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将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不发声音叉
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
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和体验
分析与论证:
声音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振动_______,物体就停止________。
能听到声音吗?
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屑_____________
纸屑在鼓面上____________
纸屑______________
球______________
球________________
纸屑和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
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
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应注意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
如比较物体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
2.运用转化的方法。
如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某些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可借助其他物体(如纸屑、乒乓球等)来感觉发声体的振动。
3.运用归纳的方法。
如通过归纳大量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________周围的世界,从中_________问题,提出________,甚至是异想天的_______;
要善于_______,只有_________,才能证明_________或________是否正确,也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________。
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一个具体探究中,可以是其中的几个要素。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
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实验探究:
1.两位同学一组,甲将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上,堵上另一只耳朵,乙在甲看不到动作的情况下轻敲甲的桌底或桌腿。
2.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小电铃。
接通电源。
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
猜想,如果把钟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鱼缸旁拍手
评估分析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_______听到乙敲桌的声音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你能听到电铃声吗__________
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电铃声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游动的鱼被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影响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铁架台,细线,乒乓球,音叉,橡胶锤
实验步骤:
1.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拴在铁架台上
2.用橡胶锤轻敲音叉,使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用小锤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分析讨论: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越大。
声音的响度与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探究要素
实验探究过程
分析和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平面镜,可转折的白纸板,直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______________,在白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并把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__________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__________。
2.用激光笔沿一条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反射光线并画在纸板上。
3.用激光笔沿另一条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反射光线也画在纸板上。
4.把接收反射光的那侧纸板,向前折,再向后折,观察接收反射光情况填入表1。
5.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一次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填入表2中。
记录数据表格:
表1
接收反射光的白纸板的位置
能否接收反射光
向前转
与入射光的白纸板在同一平面
向后转
表2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实验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在白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一条不能说明共性,三条以上光线较乱。
2.分析猜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
再通过实验验证。
思考题:
1.漫反射是否遵循反射定律?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另一同学能否在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
__________,因为光是_____________。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一张白纸对折,展开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竖在在纸上折线们直,且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入在玻璃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______.
3.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全。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并注意观察蜡烛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把测量和观察到的现象填表。
物到平面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或等大)
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像。
1.平面镜用玻璃板替代。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板与白纸一定垂直。
3.两支蜡烛一定大小相等。
1.平面镜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
玻璃板为什么不能用厚玻璃板?
2.凸面镜使平行先束_________,应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
应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_______立的,因为平静的水面象________镜一样,对光发生_______射,可以成________像。
班级: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设计实验和
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折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
在一透明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取一塑料白板(可绕中间轴转动)直立于水槽中,让一束光沿左侧白板设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观察折射光的方向及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相比较)。
让入射光线靠拢法线,观察折射光线转动情况。
当入射光线垂直界面时,折射光线怎样传播。
让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观察折射光线及折射角的大小。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当光垂直射到界面时,折射光线沿原路传播。
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在法线____侧
折射光线_____法线
折射光线________
________
折射角_____入射角。
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上图所示实验:
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向空气,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5°
),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
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当他把入射角增大到45°
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40°
折射光线又出现了。
他以为是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等一切正常。
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有了新的发现:
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明请教了物理老师。
老师告诉他:
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个值时确实会发生这种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λ。
听了老师的话,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想知道:
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多少呢?
玻璃和水的临界角相等吗?
于是他重新进行了实验(从40°
开始,入射角每次增加0.2°
)。
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数据。
α/度
10
20
30
40
…
41
41.2
41.4
41.6
41.8
42
β/度
γ/度
15.2
30.9
48.6
74.6
79.8
81.1
82.7
84.8
90
?
表1: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
表2:
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1.使手电筒正对凸透镜,在镜后用光屏承接折射光,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_,量出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上方的f处。
(此数值为焦距)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
3.调整蜡烛、光屏的位置,使屏上出现清晰缩小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分析像的虚实,测出物理u和像距v记录在表格中。
4.调整____、____的位置,使屏上出现_____放大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分析像的虚实,测出物理u和像距v记录在表格中。
5.调整____、____的位置,使屏上出现______等大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分析像的虚实,测出物理u和像距v记录在表格中。
6.移动蜡烛,使物距u<
f,前后移动光屏,屏上能找到像吗?
___
怎样移观察到蜡烛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情况填在表格中。
能测出像距吗?
____
7.分析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填在表格的第一列中。
凸透镜焦距f=_______cm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大小
正倒
实虚
缩小
放大
等大
u<
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__________时,成缩小、______的___像。
应用在____________
2.当u__________时,成等大、倒立的___像。
3.当____________时,成放大、倒立的___像。
应用在___________
4.当u__________时,成______、正立的虚像。
5.当u__________时,不成像。
1.______中心、______中心、_______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像是什么原因?
3.实验时若凸透镜上有一小虫,光屏上是否有小虫的像?
__________
探究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视力矫正
正常人的眼睛自我调节能力很强,①能通过_______调节____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②眼睛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物体距离眼睛越近,进入眼睛的光线越发散,越不容易会聚;
④透镜越凸,会聚能力越强。
⑤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
⑥老花眼和远视睛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
蜡烛、火柴、光屏、底座若干、实验纸两张、不同焦距的凸透和凹透镜若干。
近视眼矫正步骤:
7.用5cm的凸透镜当近视眼的晶状体,让蜡烛成像,记下像点的位置为A;
8.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戴上凹透镜让原来的蜡烛成像,记下像点的位置为B;
.
9.如果像向_____移,说明__________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远视眼矫正步骤:
1.用10cm的凸透镜当远视眼的晶状体,让蜡烛成像,记下像点的位置为A;
2.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戴上凸透镜让原来的蜡烛成像,记下像点的位置为B;
3.如果像向________移,说明_________镜可以矫远近视眼。
畅所欲言:
1.怎样保护视力?
2.某人看远处的物体清晰,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当看近处物体时应戴什么镜?
若某人看近处的物体清晰,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当看远处物体时应戴什么镜?
3.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重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弹簧测力计、质量为50g的钩码6只。
分别把1只、2只、3只…………6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并填在下表中。
记录数据表数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
钩码数
质量m/kg
物重G/N
物重跟质量的比g/N.kg-1
1
0.05
2
0.10
3
0.15
4
0.20
5
0.25
6
0.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N/kg
答实验结论时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会改变吗?
_____________
物体的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
_________
重力是地球的吸引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悬挂法、支撑法找物体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4.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应使用什么工具?
原理是什么?
4.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
3.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
4.可能与运动方向有关
5.可能与接着触面的大小有关。
先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滑动。
(注意:
匀速拉动)
2.在桌面上放一较粗糙的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粗糙木板上匀速滑动。
3.取走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布匀速滑动。
4.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
5.把每次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比较1、2两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
________有关,接触面越精糙,摩擦力_______;
比较3、4两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__________。
1.实验时为什么要拉动测力计作匀速直线运动?
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请你从下面所列器材中所出你所用的器材,并说出实验步骤。
a斜面b带钩的立方体木块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e几条毛巾f直尺寸g弹簧测力计h硬纸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滑块与平面间没有摩擦力时滑块的运动状况。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三块、滑块、刻度尺
1.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
2.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较光滑的水平木板上,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
3.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很光滑的水平木板上,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
4.比较滑块在上述3块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并将比较的结果填在下表。
接触面
滑块爱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大、较大、小)
滑块运动的距离s/m
粗糙的木板
比较光滑的木板
很光滑的木板
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