.2横向通过半径R2:

由图7可知:

弓形弦长C=1181,弦高h=240

则:

(R2-h)2+(c/2)2=R222

R2=846.43(mm)

5.3轮胎负荷率:

11R22.5轮胎断面宽293±

3%mm,外径1090±

190mm,气压在800Kpa时单胎负荷能力为3350kg,双胎为3000kg。

由轴荷计算可知:

前轴5260kg

后桥11370kg

前胎负荷率M1=5260÷

(2×

3350)=78.5%

后胎负荷率M2=11370÷

(4×

3000)=94.7%

6.动力性计算结果:

6.1发动机技术参数(见表7)

表7

Ne(rpm)

1200

1800

2000

Me(N.M)

1280

1228

1156

1097

Pe(Kw)

134.6

160.4

190.4

208.5

221.2

230

6.2各挡动力参数计算结果:

1挡ig=6.75Vmin=7.12Vmax=14.24

Ne

Va(Km/h)

Ft(N)

Fw(N)

Ff(N)

D

i(%)

1/j

Pw(KW)

7.12

52452

11.11

1282.4

0.327

33.7

1.061

3.3

8.54

15.99

1295.2

4.0

9.97

21.77

1308.0

4.7

11.39

50346

28.44

1320.8

0.313

32.1

1.107

5.5

12.81

47379

35.99

1333.6

0.295

29.9

1.179

6.3

14.24

44957

44.44

1346.4

0.280

28.3

1.245

7.1

2挡ig=3.87Vmin=12.42Vmax=24.84

12.42

30072

33.79

1330.0

0.187

18.2

1.019

6.0

14.90

300.72

48.67

1352.3

1.020

7.5

17.38

66.24

1374.6

18.1

1.022

9.0

19.87

28865

86.52

1396.9

0.179

17.3

1.068

10.6

22.35

27164

109.50

1419.2

0.168

16.2

1.141

12.3

24.84

25775

135.19

1441.5

0.159

15.3

1.209

14.1

3挡ig=2.36Vmin=20.36Vmax=40.73

20.36

18338

90.88

1401.3

0.113

1.279

10.09

24.44

130.87

1437.9

10.5

1.285

13.7

28.51

178.13

1474.5

1.292

16.9

32.58

17602

232.67

1511.1

0.108

9.9

1.359

20.4`

36.66

16565

294.47

1547.6

0.101

9.2

1.464

24.2

40.73

15718

363.54

1584.2

0.095

8.6

1.565

28.4

4挡ig=1.47Vmin=32.69Vmax=65.39

32.69

11422

234.25

1512.1

0.069

1.941

20.5

39.23

337.32

1570.8

5.9

1.974

26.9

45.77

459.14

1629.5

5.8

2.012

34.3

52.31

10964

599.69

1688.2

0.064

5.4

2.164

42.9

58.85

10318

758.98

1746.9

0.059

4.8

2.404

52.9

65.39

9790

937.02

1805.6

0.055

4.4

2.665

64.4

5挡ig=1Vmin=48.06Vmax=96.13

48.06

7770

506.20

1650.0

0.045

3.5

3.176

37.2

57.68

728.93

1736.3

3.361

51.0

67.29

992.16

1822.7

0.042

3.1

3.598

67.9

76.90

7458

1295.8

1908.9

0.038

2.7

4.192

88.5

7019

1640.1

1995.2

0.034

2.1

5.269

112.8

96.13

6660

2024.8

2081.6

0.029

1.6

6.982

141.6

6挡ig=0.83Vmin=57.91Vmax=115.81

57.91

6449

734.79

1738.4

0.035

2.5

4.418

51.4

69.49

1058.1

1842.4

0.033

2.2

4.950

72.3

81.07

1440.2

1946.4

0.031

1.9

5.736

98.5

92.65

6190

1881.1

2050.4

0.027

1.4

7.777

130.7

104.24

5825

2380.7

2154.4

0.021

0.8

13.612

169.6

115.81

5528

2939.2

2258.4

0.016

0.2

53.156

216.0

6.3汽车加速性计算结果:

直接挡加速时间(V=40~75km/h)T=24.71s

连续换挡加速时间(V=0~60km/h)T=26.3s

7、参考资料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

《汽车设计》吉林工大汽车教研室编

图1

图2

图3

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