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师徒结对实践研究》方案文档格式.docx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师徒结对实践研究》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师徒结对实践研究》方案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与步骤
(附第一阶段行事历)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三台县“因地制宜优化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我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艺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推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对本校艺术教师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艺术教师的配备情况。
我校10个教学班,6个美术教师.美术专业教师2人。
其他学科兼职美术课程4人。
专业知识欠缺。
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把握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现状,“师徒结对”是最适合我们学校的美术教师培养模式。
依托两名美术专业教师去引领其他4位非专业教师。
达到全面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课题研究的策略
根本学校的师资特点,我们课题研究组一致决定采用“师徒结对”的教研模式.“师徒结对”是常用的一种教师培训方式,它在帮助非专业美术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常规、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师徒结对”往往过分强调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及其权威影响,忽视了徒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在此双向互动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
研究针对此不足,从“师徒双赢"
的理念出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赋予了“师徒结对”新的内涵和特点,并对如何改进“师徒结对”的现状,使其达到“师徒双赢”的结对效果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从而体现艺术教师的专业愿景、专业知识、专业技巧、专业价值、专业情感、专业态度、专业成果等全方位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作为的不断完善更新、提高发展。
共同成长等的动态的刻持续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内容
一是建立师徒小组:
(根本我校的基本情况设置情况如下)
第一组:
师傅:
杨秋香
徒弟:
王强廖智君
第二组:
师傅:
石金燕
李正胜李列
二是固定研究场所,创立美术的“师徒结对”活动场所.
(小学教学楼二楼活动室)
三是知识更新观念,开展校级交流通过教研课题或展示课来进行课堂研究.
四是创新形式,拓展“师徒结对”活动的内容。
例如:
美术教师一起外出写生,作品展览等。
五是丰富内容,体现各种文化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例如:
黑白画、线描画、水彩画、版画等.
六是拓宽渠道,构建社会团体、艺术家等以及民间艺人等共同参与的平台。
到凄江汉墓群参观,观桥学习书法艺术、赏析中国书法独特魅力、到云台观。
美术教师利用速写等艺术手段抒写感受,音乐教师利用节奏、音高谱写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怀。
七是专业引领,举办师徒成果展览.建立交流平台。
相互交流学习.
通过培训,促进艺术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业务素养和艺术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人的作用,使之成为我省名师的后备梯队,全面提升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以课程改革与艺术教学为主线,以聚焦课堂、更新知识、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实践拓展、教学研究为主体,达到阔视野、创教学、拓技能的目的,实现艺术教师厚基础、专业化发展。
2.帮助非专业艺术教师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丰富专业,准确把握新课程艺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效,培养一批有理论水平、有学科知识、有潜能的艺术教育引路人。
3.以教学示范与课例分析为形式,帮助艺术教师掌握美术课程标准及美术教材的课程理念、编写思路、实施策略及评价方式等,熟悉美术教学内容,建构有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4.以参训教师主体需求为主,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培养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自我认识,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和意识,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骨干教师的指导能力,指导和促进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5。
.以美术教师培训QQ群为载体,构建艺术教师终身学习的交流平台。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培养一批扎根艺术教育的敬业人。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师徒结对”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师徒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师徒结对"
的内涵及特征作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
然后,从师徒双方专业
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师徒结对”的现状进行考察,了解其在促进师徒双方共同发展上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
的实施策略。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前期测查艺术教师现有的各项能力;
2.观察记录法――“师”和“徒”的教学实况记录;
3.行动研究法――“师”教师的示范课和“徒”的教学活动;
4.案例分析法――针对某次教学活动后的一个总体评析;
5.反思实践法——“徒”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师”也帮助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新教师进行二次教学;
6。
经验总结法——“徒”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自己的成长心得;
7。
访谈法——深入访谈,了解分析“师徒结对”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有力的依据。
8。
文献法—-利用文献法学习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理论、实践分析.
六、课题实施的预期成果形式:
(一)总结出一套适合教师成长的好方法,形成体系。
1.建立教师成长手册
2。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3.新老教师紧密结对
4.出台一系列的评价体系。
(二)形成固定的研修群体。
(三)参训学员素质不断提高,在今后的艺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促进艺术学科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四)编印一套体现培训理念、特色、水平的研修成果集和培训文集。
(五)结集一个促进艺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包.
(六)建立跟踪评价体系和培训专家与培训者的互通渠道,形成动态的、持续发展的培训体系.
七、课题实施的保机构,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由校主要领导负责的培训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培训的各项工作。
组 长:
里程学校校长赖明勤
副组长:
唐得成
成 员:
杨秋香、石金燕、李正胜、李列、王强、廖智君
领导小组下设:
学生管理组:
王强
教育教学组:
后勤保障组:
赖家辉
(二)制度保障
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学习、研究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激活教师研究热情。
课题组成员一致两周一次的活动总结,及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和问题,完善研究成果。
为艺术教师搭建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时总结,确保阶段性研究有效落实。
(三)技术保障:
接受各级专家指导,分期选派骨干参与县主课题的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参观、学习、交流活动等,实现教学、教研与科研同步发展。
(四)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研究过程中的必要开支和运转.主要包括:
学习、交流、调研、各类专题会,培训会,研讨会,联系会、设施设备使用,日常办公用品开支,过程资料及汇编资料费,人头开支及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费用。
(五)实施保障:
本课题参研人员系学校领导和一线骨干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从而保证本课题研究目标顺利达成。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014年4月-2014年6月)
1.成立研究机构,接受县主课题开题培训;
进行前期测查和现状调研;
3.开展“师徒结对”问卷调查;
4.召开课题筹备会,议定子课题正式课题名称,撰写开题报告,拟定各类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2014年6月一2015年6月)
召开开题报告会,启动课题研究;
接受县教研室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及参研教师进行课题培训;
3。
修改提升研究方案;
4.确定结对方案,有效推进研究进程;
5.开展师、徒两方面培训;
撰写阶段总结举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开展各种活动,探索“师徒结对”的有效途径;
课题组成员对话活动,安排课题研究实施的后期任务
第三阶段成果汇总阶段:
(2015年7月—2015年12月)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交流、展示研究成果,邀请专家指导;
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丰富课题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4。
研究后反思,整理汇编成果集,成果推广。
里程学校课题组
2014年10月
附:
课题第一阶段研究进度安排:
九月:
1、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专业技能展示等前期测查和情况调研。
2、分析梳理“师徒结对”对不同年龄和不同专业水平的艺术教师的优势和困惑。
整理后大家共同研究,确定师徒小组.
十月:
1、每个师徒小组召开交流会,针对组员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培训计划表。
2、确定培训的内容。
共同收集查阅相关书籍找准理论依据.展开讨论与研究。
十一月:
1、各个师徒小组实施培训计划。
2、“师"
教师的示范课和“徒”的教学活动;
针对某次教学活动后的一个总体评析;
“徒”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师"
也帮助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新教师进行二次教学;
十二月:
1、召开艺术教师交流会,小结本期所得。
2、课题组对话活动,进行阶段性工作反馈与小结。
元月:
研讨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研究策略和方法。
里程学校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