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习题Word格式.docx
《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习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抗日的有军队、老百姓、海外华侨,斗争的方式也是多样性,既有武装斗争,也有非武装斗争,具体战争的种类也比较多,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全民族团结以及全民族的抗战等。
与之吻合的是A、而B、D主要强调敌后军民的抗战,范围较小,而C强调的武装斗争,也与题干材料不吻合。
所以正确答案为A。
6.右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
其研究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6.C
抗日战争。
注意观察图片,十八集团军即是指八路军,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
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此后仍习惯称为“八路军”。
因此选C。
7.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
”这一评价表明( )
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
7.B
五四运动。
题干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但又不盲目排外的群众运动。
义和团反帝爱国但盲目排外,A项不对;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外争主权”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B项错误;
五四运动是群众自发的爱国运动,并非组织严密,排除D项;
故选B。
8.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8.B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析题干和选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分析比较,前两个都是政治运动而不属于文化领域,A项表述不符。
同样,C项表述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与题干前两个事件的政治性质也不符。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D项描述不符,所以答案为B。
9.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C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政治制度……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既点明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也点明这种学习缺乏与中国历史传统的融合,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符合这项认识的只有C项。
10.《天朝田亩制度》中,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
A.共产与民主
B.民主与科学
C.平等与自由
D.共产与平等
10.D
11.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
“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
“(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11.B
12.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
这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
12.C
13.《资政新篇》载:
“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13.C
14.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
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
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14.D
15.《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
“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C.确立其在东亚的领等地位
D.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15.B
16.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的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口通商;
“公行”垄断贸易;
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
限制外人自由。
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
16.B
17.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17.D
18.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18.B
19.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C
20.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
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20.C
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本题主要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抗战期间,中美都是反法西同盟的重要成员,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和强大的盟国。
所以答案选选C。
21.一些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引发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进一步远离了传统农业社会,成为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新起点。
以下观点所述的历史事件也可采用这两种史观进行评价的是
A.烟枪抽醒“天国”之梦
B.中体西用捍祖宗之业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德赛两先生大显神威
21.A
22.英国学者埃德温·
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
“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
”他在此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22.B
2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的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23.A
24.右图为1942年宋氏三姐妹参加重庆市民献机报国仪式。
1941年,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向全国推广“一元献机运动”。
张治中给全国国民兵团第一次献机仪式写下如此标语:
“立体战争、空军第一、愿我同胞、献机救国。
”这一运动反映出
A.国民政府尝试动员民众力量巩固国防
B.国民政府开始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
C.国民政府借献机运动搜刮民财
D.中国空军摆脱对美苏军事机援助的依赖
24.A
25.邓小平说过:
“如果有同志参加过十年苏维埃时期的内战,就会懂得…都是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中作战。
敌人的方针就是要扭在苏区边缘和苏区里面打,尽情地消耗我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陷于枯竭,即使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也不能持久。
”这说明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B.军事上的胜利没有意义
C.资源枯竭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错误
25.C
26.19世纪末一份传单写道:
“海禁大开以来,泰西传教通商,凡我二十一省,…不应侮弄祠堂,不应袒护教民,不应动摇边疆。
…予实义愤所迫,委身以报君王。
”传单反映了
A.反对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
B.“扶清灭洋”的基本思想
C.“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D.民众思想保守有仇洋偏见
26.B
27.英国海军对华方略中写道:
“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双重的:
首先,是以截断沿海贸易来困扰中国政府;
其次,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用以保证中国政府答应(我方)提出来的要求。
…帝国所有沿海省份都会痛切感受贸易停顿的影响的。
”围绕此方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方略运用于鸦片战争时期
B.此方略运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反映该战争的性质为商业贸易战争
D.战争结束后确立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地位
27.A
28.右图标题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的时政漫画,根据漫画中信息,判断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前后
A.九·
一八事变
B.甲午战争
C.五四运动
D.七七事交
28.C
29.“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此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9.D
30.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实现本阶级的统治
B.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D.获得执政党地位
30.B
3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
B.1954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31.C
32.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
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
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抵制
32.B
33.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
“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
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
”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
A.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
33.B
3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D.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
34.D
35.“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
”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国民党“一大”
35.C
36.某学者评价说:
“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
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
”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36.B
37.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
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
”对该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C.主张全面借鉴明治维新D.反映甲午战前国人观念
37.D
38.学者费正清认为:
“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8.A
39.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
“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
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
39.B
40.《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
中国行雀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这些,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合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之所以出现材料中所谓中国政府“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这种现象的根源,最准确的理解是
A.清政府奉行“天朝上国,不须借外夷互能有无”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影响D.清政府的政治腐败
40.C
41.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下列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一致
C.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一致 D.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一致
41.D
42.“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
……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
”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民主革命()
A.目的的坚定性
B.手段的优越性
C.过程的跳跃性
D.结果的建设性
42.A
43.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
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
材料表明( )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43.D
抗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只提供了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全面反映整个中国的经济,故A、B两项错误。
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故选D项
44.20世纪初,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租界”的滥觞可能是出现于下列哪个文件()
A.《南京条约》及其附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44.A
4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
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
“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竟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C.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45.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题型注释)
5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
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
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
《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
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
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
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
……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
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及变化的因素。
50.
(1)角度:
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
功绩:
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不同看法:
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
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
理解:
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注意:
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
(3)变化: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友邦”,对其抱有幻想;
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因素:
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