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705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 鲁教版七下 2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悬殊:

相差很远。

(10)物候;

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11)载途: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2、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

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3、通读初知:

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3段):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段—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深入剖析:

第一部分:

①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②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③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④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⑤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⑥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⑦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

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

第二部分:

①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②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②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

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

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③“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④“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⑤“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

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第四部分:

①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②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③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5、整体把握:

语言特点

第一、二段中,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萌发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

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9)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10)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11)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作者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用词形象、典雅。

6、小结:

本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运用举例子说明,使人清楚明了,确信无疑。

此外,本文用词形象、典雅。

(二)《奇妙的克隆》

囊ná

ng 

胚胎pēitāi 

蟾蜍chá

chú

脊椎jǐ 

zhuī 

两栖gī

繁衍(yǎn):

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

相处没有冲突。

2、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1)克隆是什么?

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显易懂。

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

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

紧承前文,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

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要介绍和说明。

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

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

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说明效果。

(3)克隆绵羊“多利”。

这一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这一节从三个方面写“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作者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而是对克隆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3、问题探究: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能调换顺序吗?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

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和引资料。

举例子:

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引资料:

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4)克隆技术的弊端:

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4、语言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

……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匍匐(pú

)繁衍(yǎn)蟾蜍(chá

n)茎(jì

ng)忌讳(huì

B、胚胎(pěi)鲫鱼(jì

)雌性(cí

) 

癌(á

i) 

蓑衣(suō)

C、草莓(mé

i)两栖(qī)哺乳(pǔ) 

肾(shè

n)销声匿迹(xiāo)

D、濒临(bīn)低估(gū)潜能(qiá

n)腺(xià

n)悄然无声(qiǎo)

2、找出并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1)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分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胁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    )

(2)一切准备就序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3)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溶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极的进行曲。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繁衍:

(2)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3)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的核。

难能可贵:

5、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

B、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C、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D、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高原, 

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庞;

,犹如冈底斯山脚下黑色的岩石。

高原的风雪不仅改变了她的形象,也重新塑造了她的个性和品格。

A、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B、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C、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D、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2)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3)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4)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5)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A、

(2)

(1)(3)(4)(5) 

B、

(2)

(1)(4)(3)(5)

C、

(2)(5)

(1)(3)(4) 

D、

(2)(5)

(1)(4)(3)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B、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

C、我们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D、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

9、古诗文默写: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5) 

,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7)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二)综合实践:

1、猜一猜:

至理名言

  有个财主在集市上买了一箱细瓷器,他喊道:

“哪位给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给他三句‘至理名言’。

” 

打短工的人都不愿理他,阿凡提却动了心,他想:

钱在哪儿都挣得到,可“至理名言”却是不容易听到的。

于是阿凡提背起财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着,走着,阿凡提请财主教他“至理名言”。

财主说:

“好,你听着!

要是有人对你说:

肚子饿着比饱好。

你可千万别相信呀!

“妙,妙极了!

”阿凡提说,“那么,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

徒步走路比骑马强。

你可绝对别相信呀!

“对,再对没有了!

”阿凡提说,“多么不容易听到的‘至理名言’呀!

那第三句呢?

“你听着,”财主说,“要是有人对你说:

世界上还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么也别相信呀!

阿凡提听完,猛地……,并对财主说:

“我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奉送:

……!

”财主登时目瞪口呆。

你能猜到阿凡提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并对财主回敬了一句什么至理名言吗?

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30字)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

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三)阅读:

文段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

B.刷刷;

C.簌簌)的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文段二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Ⅰ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

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

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惜动物?

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

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

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

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我想用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

“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1、克隆动物能为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子的?

3、克隆人有喜有忧,通过媒体或其它途径,你一定对克隆有更多的了解,谈谈你自己对克隆人的看法。

文段三

              生命与蛋白体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在这里,蛋白体是按照现代化学的意义来理解的,现代化学把构造上类似普通蛋白或者也称为蛋白质的一切东西都包括在蛋白体这一名称之内。

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遇到生命,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是和某种蛋白体相联系的,而且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遇到不处于解体过程中的蛋白体,我们也不例外地发现生命现象。

无疑地,在生物体中,必然还有其他的化合物来引起这些生命现象的特殊分化,对于单纯的生命,这些化合物并不是必要的,除非它们作为食物进入生物体并变成蛋白质。

我们知道的最低级的生物,只不过是简单的蛋白质小块,可是它们已经表现了生命的一切本质的现象。

但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这些生命现象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是在于蛋白体从自己周围摄取其他的适当的物质,并把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