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969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Word格式.docx

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识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觉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新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想的马力。

例如:

在教“找规律”一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

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15个编号码的彩旗并按蓝、红、黄顺序排列。

“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大家告诉我几号球,我马上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

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学生每说出几号球,老师马上就能说出是什么颜色)。

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这样就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开始时,教师还可通过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设疑等方法,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才能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

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刺激引起的。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

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让我们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宝宝”,让这十个“宝宝”一一在电脑屏幕上呈现。

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强化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比如,在教学“分类”时,充分利用主题图启发学生:

“来到商店,你们发现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毛巾是生活用品,不应放在卖文具的地方。

”另一个学生马上发现:

“皮鞋也应放在卖鞋的地方,放在这里不方便卖也不方便买。

”还有的学生说:

“墨水瓶太小,放的位置太高不好拿,应该与地球仪的位置对换。

”……通过创设这样的空间,学生不仅懂得了分类的实用性、多样性,还体验到了探索者发现奥秘的乐趣。

2、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彩色的风车发给孩子,问它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做成的?

(自然有学生答出是由正方形做成的),可老师不相信,你们想办法得证明给老师看。

下面的小朋友一听到这,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马上动手拆起风车来,教师很轻松地引出了课题。

三、小组合作交流,让探索更有效。

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

对那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与小组同学探讨“15—9=”的口算方法。

我注重启发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讲道理,说理由。

学生很快想出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1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10减4等于6.

我对于以上不同的想法,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问:

这么多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有体验到在众多方法中选最优化的那种。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信这对他们今后与人交往,学会共同生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又如: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1:

都有两根针。

(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

学生2:

都有12个数。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接着让学生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3:

顺着时针转的。

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开放教学过程,提供探究空间

促学生学会生存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

如:

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

“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

把这些东西都摆放在一起。

生2:

摆放整齐。

生3:

把好玩的摆放在一起,好看的摆放在一起,好吃的摆放在一起。

生4:

把同样的东西摆放在一起。

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开放课堂,探求新知。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

我们组整理玩具有:

汽车、火车、手枪……生2:

我们组整理图片有:

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

我们组整理水果有:

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

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

我们把汽车摆放一起,把火车摆放一起……生2:

我们把奥特曼摆放一起,把机器人摆放一起……生3:

我们把梨子摆放一起,把苹果摆放一起……师:

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你现在这样分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生1:

我们把玩具可以按有轮与没有轮来分。

我们把图片可以按画面来分。

我们把水果可以按颜色、味道来分。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摆一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五、练习质疑问难,促进学生学会生存发展。

让学生多“质疑问难”。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更要“学会问”。

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

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留有余地,给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

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答问题。

如有一题是讲幼儿园买面包,一个班15个学生买哪两盒合适,有三盒供学生选择:

6个、8个、9个,有的孩子就提出要多买两个给老师吃。

而在计算连减时,有学生依生活实景,想出了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去减这个和的办法。

其实这些孩子能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足见,练习中的那些实际问题对学生学会生存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精辟的点拨与引导可以让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

精当的帮助与促进可以深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而把知识的建构变成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有效的探究活动,还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真正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单位代码:

X04

学科代码:

03

单位: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

姓名:

苏春丽

时间:

2011年4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