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历程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历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历程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激进派: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掀起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资产阶级各派别在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主张上存在差异,如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主张改良政治和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那么主张革命和实行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政治和思想层面上进行的救亡图存的有益探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但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4)无产阶级:
抗争与探索的主要活动:
①1919年,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③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⑤1927~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⑥1936年底,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⑦1937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⑧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⑨1945~1949年,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召开新政协,以民主的方式筹备新中国。
无产阶级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拯救中国的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动和依靠各种革命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二】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一大“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2)两大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三个宪法性文件: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三个发展阶段:
1949~1956年民主制度初创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
1956~1976年民主制度的曲折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时期。
(5)四大政治制度: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98年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1)理论形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成功实践:
中国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澳门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3、对外关系
(1)一个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三个时期和特点,即奠基时期(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入国际舞台;
拓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一大片”,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
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真正全面走向世界。
【一】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活动
1、列强侵华的三个时期及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
(1)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
(2)国家:
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3)思想:
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
国门被打开,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文化方面,宗教侵略、奴化教育;
除英、法等国外,后起之国德、日、意也加入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侵华方式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
日本侵华、扶植伪政权,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
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3)外交:
国民政府寻求国际援助和合作
2、基本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表达。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
1、农民阶级
(1)实践:
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主张: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3)特点:
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其革命斗争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失败。
2、地主阶级
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林那么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
“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实行君主立宪,或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4、无产阶级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①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②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③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④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⑤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三】从三个方面认识和把握1840~1949年的历史
1、从国家关系的角度
是反侵略、求独立的过程。
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抗争,最终结束了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
(革命史观)
2、从政治的角度
是反专制、求民主的过程。
中国人民反抗专制统治(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追求建立民主政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这一愿望。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3、从经济的角度
是反压迫、求发展的过程。
中国民族工业外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内受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和剥削,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缓慢。
民族资产阶级能够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为民族资本主义争取独立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一个主体:
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2)两种趋势:
一种是近代中国落后或反动的经济成分逐渐走向消亡;
另一种是近代中国进步的、革命的经济成分虽发展曲折,但具有强大生命力,如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三个原因:
西方侵略;
政府政策;
民族危机。
(4)四个表现:
外商企业出现;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官僚资本(洋务企业、四大家族)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一个特点: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畸形:
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三大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最主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四个阶段:
“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1、准备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三项准备:
政权的巩固;
经济的恢复;
中苏建交。
(2)四项举措: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一个创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两个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5)三项成果: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一条主线: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两个方面:
①成功探索——中共“八大”召开,实行“八字”方针;
②挫折失误——“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
(3)“三面红旗”: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项内容”:
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
(5)三个“一”,即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
一场浩劫——“文革”;
一个错误——“左”倾错误。
3.新时期(1978年至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一个目标:
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两个领域:
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4)五个转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
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衣、食、住、行的变迁
项目
近代
现代
衣
穿西装,“断发易服”,中山装,百姓穿洋衣、洋袜增多
着装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时尚,西式糖、烟、酒、饮料为百姓所接受
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
住
西式住宅增加,民国的高官显贵建造洋房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政府实施“安居工程”
行
轮船业
鸦片战争后,列强垄断;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
发展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后,因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轮船业的比重下降
铁路
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
辛亥革命时形成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铁路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机车制造有新突破
汽车
20世纪初出现汽车;
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建立了密集的公路交通网
飞机
1909年,冯如制造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大众传媒的变迁
(1)四大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2)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其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
二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时期(1953~1956年)。
其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有: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一五”计划建设、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2)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中国走怎样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阶段。
其中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中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受损。
其中主要的历史事件有:
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3)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这一时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其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时期(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事例(史实)
中心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
速度
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
关系
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
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道路
坚持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建国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靠
力量
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
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阶级
主张
实践结果
19世纪四
五十年代
林那么徐、魏源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实践
19世纪60
~90年代
李鸿章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开展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19世纪末
康有为、
梁启超、严复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20世纪初
孙中山
民主共和
领导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陈独秀、李大
钊、胡适、鲁迅
民主与科学
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
以后
钊、毛泽东
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
思主义
开始酝酿组织工人阶级政党
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提出或标志性会议
同盟会成立后提出
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上明确提出
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指导改革开放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空间技术:
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3)农业科技:
袁隆平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4)计算机技术:
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世界前列。
(5)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含义:
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科学上“百家争鸣”。
(3)实施过程:
①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②曲折:
“文革”时期文学艺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
③恢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双百”方针。
(4)意义:
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基本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方针的制定: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
确立了人民教育制度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三个面向”的战略以及制定《义务教育法》。
(2)教育发展的成就:
基本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持续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3)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它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术前沿探究——学术观点,百家争鸣,视野更开阔
究之间的桥梁,使试题充满活力,紧跟时代,凸显学科特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颇值得关注。
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高考命题者鉴于新课改实施以来,某些学校教师把研究性课程开发流于表象的实际,有意识地在高考主观题的设问上进行开放型检测的实践,有目的地把历史学术前沿的学术争鸣和学术热点引入高考命题,构建有限度、可控制的谨慎开放模式,真正检测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中国近代化模式的四种观点
[百家争鸣]
观点一
“冲击—反应”模式
费正清教授认为:
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死。
而西方那么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那么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
这就是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
观点二
“中国中心观”模式
这一模式与“冲击—反应”模式是对立的理论体系。
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
柯文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是“帝国主义”论,具有很强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色彩,扭曲了中国的历史事实。
柯文“中国中心观”的核心概念是必须以中国为中心。
他认为,传统中国有自己独自的历史形态和展开过程,社会内部张力会不断地为自身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因而不必把它看成是“西方历史之实际或理论上的延续。
”
观点三
“传统—近代”模式
历史学家陈君静认为“传统—近代”是指西方近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因此中国近代史也将按此模式,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
认为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
观点四
“帝国主义”模式
历史学家何平等提出“帝国主义”模式,即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
[多维点拨]
1、有关中国近代化模式的四种观点如何选择?
应联系中国历史的具体情况,摒弃西方对中国史旧有的研究模式,从根本上否定用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性”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内部发现历史。
从这个角度讲,任何只持“西方中心观”或“中国中心观”的观念,都是片面的。
研究近代中国必须“抛弃中心和边缘的观念,无论这个中心是位于欧洲还是位于中国”。
2、对待“冲击—反应”模式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