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图文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579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拇外翻图文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拇外翻图文课件.ppt

拇外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科室:

手足外一姓名:

王文利,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预防,课题要点,发病机制,护理,定义,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

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

拇囊是指在拇外翻畸形中出现的明显的内侧突起,但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名词可互换使用。

拇外翻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的人,不合适的鞋子会对拇趾施加异常压力。

病因1,拇外翻的发生与穿鞋不合适有重要关系。

拇外翻畸形在穿鞋人群中的发病率比不穿鞋人群高15倍。

紧束前足的鞋子似乎是导致拇外翻畸形的首要致病因素。

然而,并非所有穿着这种鞋子的人都会发生拇外翻。

紧束前足,鞋子,正确选择鞋子,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病因2,遗传是拇外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青少年患者;许多研究中报道了拇外翻患者具有阳性的家族史。

第一跖骨内翻,即第一跖骨在跖楔关节处内翻成角,也可能是拇外翻发病的易发因素之一,尤其在青少年拇外翻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

遗传,病因3,拇外翻也常见于系统性关节病患者中,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滑膜炎造成了跖趾关节囊的破坏拇外翻畸形。

此外,扁平足,第一跖骨关系不协调,如第一跖骨头呈圆球形,第一跖骨过长、过短。

胫后肌腱止点变异,部分纤维扩展到拇收肌斜头和拇展屈肌的腓侧部分,从而增加了后二肌的联合肌腱的收缩力,第12跖骨基底间有异常骨突等因素,在拇外翻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和神经肌肉疾病也可伴发拇外翻,青少年的拇外翻存在着家族性发病倾向。

跖趾关节囊的破坏,扁平足,第一跖骨关系不协调,类风湿关节炎,由于拇长伸肌、拇长屈肌和拇收肌紧张牵拉,拇趾沿其长轴外旋外翻趾甲向中线,并继续加重。

在内侧拇展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及其内籽骨向外移位,失去外展作用,进而在外侧的拇收肌与拇短屈肌外侧头挛缩,外侧关节囊挛缩并增厚,拇趾向外半脱位,外侧籽骨变大,移于第1、2跖骨头之间,拇趾外翻推动第1跖骨内翻,使足横弓加宽,至跖骨头内侧被鞋帮挤压摩擦,发生拇囊炎,疼痛,进而第1跖骨头变大,形成向内侧突出的骨赘。

由于拇收肌紧张劳损,足横弓变平,第2、3跖骨头向跖侧端塌陷,负重、摩擦致该处皮肤增厚形成胼胝。

拇趾向外翻、挤压第2趾,占据2趾之位置,将2趾抬起与拇趾重叠,使2趾跖趾关节过伸,近端趾间关节屈曲,成为锤状趾,突出于拇趾与第3趾背侧,近端趾间关节背侧受鞋面摩擦、挤压,亦产生胼胝疼痛。

发病机制,附:

及分类,临床表现,拇僵硬一般表现为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关节内侧出现明显的骨赘,一些患者骨赘处软组织因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而出现红肿、积液,称为拇囊炎。

严重拇外翻患者可出现其他足趾的偏斜、骑跨。

具有拇外翻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疼痛,而且畸形也与疼痛不成正比。

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拇跖骨头内侧隆起后压迫和摩擦而引起急性拇囊炎。

拇跖趾关节长期不正常,发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和第23跖骨头下的胼胝(pianzhi)引起疼痛。

拇囊炎,胼胝,胼胝俗称“老茧”,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

检查1,查体站立位评价患者拇外翻程度、其他足趾畸形程度及足弓情况。

坐位时评价前足和后足的形态。

拇趾评价包括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肿胀程度、内侧突起的突出程度和有无胼胝或疼痛性拇囊、足底面是否有局限性籽骨疼痛。

其他足趾的评价包括是否有锤状趾、跖趾关节不稳定或脱位及足底疼痛或胼胝,站立位评价,坐位评价,检查2,影像学行负重位X线平片,并需要测量如下数据:

(1)拇外翻角第一跖骨和近节趾骨干中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值小于15。

(2)跖骨间夹角第一、第二跖骨干中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值小于9。

(3)跖骨远端关节面夹角(DMAA)第一跖骨头关节面与第一跖骨长轴的交角:

正常为跖骨头关节面向外侧倾斜小于10。

(4)关节匹配度第一跖骨头和近节趾骨的关节表面是否有半脱位,如果关节的两侧倾斜,关节是不匹配的。

(5)趾骨间夹角第一趾近节及远节趾骨中线间的夹角,正常小于10。

治疗1,保守疗法对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

穿着较宽松的或露趾的鞋子可减少对内侧突起的摩擦,以及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余足趾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在鞋内放置软垫可以减轻足底疼痛区域的压力。

应用拇外翻分趾垫、夜用夹板及足趾间垫可能暂时缓解疼痛,延缓畸形进展。

拇囊炎可做理疗、热敷。

拇外翻分趾垫,夜用夹板,各种拇外翻矫正器,手术疗法如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拇外翻畸形的症状,可以建议行手术矫正拇外翻。

手术方法有多种,但没有一种手术方法适合所有的拇外翻患者。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轻、中度的拇外翻,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小于15时,可采用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拇收肌腱切断或切除。

拇收肌腱断端移位至跖骨头颈部外侧或采用跖骨头颈部截骨外移。

如果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大于15,一般更多采用第一跖骨干或基底截骨术。

对于第一跖趾关节已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年轻的患者,多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年老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且应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存在活动受限、力量下降、残留不适感或术后复发等问题。

治疗1,15骨头内侧骨赘切除,15基底截骨术,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拇外翻患者术前术后对比图,护理术后,1、拇外翻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首先是注意超体重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

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

2、术后采用活血化瘀、壮骨补肾的中药内服,以促进骨折愈合。

拆绷带后,用活血化瘀消肿的中药外洗,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足部功能的恢复。

3、进高钙食品,以保证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必要时补充钙剂。

要增加多种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A、B、B1、B12、C和D等。

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食物中过高的蛋白质会促进钙从体内排出。

4、避免长时间穿尖头高跟皮鞋,平日穿鞋应尽量选用前部较宽的鞋,尤其是在运动或需长距离行走的时候。

护理术后,5、拇外翻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还要了解术后需穿健康鞋,但要间歇性配带大脚骨矫正带,预防大脚骨复发。

术后包扎固定和换药很重要,要由有经验的医生复诊,一般术后3-6天打开切口换药,如切口愈合,可每隔两周包扎固定一次,直至截骨临床愈合,一般5-6周左右。

术后2、4、6、12周、半年、一年,需要拍X光片了解术后恢复的情况,一年后还要进行足底力学测试了解术后足底压力的改变情况。

6、拇外翻患者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

这是属于拇外翻的护理方式之一。

7、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食物中过高的蛋白质会促进钙从体内排出。

这也是对于拇外翻的护理方式。

8、拇外翻的术后需穿健康鞋,但要间歇性配带拇外翻矫正带,预防拇外翻复发,负跟鞋较为适宜。

少吃,多穿,9、维持一定的肌收缩运动,改善肌肉功能(肌力、收缩速度、耐久力),可以防止失用性肌萎缩,为进一步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10、指导活动辅助装置的使用,如各种矫形器、支具等。

11、拇外翻手术后应当适量康复训练以促进局部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

12、感觉再训练和再发展运动、感觉功能。

13、改善患者情绪,建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功能。

护理术后,平时注意保护脚部,如果工作场合必须穿高跟鞋,应选用鞋跟不超过4cm的鞋;在办公室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轮流换穿,以减轻局部疲劳;回到家后立刻脱掉高跟鞋,光脚走路以消除腿部和足部疲劳。

经常用热水泡脚,以缓解软组织痉挛。

按摩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

温馨提示,预防,尽管早在1870年就有国外医生描述了拇外翻这个疾病,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影响女性足部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首先应树立预防永远大于治疗这一概念,尤其是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必须进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而言。

金丹特别向读者分享了五大防止拇外翻加重的窍门,即一少、二矮、三多、四练、五加垫。

一少:

尽量少穿尖头,使得前足被动挤压的鞋子;二矮:

指鞋跟的高度最好在2厘米-4厘米之间;三多:

意味着鞋柜中至少要有几类鞋子,适合不同场合穿,如上班时的高跟鞋与坡跟两双皮鞋,轮换着穿。

日常生活中要多穿布鞋、休闲鞋,运动时穿运动鞋;四练:

一有机会就多活动脚趾,可以尝试用脚趾练习类似脚抓毛巾动作,赤足行走是不错的锻炼方式,如果能配合使用专用的牵拉锻炼小带子,则效果更好;五加垫: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已出现拇外翻但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分趾垫、夜间拇外翻牵拉固定器抑或个性化鞋垫来减轻症状、防止进一步加重。

脚抓毛巾,赤足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