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2731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7.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分封制度B.世袭制

C.宗法制度D.皇帝制度

8.下列有关秦朝皇帝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B.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D.皇权受到三公九卿的制约

9.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

由此可见,秦朝 (  )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1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2.有论者称,秦王朝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

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奠定了辽阔的疆域版图B.开创了大一统的新局面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D.确立嫡长子的正统地位

13.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前127~前123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16~前87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

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

武帝此举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14.《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15.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实现三权分立D.利于集思广益

16.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B.行政权

C.军政权D.财政权

17.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

A.品行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

18.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19.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

A.提高办事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D.增强六部权力

20.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这反映出“内阁”(  )

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

21.据史书记载: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  )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丞相职权

22.据《清史稿》记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军机处的设置

23.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

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

这表明(  )

①内阁已形同虚设 ②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④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4.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封建”指什么?

据材料二,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

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

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

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

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

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

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

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

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

“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

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

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

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

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

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

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

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答案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

[答案] C

2.[解析] 根据“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可知,晋、齐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齐,故B项正确;

材料现象与王位世袭、宗法瓦解、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解析] 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政治就乱了”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项为表面现象,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为直接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

[答案] A

4.[解析]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说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并成为同姓中的大宗,故A项与题意相符。

5.[解析] “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6.[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最突出的相同点”,分封制是将王国的土地分给宗室臣属以巩固统治的制度,而宗法制则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族权和政权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最突出的相同点是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正确;

C项从属于B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分封制在西周后期削弱了天子的权威,故A、C、D三项排除。

7.[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A、B、C三项在西周时已实行,秦统一后创立了皇帝制度。

[答案] D

8.[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不正确的选项,皇权至上、皇位继承、皇帝独尊都是其重要特点,皇权不可能受到三公九卿的制约,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9.[解析] 根据“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

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B项错误;

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解析] 由题干关键信息“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可知,这体现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中的作用,故C项与题意相符。

1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周朝的分封制,“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是指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不是地方制度,故A项错误;

以血缘为纽带的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

秦朝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分封制实施于奴隶社会的周朝,故D项错误。

分封制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属于贵族政治;

中央集权制打破了血缘关系,由皇帝任免官吏,属于官僚政治。

12.[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秦王朝对后世封建国家“基本模式”,即国家结构的影响,就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

13.[解析]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王国的实力,实行“推恩令”,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14.[解析] 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

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A、B、C三项。

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

15.[解析]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16.[解析] 国家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

在宋朝,行政权由中书门下行使,故B项正确;

在宋朝,军政权由枢密院掌管,故C项错误;

在宋朝,财政权由三司掌控,故D项错误。

17.[解析] 据“孝”“才学出众”“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可以判断出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学。

18.[解析] 察举制注重以才德选官,故A项表述正确;

科举制考查的是儒家经典,忽视科技,故B项错误;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官,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错误。

19.[解析]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直属皇帝,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

20.[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项错误;

内廷的秘书班子,有助于合理决策,故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21.[解析] 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可知,内阁大臣可以通过皇帝的信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C项正确。

22.[解析]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

23.[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公文和政令不再经由内阁处理,故内阁形同虚设,①正确;

政令经由军机处发出,各方政务由皇帝处理,全国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由此可知②④正确;

政务处理不再经由其他环节,行政效率有所提高,③正确。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项。

2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

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绝对权威、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注重思想控制。

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5.[解析] 

(1)根据材料“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

“核心内容”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2) 根据材料“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

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亡。

[答案]

(1)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2)封建:

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弊端:

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

26.[解析]

(1)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其影响。

(2)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3)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言之有理。

[答案]

(1)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

(2)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成为中外封建国家的典范制度。

(3)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

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

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

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

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

27.[解析]

(1) 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中“以魏立九品……宜复古乡举里选”得出应是魏晋以前的选官制度,据材料一中“乡举里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中“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得出重才德,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定九品”“随世兴衰,不顾才实”“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得出重门第;

第二小问“弊端”,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高下任意,荣辱在手”“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概括回答即可。

(3) 据材料二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材料三中科举制的变化概括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据材料三中“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据材料三中“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得出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统治基础的扩大,据材料三中“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答案]

(1)制度:

察举制。

说明:

崇贤使民俗更加和顺;

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

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

中正官徇私舞弊;

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扼杀人才;

败坏社会风气。

(3)影响: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

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