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泵检修规程初稿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污水泵检修规程初稿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泵检修规程初稿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工、架子工、电工、机修的安排。
4.3液下泵主要检修项目
4.3.1泵壳与泵盖
泵壳与泵盖不应有裂纹、砂眼、夹渣等缺陷。
壁厚及各部加工精度应符合要求。
4.3.2
底板(泵座)
4.3.2.1
底板应无裂纹,表面光滑平整。
4.3.2.2
泵体、轴承座、泵盖及轴套组装时保持同轴度在Φ0.05mm。
范围内。
4.3.3
泵节
泵节端面应与管中心线垂直;
与管中心同轴,同轴度为Φ0.05mm。
4.3.4
泵轴
4.3.4.1
泵轴不应有裂纹、腐蚀等缺陷。
4.3.4.2
泵轴材质和各部尺寸偏差应符合图样,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为0.04mm。
4.3.4.3
安装叶轮和装配联轴节处的轴颈,其表面粗糙度为3.2;
装配滚动轴承处轴颈,其表面粗糙度为1.6。
4.3.4.4
泵轴直线度为0.05mm/m。
4.3.4.5
装配上下轴时,轴向窜量不大于1.5mm。
4.3.4.6
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允差不大于0.03mm。
4.3.4.7
键与键槽侧面应紧密配合;
不允许加垫片。
当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
加大只能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
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键槽的90º
或120º
方向上另开键槽。
4.3.4.8
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方法修复。
4.3.5
轴套
4.3.5.1
轴套表面不应有砂眼、气孔、疏松等缺陷。
4.3.5.2
轴套的内外表面应加工。
轴套与轴或衬套接触表面粗糙度为1.6;
与填料接触的外因表面粗糙度为1.6。
4.3.5.3
轴套与轴衬间隙按表4规定:
4.3.6
叶轮
4.3.6.1
叶轮表面及液体流道内壁应整洁,不得有裂纹、粘砂、毛刺等缺陷。
4.3.6.2
叶轮轴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
表3
mm
叶轮外径
≤50
>
50~120
120~260
径向跳动允差
0.05
0.06
0.07
4.3.6.3
叶轮外径对轴的径向跳动允差按表5规定:
表4
mm
介质
碱
酸
间隙
0.40~0.45
0.60~0.65
5.6.4
新装叶轮前应作静平衡,静平衡允差按表6规定。
超过表中数值时,用去重法在叶轮两侧盖板切削,切削厚度不超过壁厚的1/3,切削部位与末切削部位应平滑相接。
表5
叶轮外径,mm
<
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允许不平衡重,g
2
4
6
8
4.3.7
滚动轴承
4.3.7.1
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内
外表面应无坑疤、麻点、腐蚀等缺
陷。
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
无杂音。
4.3.7.2
装配轴承时,必须用清洗剂清洗轴承,排除污垢及其它残余物质,然后涂以润滑油脂装配。
如采用加热法应在100-120℃的机池内油浴轴承10-15分钟后进行装配。
装配时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
4.3.7.3
拆装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或压力机,不得用铁锤直接敲击轴承。
4.3.8
联轴器
4.3.8.1
联轴器与轴配合,一般选用H7/J6或H7/K6。
4.3.8.2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轴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应符合表7规定。
表6
联轴器
外径
端面
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90~160
195~220
280~320
360~400
2.5
3
5
0.08
0.2/1000
4.3.8.3
弹性柱销联轴器两轴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应符合表8规定。
表7
70~106
130~190
224~250
310~400
0.04
4.3.9
填料密封
4.3.9.1
填料密封压盖与轴或轴套的径向间隙为0.75-1.00mm,四周保持均匀。
4.3.9.2
填料密封压盖与填料箱的深度为一圈填料的高度,但最小不得小于5mm。
压盖不得歪斜,松紧适当。
4.4潜水泵主要检修项目
4.4.1电泵的外观检查与保养:
电泵提井将水泵和电机拆卸开后,先从外部检查水泵和电机,将电泵的外部用水清洗干净后再检查:
4.4.1.1.电泵表面的防锈漆是否脱落。
联轴器,轴伸,联接法兰,外壳等零件外部是否生锈腐蚀。
防锈漆脱落应用砂纸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重新涂刷。
零件表面的生锈可用砂纸打磨掉,擦拭干净后抹上机油。
。
4.4.1.2.外部零件是否有碰坏与损伤,轻则修复重则要进行更换。
4.4.2水泵零部件的检查与保养:
拆开水泵,将零部件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检查与保养,注意橡胶轴瓦要用水清洗。
4.4.2.1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检查轴承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与偏磨等情况。
水泵经使用后轴瓦均匀的磨痕属正常情况;
如果是磨损严重或偏磨,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或更换新轴承。
轴承间隙的检查:
用千分尺测量出轴瓦的内孔直径Db和轴套的外经DS,轴承间隙δ1值为:
δ1=Db-DS(毫米)
中小容量的潜水泵轴承间隙δ1值在0.3~0.5毫米范围内。
小值对应于小容量的水泵;
大值对应于中等容量的水泵。
轴瓦或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不超过0.45~0.7毫米时,经维护水泵可照常使用。
间隙超过了上面的范围,必须更换新轴瓦或配用轴套。
4.4.2.2轴套的检查与保养:
检查轴套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或偏磨情况。
轻度的磨痕与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去,也可上车床加工,但要注意控制轴承间隙在允许范围内。
间隙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新轴套。
4.4.2.3
叶轮的检查与保养:
叶轮间隙的测量:
用千分尺测量叶轮的外径De和密封口环的内径Dm时轮间隙δ2值为:
δ2=Dm一De(毫米)
中小容量的潜水泵叶轮间隙δ2值在O.3~O.5毫米范围内。
叶轮或密封口环磨损后如间隙不超过1.2~2.5毫米,经维护可继续使用。
如果间隙超过最大的允许值时则要更换新叶轮或密封口环。
叶轮前后盖板磨损严重时要换用新叶轮。
叶轮的叶片如气蚀严重,也需要更换。
叶轮如有松动必须拆了重新装配,用冲筒冲紧。
4.4.2.4.密封口环的检查与保养:
口环磨损严重使叶轮的间隙超过最大允许值时要更换新口环。
口环的锈蚀可用细砂纸轻轻擦去。
口环如有松动要拧紧锁紧螺钉。
4.4.2.5导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1)表观质量
直观检查导轴承的轴瓦表面是否有裂纹,磨损和偏磨,剥蚀等情况。
电机经运行后,轴瓦有均匀的磨痕属正常情况。
但是如果磨损严重或偏磨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或更换新轴瓦后,电机才能继续使用。
2)轴承间隙
用千分尺测量轴瓦的内径Dbi和轴套的外径Ds,轴承间隙为:
δ3=Dbi一Ds(毫米)
一般δ3值在0.2~0.65毫米范围内为正常情况。
小值对应于中小容量的电机;
大值对应于大容量的电机。
轴瓦磨损后如间隙不超过0.3~0.8毫米,经维护轴承可照常使用。
如间隙超过了最大的允许值会导致电机定转子铁芯的“扫膛”,必须更换轴瓦或整个导轴承;
也可更换轴套或喷涂轴颈经加工后使间隙达到合格值,再继续使用。
4.4.2.6止推轴承的检查与保养:
直观检查滑板、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的表面是否有碎裂、划伤、磨损和偏磨等情况,以及是否有烧伤的痕迹。
2)磨损情况
止推轴承的磨损量为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磨损之和,可由测量它们的厚度尺寸,再与电机厂提洪的图纸或易损件的尺寸进行比较而得。
电机经5000小时运行后,止推轴承的磨损量不超过1毫米为正常情况。
3)止推轴承的保养
轴承表面的轻度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去,经保养后可继续使用。
止推轴承的磨损必须用垫片加以调正,以保持转子在电机内的轴向位置不变,使定子和转子的铁芯不错位。
这点对装有机械密封的电机尤为重要。
装有机械密封的电机,止推轴承的磨损量超过0.5毫米时,就需要用垫片来调正止推环或压力瓦块。
垫片可加在止推环或压力瓦,也可以加在止推轴承座钢球的下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垫片的材料可用不锈钢片,黄铜片或镀铬钢片;
总厚度等于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磨损量之和。
止推轴承的偏磨需要修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滑板如烧伤须换用备件。
滑板的烧伤多为止推轴承干摩擦所造成。
滑板的周边,止推环摩擦面上的沟槽边棱或压力瓦块的各条边棱均需倒圆,水才能由此圆边楔入摩擦面而润滑轴承和冷却轴承,如果滑板没有明显的伤痕和变形,经保养后也可翻转180。
,装上转轴继续使用。
止推轴承修理后,滑板和止推环或压力瓦块之间需要经过一定的磨合后方可装入电机使用。
如无条件也可装入电机后由电机的空载运转进行磨合,约运转两小时便够。
止推环和压力瓦块的磨损寿命为3~4毫米,约可用20000小时。
超过此极限尺寸,会导致止推轴承的水润滑和水冷却情况恶化,就需要更换新止推环或压力瓦块。
4.4.2.7轴套的检查与保养:
直观检查轴套表面有无划伤、磨损和偏磨等情况。
轻度的划伤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掉,也可上车床加工;
严重的要用千分尺测量其外径尺寸,并计算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间隙超过最大允许值时要更换新轴套。
4.4.2.8密封件的检查与保养
需要检查的密封件有:
紧固螺钉的“O”型密封垫圈,零部件装配面上的“O”型密封环,轴承油封,引出电缆线的密封装置及机械密封。
1)“O”型密封垫圈及密封环
“O”型密封垫圈及密封环,用水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仔细察看表面是否有裂纹,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发粘等。
如果均无问题,材质弹性又良好,可继续使用,稍有问题就需换用新件。
2)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较为精密,拆卸检查和装配均要小心地进行。
机械密封的拆卸
先拆下电机的联接法兰或上端盖——机械密封的防转销——缓冲环一一将零件从轴上取下——最后拧下弹簧座上的锁紧螺钉——从轴上取下弹簧座。
在拧下锁紧螺钉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应仔细地作出标记,以便于机械密封的重新装配。
将零件用煤油清洗干净。
机械密封的检查
a.检查缓冲环和轴封环的表面是否有开裂,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和有发粘等情况,稍有问题就需要换用新件。
如果使用时间不长,质量良好,材质的弹性又正常,可考虑继续使用。
b.动、静磨块的摩擦面
用千分尺测量动、静磨块的磨损情况,将测得的尺寸b1及b2与制造厂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磨损量。
磨损量为动、静磨块磨损之和。
如经5000小时运行后,磨损量小于0.5毫米,则经保养后机械密封可继续使用。
磨损量超过0.5毫米时最好换用新件。
如果一时手头无备用品,又急于要使用电泵,那就用老磨块重新装配,但必须注意要做到磨块上的比压保持不变。
更换磨块时要动、静磨块成对更换,切不可只换其中的一块,以保证机械密封的密封性能。
机械密封的装配
机械密封的技配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要保证磨块上的比压及应有的密封性能。
a.磨块磨损量小于0.5毫米的机械密封的装配
机械密封的重新装配需要严格的控制尺寸和机械密封在轴上的轴向位置。
尺寸可查机械密封的产品样本或向制造厂索取,实际上尺寸是无法测量的,只能靠装配技术来保证。
装配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一定要符合拆卸时作的位置标记,用锁紧螺钉牢牢地锁紧在轴上,逐个将零件装上。
b.磨块磨损量大于0.5毫米的机械密封的装配
磨块磨损量超过0.5毫米的机械密封重新装配时同样要控制机械密封在辆上的位置和尺寸静磨块的装配同上。
动磨块装配时,弹簧座在轴上的位置需要按拆卸时作的标记往外(轴伸方向)挪过一个磨损量(动、静磨块磨损之和),再用锁紧螺钉牢牢锁紧;
然后将零件逐个装上。
3)油封
用水将油封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检查表面质量、内圈的磨损和材质的老化变质情况,弹性是否正常,稍有问题就需要换用新件。
4)引出电缆线的密封装置
检查密封垫圈,用水清洗干净后用放大镜察看表面赁量和材质的老化变质情况,穿线孔是否有裂纹,孔径尺寸是否有变化,如有问题应换用新件,问题不大可继续使用。
4.4.2.8.调节囊
从电机底座内拆下调节囊,用水清洗干净后检查;
1)调节囊的表面是否有裂纹,材质是否老化变质和有发粘等情况。
2)用手按压调节囊,弹性变形情况是否正常。
3)盛满水仔细察看调节囊的表面是否有渗漏水情况。
情况良好可继续使用;
如有损伤、变形及渗漏求等情况立予更换。
4.5拆卸步骤
4.5.1液下泵的拆卸步骤
4.5.1.1关闭压出管路中的闸阀,卸掉吐出管上部分法兰的联接螺栓或联接接管。
拆掉一段管路,其长度以不防碍泵的起吊为准。
4.5.1.2松开电机架与电机的联接螺栓,吊去电动机。
4.5.1.3拆下泵体与支架的螺栓,旋掉叶轮。
4.5.1.4拆下中部支架,拉下联轴器。
4.5.1.5拆下轴承体上下轴承盖,即可检查轴承状况。
4.5.2潜水泵的拆卸步骤
4.5.2.1拧下充水式潜水电泵电动机下部的放水螺钉,放净电动机内的积水。
如电动机为循环过滤式结构,机内之水已自动流失,不需再放水。
4.5.2.2拆除管接头、泵体、泵盖、叶轮和泵座等潜水泵的零部件。
4.5.2.3拆下上轴承盖,取出上部橡胶油封。
4.5.2.4拆下下轴承盖和底座,取出下轴承和下部的橡胶油封。
4.5.2.5拆卸L轴承盖,连同转子一起从定子内孔中小心抽出,注意不要使转子或轴端碰擦定子绕组L端部,以免给定子绕组端部的耐水绝缘导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4.5.2.6将上端盖、轴承、橡胶油封与转子分开。
以上拆卸程序可以按不同结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更改,以更好地进行拆卸。
拆卸后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和检查,已损坏的零件应进行适当修理或更换,橡胶油封等易损件一般应重新进行更换。
4.5.2组装
4.5.2.1液下泵装配顺序
1)将轴承分别装在轴承盒和轴承座上。
2)将毛毡圈装载轴承端盖和轴承盒上。
3)将轴承端盖装在轴承座上并用螺栓紧固。
4)将装好轴承的轴承盒穿在轴上,拧上螺母,并将轴承端盖固定在轴承盒上。
5)将轴承装入轴承座,用螺栓固定,拧上调整螺母,并将轴承安装在支撑座上,将挡水圈套在下部轴承处的适当位置
6)将连接管固定在轴承座上,并在连接管下部装上泵盖,在轴下部装上叶轮并拧紧,依次装上泵体前盖,并螺栓固定,用轴承盒处的调整螺钉调整叶轮与前盖间的间隙,控制在1-1.5mm。
调整好后用螺母,螺栓紧固。
7)电机支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用螺栓紧固,在轴的上端装联轴器部件,并将电机联轴器用紧固螺钉紧固在电机轴头上,将电机装在电机支承上,并用螺栓,螺母紧固。
4.4.2.2潜水泵装配顺序
1)记录拆卸零件顺序,更换损坏零件。
2)根据说明书的要求,按与拆卸相反顺序,重新装配阀门。
4.6试运行与验收
4.6.1
试车前准备工作
4.6.1.1
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4.6.1.2
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4.6.1.3
检查密封填料压紧程度及压盖是否歪斜。
4.6.1.4
检查轴承的润滑油脂是否充足;
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4.6.1.6
检查电机旋向是否正确。
4.6.1.7
液下泵装上联轴器柱销,准备试车。
4.6.2
试车
4.6.2.1
关闭泵出口管道阀门。
4.6.2.2
用微动方法启动电机,检查运转无异常后再继续试车。
4.6.2.4
负荷试车2小时。
4.6.2.5
负荷试车应达到以下要求:
a.运转平稳无杂音;
b.流量、压力平稳;
c.电流稳定,不超过额定电流;
d.轴承温度最高不超过75℃;
e.各部密封点无跑、冒、滴、漏;
f.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4.6.3
验收
4.6.3.1
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
4.6.3.2
试车合格。
4.6.3.3
检修记录齐全。
4.6.3.4
办理交接手续。
4.7检修报告或记录:
参见离心泵检修报告。
4.8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液下泵检修前,必须办理准于进行检修的设备支出手续。
2)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
3)凡是在生产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
4)检修工具,拆卸、清洗的零部件,要摆故整齐,实行文明施工。
5)进入地坑、窨井检修时,要进行有害气体和氧含量分析,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