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1615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的贫困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5、报告内容要抓住重点、目的明确、言简意赅,字迹要工整、清楚,层次分明,要根据内容适当地分节分段,每起一段要空格。

6、本调查报告须用手写方式完成,使用“合肥工业大学信签纸”或a4纸书写,杜绝使用机打。

7、请各位同学按照“封面”在上,“读书报告”在下的顺序装订成册。

第16周,各班学习委员将读书报告收齐,并按序号排好交给任课教师。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齐,请予以说明,以防漏掉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封面(手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原著选读篇目

1、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

《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1卷第1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9、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江泽民: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江泽民:

《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胡锦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篇二:

**************************

——读*********有感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内容简介

(一)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封面(手写)

22、江泽民:

《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三:

共产党宣解读】

《共产党宣言》导读

一、写作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也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的最高成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宣言》在1848年问世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研究的结晶,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斗争实践要求的结果。

(一)《宣言》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阶级斗争日益激化的产物

《宣言》的产生是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分不开的。

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已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人机器大工业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烈。

1831年到1848年间,先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急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但当时流行的各种所谓社会主义学说,不是与工人运动相距太远,就是由于理论错误而导致工人运动失败。

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出迫切要求,工人斗争的丰富实践,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共产党宣言》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二)《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基础上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成果结晶

马克思主义不是在工人运动中自发地产生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并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产物。

到19世纪30—40年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及取得的其他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材料。

社会科学方面,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恩创立科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首先,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中,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论,批判了他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在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然后又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批判了他们关于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价值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的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雇佣奴隶地位,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不可克服的矛盾,并指出它必然灭亡的趋势。

再次,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

这里主要是指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是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中,继承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批判了他们的唯心史观、改良主义的观点以及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而幻想资产阶级发善心的超阶级的观点;

指出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理论创造的同时,还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理论斗争。

从1844年到1847年底,他们着重批判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三种小资产阶级思潮——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蒲鲁东主义,写出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初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宣言》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工作。

(三)《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而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对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两个步骤建立以无产阶级政党。

《宣言》发表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的开始。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宣言》的基本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南。

二、内容讲解

《宣言》全书包括七篇序言和四章正文,序言是《宣言》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七篇序言的要点

《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从1872年到1893年的21年间,先后为《宣言》几种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其中前两篇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后5篇是恩格斯单独写的。

七篇序言,回顾了《宣言》同国际工人运动结合的历史,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是对《宣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

具体来看,七篇序言主要说明了六个问题:

1、说明《宣言》名称的由来及性质

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宣言》不叫社会主义宣言,是因为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其他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流派都打出社会主义的旗号。

而“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有他们当时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

因此,恩格斯指出:

“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所以没有用“社会主义宣言”,而称为《共产主义宣言》和《共产党宣言》。

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宣言》是“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对它的性质作了界定。

1888年英文版序言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还指出《宣言》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宣言》的这一性质决定它的任务,如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所明确的,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2、概述了《宣言》的基本思想

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

(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这一基本思想是贯

穿全书的一根红线.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宣言》所阐述的原理,融会贯通全书的内容。

3、回顾了《宣言》与国际工人运动结合的历史

《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宣言》也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甚至可以说,《宣言》的命运与工人运动的命运是相联系的。

1888年英文版序言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叙述了《宣言》的经历。

《宣言》的出现成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预兆。

但在革命初期,由于工人运动的地区比较狭小,因而只能被少数先进分子接受。

而且不久,《宣言》“就被那随着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败而抬起头来的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去了,最后,由于1852年11月科隆共产党人被判刑,它被‘依法’宣布为非法”。

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潮,《宣言》又从后台走到前台。

“《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

4、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丰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原理

首先,提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即目前国际共运中非常有名同时也存在争议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这一思想反映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

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这一问题时,针对俄国的特殊国情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

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言下之意,他们的设想实现的条件是,俄国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引发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又反过过来促使俄国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农村公社就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次,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1830年、1848年和1863年波兰人民三次大规模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的失败证明了波兰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波兰贵族的腐朽,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任落在波兰无产阶级身上。

恩格斯在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

“这种独立只有年轻的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而且在波兰无产阶级手里会很好地保持住。

因为欧洲所有其余各国工人都像波兰工人本身一样需要波兰的独立”。

在此后的1893年的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这种革命“毕竟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了道路,为这个革命准备了基础”。

从而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丰富了马克主义的革命理论。

第三,论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实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关系。

恩格斯在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回顾了1864年第一国际和1889年第二国际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宣布法律上确立8小时工作制后,兴奋地指出:

“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

但同时恩格斯又强调各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独立自主,并认为这是实现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基础和首要前提。

他在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中说:

“欧洲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

在1893年的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再次强调,“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

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

5、提出了对《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

几篇序言在肯定《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原理”正确性的同时,也指出应作一些修改和补充。

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

“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第三章中“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

第四章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

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加以修改”,可以在各种版本的序言中郑重地指出已经过时和应修

改的地方。

尤其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总结,已提出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斗争中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理论,于是他们就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作了重要的补充,指出“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6、指出了正确理解、对待《宣言》应有的态度

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实践证明,“《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它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就告诉后人,既要坚持《宣言》中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历史条件和各国实际,实事求是,发展这些基本原理。

正文讲解

引言部分说明写作《宣言》的背景和目的。

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社会力量。

一切旧势力都感到惶恐不安,于是编造出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进行诬蔑,加以围剿。

为了回敬反动势力的攻击,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宣言,公布于世。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这一章,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一)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1—5段)

本章一开头就指出:

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所作的科学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接着扼要叙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状况。

指明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整个社会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

这是说,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从而作为代表旧生产方式的两个互相对立的阶级,同时被代表新生产方式的两个对立的阶级所代替。

例如:

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和农奴代替了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代替了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

然后,通过分析各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特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二)考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第6—28段)

1.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第6—12段)

和航海业的发展,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封建行会手工业生产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代替封建行会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主代替行会师傅。

商品需求总是不断增加,工场手工业生产也不能满足需要,引起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阶级代替工场手工业主。

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取得统治地位。

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里是被压迫的等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在政治上相应地取得进展。

从机器大工业发展以来,资产阶级在议会制的国家里,终于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权。

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第13—26段)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当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生产力和封建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封建生产关系变成了束缚新生产力的镣铐的时候,资产阶级便推翻封建贵族的统治,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在它取得统治的地方,用公开无耻的剥削代替了由各种幻想掩盖着的封建剥削;

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把分散的封建割据结合成集中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在它统治的不到一百年里,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机器,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都得到巨大的发展。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第27—28段)

《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仍然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