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100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学文案文档格式.docx

边塞诗是特定时期的作品,赏析这类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无疑等于找到了解读的一把钥匙。

上例中,作者选用了“秋月”,再结合“琵琶声”、“关山情”、“边愁”等关键词,诗歌的情感就显而易见了。

2.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

  上例《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他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使他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把边塞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各个视角进行深入的思考,尤其是他把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生活中去,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使他的诗歌以深刻的内涵和饱满的热情,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结合有关作者的这些知识,对我们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是大有帮助的。

3.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4.体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上例《从军行七首》(其二)是缠绵婉转的,以对照的手法和寓情于景的方式写出了乡愁的浓重。

四、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

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更喜欢本诗。

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赏析】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

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

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

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

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

“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

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

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

“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

“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

“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

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

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

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

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

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

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

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

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

“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

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

沈德潜称赞此诗说:

“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

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

”(《清诗别裁》)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他在《归化城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

”“奇绝”的“眼前语”的获得,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子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

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与马戴的“马头冲雪过临洮”(《出塞词》)的启发。

  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将此诗的题目改为《出关》,将前两句改成“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从诗句本身说,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

但“凭山”句将所出之“关”,明白写成了山海关,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故为本文所不取。

2.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

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

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

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

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

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

这笛声使诗人想到:

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

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

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

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

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3.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

【参考答案】“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

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

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

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

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

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

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

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

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

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

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

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4.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

请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

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

御史并之弟。

与弟中行,皆有文名。

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

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

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

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

觉得有些熟烂。

然而。

诗人却不落窠臼。

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

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

“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

“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

“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

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

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

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

“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

教人难以忍受。

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

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

“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

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

“归青冢”。

“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

“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

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

结句说行军、转战。

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

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

“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

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

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

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

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诗经·

小雅·

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其怨甚深。

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

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

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

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5.阅读下面这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参考答案】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

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这句诗内涵十分丰厚。

(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

(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

(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

(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

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

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

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

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

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

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诉衷情》《夜游宫》等,都是有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

这首寄赠友人的词,当作于陆游到成都期间。

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

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始终坚守不移。

这首词就从生活实感出发,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上片写梦游中的世界。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句,写自己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地管笳声到处响起。

这是作者所闻,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氛围。

“铁骑无声望似水”,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

此处运用比喻,形象、具体,这是作者所见,写出军队纪律是那么严明,军容是那么整齐,军队的声势是那么浩大。

“想关河:

雁门西,清海际”,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

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正好照应了“梦游处、不知何地”这句话,这里是作者的联想。

作者为什么单单想到雁门、青海一带呢?

作者只是以此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士,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异族人之手,那就不难解释作为爱国词人的陆游有这样的“梦游”了,那是因为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

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

“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

这正是因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词人悲愁心境的写照。

“自许封侯在万里”,自己坚定地许下诺言:

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可谓志向高远。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

此句一出,更让人赞叹不已,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

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

当然“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士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上下片一气呵成,梦境和实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首词为作者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怀之作。

上片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

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

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

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

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

6.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

)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参考答案】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张籍在凉州词中表达了他对边事的忧愤。

  诗一开始就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

“边城暮雨雁飞低。

”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这给人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象征中唐西北边境并不安宁。

诗人抓着鸿雁低飞这一景象下笔,含义深邃,意在言外。

远景写得阴沉抑郁。

近景则相反,富有朝气:

“芦笋初生渐欲齐。

  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

近景的色彩鲜明,情调昂扬,和远景的幽深低沉刚好形成强烈的对照。

以上两句所写一抑一扬,一暗一明的景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芦笋的蓬勃生机给边境带来春色,荒漠的大地上

  也看到人的活动了:

“无数铃声遥过碛。

  看!

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给人以安谧的感觉。

诗人以诉之听觉的铃声让人产生视觉的骆驼队形象,从而触发起一种神往的感情,这样便把听觉、视觉和意觉彼此沟通起来,写得异常巧妙,极富创新精神。

这就是美学上所说的“通感”手法。

但联系下面一句,这种感情便起了突变。

  无数铃声意味着很多的骆驼商队。

如今它们走向遥远的沙漠,究竟通向哪里去呢?

诗人不由怀念起往日“平时安西万里疆”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

“应驮白练到安西。

”在这“芦笋初生渐欲齐”的温暖季节里,本应是运载丝绸的商队“万里向安西”的最好时候呀!

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

句首一“应”字,凝聚了多么辛酸而沉痛的感情!

  这首《凉州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如一幅风景油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强烈。

画面上的空间辽远,沙漠广阔,中心展现着一列在缓缓行进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就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寓虚于实的艺术效果。

7.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