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89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地位——党课讲稿(19页).docx

(党课讲稿)

前言

五四运动狂飙般的呐喊声早已散去,五四运动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回

望那段历史,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可以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五四精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五四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五四运动的发生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有密切关系,这次运动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时中国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迫切需要提出救国方案,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对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方案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这是代表人民所作的郑重历史选择。

这个选择决定了中国后来的走向和命运。

五四运动有三大优良传统,即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对社会主义的郑重选择。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把中国特色

-19-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

“民主”和“科学”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由《新青年》

杂志所倡导并举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两面大旗。

陈独秀早在1915年《新青年》创刊号上所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就开始把德、赛两位先生请到中国来,高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向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发动攻击。

陈独秀在该文中指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那时“人权”是民主的同义语。

民主和科学并不是中国的特产,而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

但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启蒙学者所提出的改造社会的药方,而只是选择了民主和科学这两大精神武器,这说明他们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因为这两个精神武器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

他们提倡民主,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提倡科学,主要是针对愚昧、迷信和落后,强调“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有包括科学技术的意思,并不是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

关于科学的重要性,陈独秀指出: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他把科学和民主看成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舟车的两轮。

他大声疾呼广大青年,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去战胜当今的恶社会,而不要为恶社会所征服。

这可以说是《新青年》纲领性的战斗檄文。

在陈独秀和《新青年》的影响下,当时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高

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同封建势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从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启蒙思想解放运动。

把民主和科学并提,这是因为二者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民主是科学的保证,有了民主制度,科学才能发展繁荣;另一方面,科学又能促进民主,科学的发展必然会推进和巩固民主制度。

因而可以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还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起着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

1917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宣传劳工神圣,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行教授治校,提倡学术自由,倡导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引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些具有变革思想的文化知名人士到北大任教,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时期关于民主和科学的光荣传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40年所写的《新民主主义论》这一名著中,提出新中国不但要有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政治、新文化。

所谓新政治,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政权。

所谓新文化,就是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和科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发扬民主,不发展科学,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这两句著名论断,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对民主和科学的高度重视。

当然,这时民主和科学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变化,并被赋予新的涵义。

“民主”既不是五四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也不是新民主主义民主,而是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民主。

“科学”已不局限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而是发展繁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整个教育科学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和科学问题上尽管出现一些曲折,但总体上取得很大成绩和进展,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民主问题上,我们从如下四个方面向前推进。

一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民主那一套,绝不搞多党制和轮流坐庄。

二是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

我们不断强化人民权利观念,切实保障了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和建设法治国家。

坚持用法制保障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特别是党中央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

四是搞好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在科学问题上,我们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向前推进。

一是坚持发展要靠科学。

科学包括两大类,即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科

学。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这两大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党和政府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大力弘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是提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国的发展才能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1919年巴黎召开的所谓“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提出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以及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等各项要求。

然而,会议在英、法、美、日等列强的操纵下,否决了中国的要求,并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竟违背民意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来,举国愤怒。

这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5月4

日,北京大学等高校的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口号,强烈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

宗舆,并在示威游行中,火烧了赵家楼,痛打了章宗祥。

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像一声春雷,震动了全国。

翌日北京学生宣布罢课,成立了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联合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全国各地舆论的支持和全国各地学生的支援。

6月3日,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为工人运动。

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投入斗争。

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相继进行政治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重大作用。

随后,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联合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

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销了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总起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

爱国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五四运动的始终。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像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一批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其数量之多如满天星斗,哺育了像孔子、老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那样足以使我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思想家、文学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和特点。

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其锋芒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们党

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在这面旗帜下,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反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反对国内极端民族分裂主义和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爱国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仅热爱浇灌自己生长的土地山河,热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而且热爱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是新的更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包括理论层面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想层面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神层面的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道德层面的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对社会主义的郑重选择

五四运动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徘徊在十字路口,反映不同政治势力的各种新旧思潮异常活跃,斗争异常激烈。

当时主要社会思潮有三种:

一是维护封建旧秩序的“孔学”思潮。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只是一个招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从袁世凯到前清的遗老遗少,不遗余力地鼓吹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鼓吹封建主义的纲常名教

——“三纲五常”,甚至提出把“孔教”立为“国教”。

袁世凯

曾颁布“祭孔诰令”,声称“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是立国的根本,并通令全国祀孔读经,一时社会上“孔道会”、“孔教会”、“尊孔会”之类的组织纷纷出笼。

他们企图以此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

二是变革社会的民主主义思潮。

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中

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潮,将其作为改造中国的良方。

《新青年》最初也是主张民主主义,认为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就必须大张旗鼓地宣传民主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并把打击的矛头直指封建时代的孔圣人,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浪潮。

新文化运动时期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提倡“文学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其目标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进步意义。

它坚持个人的独立思考,反对盲从权威,要求从“三纲”、“五常”的束缚下获得个人解放和自由发展。

张东荪、梁启超、胡适是这种思潮的代表人

物。

三是代表人类社会未来的社会主义思潮。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以后,社会主义思潮迅速在中国传播。

除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比比皆是,如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第二国际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工读主义的社会主义、新村主义的社会主义等。

在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恽代英等都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