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后感15篇Word格式.docx
《语文读后感1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读后感15篇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
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
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
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
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
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
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
有时候,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
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社会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奥了。
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第3篇语文读后感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
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
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
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
早点睡。
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
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
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
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
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
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
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
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
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
也许它听起来很"
口号"
,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
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
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
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
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
我想,"
爱是什么"
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第4篇语文读后感
《论语》的真谛,就是让所有人明白,怎样才能得到我们心灵深处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几棵挺立在岩石缝间的古树千年不倒,即使经历了暴风骤雨;
几座绵延的大山不断延伸,即使脚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
几座散落在山间的小屋在等待,即使已被高大的岩石遮蔽。
《论语》正如它们,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那就是信念的力量,它从未被人们忘记过。
《论语》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到人们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让人们有着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
从而使人们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迷惑,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
如同老师这份职业一样,她选择了奉献,她会从学生们的点滴进步,或是学生们每天的问好中感到生活的美好。
她用心感受这一切,虽然每天辛苦但内心舒畅,同学们也会对她多一份敬畏。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老师只用眼睛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只会看到自己的付出,会有很多怨言,甚至会影响到同学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使同学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由此看出,心灵的感受是何等的重要啊!
拿起这本书,重新领悟古老理论的精华,心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把握自我,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基础;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论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境界。
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映照出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第5篇语文读后感
所谓语言训练点,是指被用来进行较为充分的语言训练的部分课文内容,也就是供学生训练用的句子。
字、词、句、节均可成为训练点。
选择语言训练点除了应根据年段特点有所侧重外,还应注意哪些哪些问题?
一、训练点的选择应有利于整体理解课文每个语言训练环节都应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必须为学生最终理解课文中心起一定的作用。
这势必要求从整体感知课文来着眼选择语言训练点,否则就有可能会不恰当的将部分内容的训练功能放大,从而将训练与理解课文内容割裂开进行。
一篇文章各部分文字都为着中心而存在,而且每个部分都有适当的定位列次而构成一篇圆满文字。
课文各部分语言训练点的选择也应在文章中统摄下结合部分课文内容在中心下的位列来确定的。
例如《李时珍》一文中,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
1、“完善”一词,为什么换成完整行不行?
2、为什么说旧的药物书不完善,它有哪些主要缺点?
3、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本草纲目》是部完善的药物书?
(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每种都有图。
)
4、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出这样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这个训练点设计由“完善”一次入手,扩展到句、到节,再辐射到全篇课文,由点到面,紧扣编写《本草纲目》这一中心,把课文的部分和整篇的内在联系融为一体。
二、语言训练点的选择应有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知识来源于对大量语言现象的规律性总结。
由于语言知识与语言密不可分,所以语言训练必然涉及到语言知识。
而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语言知识无疑会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语言训练点时应考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通过训练使学生对蕴藏于课文中典型的常用的语言知识有些感性认识,经过迁移内化,能模仿运用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例如苏教版第七册《九色鹿》中调达受九色鹿的救命之恩,后来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皇榜后却把九色鹿的踪迹向国王告密,这样的行为课文里哪个词语可以概括?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这样的行为和课文里哪个成语意义相反?
(“知恩图报”)这样安排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容易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表示此类行为的词语的总结、概括、积累与运用。
第6篇语文读后感
今年在暑假闲暇时我阅读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
站在三尺讲台,我总会和孩子们说: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上了一位良师益友。
从中学到知识,产生共鸣。
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许多共鸣之处。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采用专题行动研究,根据国培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研修内容,围绕着语文课如何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一当前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结合小学各年级具体课例汇集的12个研究课例。
这12个研究课例,瞄准的都是当下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个课堂的热点问题,大致分成四类①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
②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③如何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④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
哪“教课文”和“教语文”到底存在哪些差异?
在我看来,不管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其本身都不离不开文章本身,也都需要对文章进行一定的分析理解,只是两者的程度不同。
“教课文”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文本内容,这也使得学生的收获仅仅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层次;
“教语文”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则会上升到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高度,也就是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教语文”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更能让学生在各方面有所提高。
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吴忠豪教授在第二章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的第三节“科学设置教育目标,发挥例子应用功能”以教学目标的科学选择作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课文是人教版第六单元《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这单元课文共四篇,主题是“他们让我们感动”。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指挥,高风亮节。
这座桥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追求。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把握教学目标,并要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节课我明白了语文课应该学语文而不是学课文,应变“阅读中心”为“读写并重”。
要把教学目标的确定作为重点来思考。
其实整本书让我明白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一“美丽的转身”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个方面进行改变。
我觉得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装着一种“转变”的思想,把它落实到教学的每一步。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认:
在“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从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仔细看完我有一些感触。
应该更注重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从长远来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很大益处。
当然一篇课文只是载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语言训练点。
一篇课文也可以有多元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只要一课一得即可,我现在已经在自己的课堂上比较注重这一点了。
看了他们的研讨,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后的课堂不能再花过多的时间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了,而应以课文为例,多让学生去运用,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语文真正扎扎实实,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我也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教参的依赖性太大了,没有了教参,我好像失去了教学的拐杖,无法独立教学。
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独立备课,尝试着从每篇课文中寻找适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语用点,并依此设计相应的教学,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崔峦老师说过:
“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才能更好达到这一境界,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达到更全面、更深远的发展。
此时的我也不禁慨然长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是再远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而在这探索之路上,只有学习才是指引前行的明灯,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答案才能了然于心。
相信,只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在不断的更新理念下,我的语文课堂终究会实现美丽的转身。
第7篇语文读后感
这些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其中的一节片段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是有个人名叫荀巨伯。
有一天,他得知自己的友人病重在床,便即可千里迢迢赶去探望。
当他赶到时,城外的胡兵却已经攻进城池。
友人劝荀巨伯:
“我命不久矣,您快逃吧!
”荀巨伯却答:
“我赶来探望你,怎能在危险时刻弃你不顾呢?
”这时,胡兵已闯入宅门,见荀巨伯一人舍生护友,问道:
“城里的人都走了,你是何等英勇!
”得知来龙去脉后,胡人首领仰天长叹:
“我们不讲道义的人攻入了讲道义的国家!
”随后便带兵撤退了。
看完故事后我暗想:
友情的力量多么伟大啊!
荀巨伯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弃友人,独自一人对抗上百敌寇,并且还感化了敌人,救了一座城。
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代,没有了战争,但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流露着朋友间的关心和帮助:
题目太难做不出,朋友会不厌其烦帮你讲解;
遇到挫折,朋友会鼓励你不要气馁;
下了场大雨,与朋友公用一把伞;
你快乐,有朋友陪着;
你悲伤,有朋友安慰你。
想想身边,回头看看,友情的故事也同样温暖我心。
一次,有位同学过生日,父母出差不再身边,无人陪伴,无人祝福,她伤心的哭了起来。
这时,是同学们安慰她,陪伴她,让她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那天,大家也纷纷送上了生日礼物:
花色淡雅的作业袋、攒下零花钱买的文具、精心手绘的生日贺卡。
礼物虽然并不贵重,但是承载着大家浓浓的友谊,生日歌唱的并不整齐,但在我看来,这是世上最甜美的声音,蕴含着我们深深的祝福。
作为朋友,虽做不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但只要彼此相互信任、相互珍惜,友谊就像天边的彩虹,那么美好,那么纯洁。
第8篇语文读后感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是不朽之篇。
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
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在《论语》中他说:
“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这是教导我们:
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
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
孔子认为: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
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
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
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让我们热爱经典吧!
常伴《论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第9篇语文读后感
看了刘墉的《萤窗小语》《不是教你诈》《杀手正传》《你不可不知的人生》,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刘墉老先生的《萤窗小语》。
接触和走进刘墉还是好多年前的事情,有次到书店走走,去看看散文就看到了刘墉的《不是教你诈》,我第一感觉就想到了那个罗锅!
拿起书大概浏览了下,深深打动了我,我喜欢刘墉,他朴实无华,文字给人读后无限深思,他的文章以小见大,用生活的繁琐悟出人生真谛,每篇文章都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刘墉的作品大部分都以散文、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和我记忆中的散文很是不一样!
看他的作品,我能在他不太饱满的文字中遐想,在他点滴小事的细腻中震惊,能在他到位的分析中疑问瓦解。
我一直在他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
很熟悉刘墉的《萤窗小语》,特别是对开卷“人就这么一辈子,说来容易,想来却很深沉,很幸运地拥有了他,不能白来这一遭”“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
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
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印象深刻。
这句话道出了作者对生命的虔诚,全书洋溢着一种高贵的精神理想,随处可见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胸襟和态度。
第10篇语文读后感
我从三年级开始读论语,到现在会背好多了。
里面的每一章都使我有新的感悟,但是让我最受益非浅的还是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意思是学完新东西后一定要去温习,每次温习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说是这么说,可日常生活里的我并不是那么做的。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奥数课,在课堂上老师讲的一个新知识我听的不是太懂,下课时也没有去问老师。
一回到家就跑去和妹妹玩了,早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了。
现在想想的确不应该这样,从此以后遇到不懂的就问,有时间的话我还会把三年级地题拿来复习,每一次我都会更深地理解,偶尔还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
从这一点,我就认识到了复习的重要性。
论语中不单是这一条,还有许多其它对我有益的知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要去克服它。
第11篇语文读后感
刚刚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上午四小时,下午三小时,中间几乎没有休息过,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海量知识的填充让人头痛欲裂,简直比考试前的工作强度还让人心力交瘁。
但回过头整理时,收获和顿悟让我深感不虚此行。
培训中,有一堂课提到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期。
被各种各样活动、报道、检查填埋的老师们,无暇专注于教学研究,校园里每天都在过节,但就是静不下心来教书。
工作多年后,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倦怠期,用好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我突然就想到了“李镇西”。
有人说,初入教育行业的新老师可以读一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但是教学十年以上的老师就不要再看大谈情怀的书籍了,还是要多挖一挖更有深度的理论性书籍。
我觉得有道理,当你有方向时,大刀阔斧向前奔,有用不完的热情和精力去拥抱教育;
如果你累了,乱了,迷失了方向,不妨再翻一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语文课堂》。
《我的语文课堂》其实就是李老师整理了自己20场语文课的课堂实录,完整而全面地展现了"
李镇西式"
语文课堂的风采。
他常形容自己是在"
用身体写作"
,因为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来自教学实践。
相较于更多名师的课堂实录,李老师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让读者更容易带入自己的体会。
特别是每一课的反思,确实让我感受到,李老师总是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上。
书中有一个教育故事,李老师的一名学生被罚在教室外面站了一会儿,但后来才知道,迟到是因为生病,再后来这名学生因白血病去世了。
李老师在书中写到:
“就是这么一个突发事件,唤起了我的良知。
我开始反思,如果任安妮没有生病,我就可以让她罚站吗当然不是,罚不罚站与学生是否生病没有直接关系。
我永远不可能向活着的任安妮说声‘对不起’了,但我每天还面对着健康成长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何待他们,尊重他们,这考验着我的教育良知和教育真诚!
”读到这里,我心里是无比酸涩的。
曾经带过的小皓同学就立刻浮现在我眼前。
从我成为他的班主任第一天,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他的笑容与众不同,那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笑,纯净单纯;
他的`目光与众不同,仿佛看着你,又仿佛看着所有人,天真无邪;
他的语言与众不同,似乎在对你说话,又似乎对自己说话。
他经常趁课间休息就不再回来上课了,让我到处找哇!
犹记得有一次课堂小组评价活动单时,他因为组员们都给他的作品最低等级,委屈的哇哇大哭,我怎么哄也哄不好,但我也不能歪曲评价标准,左右为难。
一堂课眼看着一半过去了,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怒火燃烧了我的理智,我拉着他出了教室,大吼一声,“你要哭就在外面哭吧,不要影响我们上课!
”最终那堂课也没上成,因为小皓在楼道哭的震天响,教室里根本静不下来。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小皓他也早就毕业了,然而我还欠他一个“对不起”。
现在我每天也像李老师那样,面对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何带他们,尊重他们也考验着我的教育良知和教育真诚!
这些年,我读了很多书《捕捉儿童敏感期》《接纳孩子》《陪孩子成长》等等,理论加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方法诀窍,我再也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李老师了。
我赢得了一些家长和领导的肯定,但是李镇西老师的话我必须永远记得:
“尊重学生并非教育的本身,只是教育的前提。
”
从教十余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每天都做着最平凡琐碎的工作,甚至倦怠,唯有“保持童心,钟情细腻的教育情怀”,才让这一天天平凡的日子变得伟大,富有生机。
第12篇语文读后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感恩父母》、《成语故事》这两本书,我非常喜欢《成语故事》,因为这本书看起来特别有意思,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语,有些成语的字我认识了,也学会用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比如"
朝三暮四"
这个成语,这个寒假,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
妈妈让我到成语故事里去寻找答案。
带着疑问,我打开了书,哈哈,这下它们的来历我全知道了!
我就说一下"
这个成语的来历吧,古时候有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因为他养的猴子很贪食,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来教训猴子。
一天,他对猴子说:
"
明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
猴子听了发起怒来,他又说:
好吧,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
猴子听了,高兴得翻跟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老人变换了手法。
"
的来历是不是很有趣够幽默搞笑吧!
而且,看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成语,更了解了它们的来历。
在今后的说话写作运用上都会有许多的帮助,我今后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朝三暮四。
第13篇语文读后感
翻开成语故事,我就会想起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老爷爷愚公移山,下面我给大家详细地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
从前,有个老爷爷他叫愚公,在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另一座叫王屋山。
愚公觉得这两座山很碍事,进出都得绕远路,于是他就召集全家人,打算把这两座大山搬走,大家都很支持愚公的想法,从此愚公开始带着家人挖山。
可在他们家不远处还有一个老爷爷叫智叟,他听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