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1432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三全国卷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参考Word文档格式.docx

水偏咸。

原因:

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

水逐渐变淡。

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2.1荒漠化的防治】

【2014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何谈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价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

损害机车车辆和同新、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别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2018年全国2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城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重和汾川河流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1)B

(2)B(3)D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016年全国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l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图5示意l976年、l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图5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7分)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9分)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1)20世纪70年代,栖息地连成一片;

到80年代后期,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90年代至21世纪初,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导致栖息地缩小;

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

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

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2.3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2014年全国2卷】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2018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

(1)地势平坦、开阔。

(3分)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3分)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加,(3分)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2分)

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2分)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

减少泥沙淤积;

扩大鱼类种群规模;

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任答2点得4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保持湿地水量稳定;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2年全国大纲卷】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

(1)B

(2)D

【2015年全国1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

(1)B

(2)A(3)C

【2016年全国3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3分)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

(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

(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

(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2017年全国2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图6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量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3.2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2年全国大纲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

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

(2)该支流流入()

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

(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1)A

(2)B(3)B

(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

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表l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

表l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1)上游(瑞士境内):

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

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

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

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3.3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4.1区域农业发展】

【2010年全国卷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6分)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

(北纬45°

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

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

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2010年全国卷2】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

(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1)A

(2)D(3)C

【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

棉花品质优良;

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4分)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

(4分)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2014年全国2卷】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4,完成题目。

(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

(1)A

(2)D

【2014年全国2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

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

精准施肥。

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

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

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

生产规模大;

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

商品率高等。

【2017年全国3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a

b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

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

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

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

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

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

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

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

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

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暂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2产业转移】

【2007年全国2卷】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题目。

(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答案】

(1)D

(2)B

【2008年全国1卷】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