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6348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学关键术语Word文件下载.docx

  6.管理费用:

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7.财务费用:

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8.直接生产费用:

指由于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9.间接生产费用:

指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10.直接计入费用:

指可以分清被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11.间接计入费用:

指不能分清被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费用。

  12.基本生产:

指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13.辅助生产:

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和劳务供应。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低值易耗品: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单项价值比较低或使用期限比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料,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等。

    2.一次摊销法:

即一次转销法或一次计入法。

是指在领用包装物或低值易耗品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领用月份)成本、费用,报废时将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3.分次摊销法:

是指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根据其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的大小,按月平均摊销的方法。

  4.五五摊销法:

即五成法。

是指包装物或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

  5.职工薪酬:

指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等。

  6.待摊费用:

是指本期发生(或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摊销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7.预提费用:

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

  8.直接分配法:

是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9.顺序分配法:

也称梯形分配法。

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

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10.交互分配法:

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进行两次分配。

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11.代数分配法:

是通过建立多元一次联立方程并求解的方法,取得各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并据以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

  12.计划成本分配法:

是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直接记入"

管理费用"

科目。

  13、生产工时比例法:

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14、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15、机器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16.废品损失: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17.停工损失:

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内支付的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所耗直接燃料和动力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

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某种产品本月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其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完工产品与月末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各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其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完工产品与月末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4.约当产量:

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5.约当产量比例法:

是指按照完工产品的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一种方法。

  6.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7.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按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从某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中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8.定额比例法:

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第5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1.成本计算对象: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是指生产费用归集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计算什么的成本。

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在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1)产品品种;

(2)产品批别;

(3)产品生产步骤。

  2.单步骤生产:

指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不可能或不需要划分为几个生产步骤的生产,如发电、采掘等企业的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周期较短,通常只能由一个企业整体进行。

  3.多步骤生产:

指生产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可以间断的、分散在不同地点、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的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如纺织、钢铁、机械等企业的生产。

  4.大量生产:

指不断地重复生产相同产品的生产。

在这种生产中,产品的品种较少,而且比较稳定,如纺织、面粉、化肥等的生产。

  5.成批生产:

指按照事先规定的产品批量进行的生产。

在这种生产中,产品的品种较多,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如机械、服装等的生产。

成批生产按照产品批量的大小,又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大批生产性质近似于大量生产,小批生产性质近似于单件生产。

  6.单件生产:

指根据订货单位要求,生产个别的、性质特殊的产品,如重型机器制造、船舶制造等。

这种生产产品的品种较多,且很少重复。

  7.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指我国工业企业中计算产品成本的主要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

前三种方法为基本方法,后两种方法为辅助方法。

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划分,是从该种方法与生产类型特点有无直接联系、是否涉及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必不可少的角度进行的。

  8.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是指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

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归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因为这三种方法与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直接联系,而且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因而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

  9.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指这些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

它们的应用或者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或者是为了加强定额管理,只要具备条件,在哪种生产类型企业都能用。

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3.简化的分批法:

亦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采用这种方法,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产品完工前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则是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分别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由于这种方法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故又称其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4.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是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与全部产品累计工时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

在采用简化分批法下,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间接计入费用分配,都是利用这一分配率,到产品完工时合并在一起进行的。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6.逐步结转分步法:

亦称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采用这种方法,各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7.综合结转法:

在各步骤间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

直接材料"

或专设的"

半成品"

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8.成本还原:

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所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为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9.分项结转法:

在各步骤间按成本项目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方法。

其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10.平行结转分步法:

亦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采用这种方法,各步骤不计算所产半成品成本,各步骤之间也不结转所耗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然后,将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各步骤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11.广义的在产品:

是指尚未制成产成品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

(1)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2)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3)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

第7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分类法:

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系数法:

分类法的一种,是为了简化分配工作,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3.联产品: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同时生产出的几种主要产品。

  4.副产品:

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5.定额法:

是为了及时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把产品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加强成本管理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要事先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

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差异,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6.定额成本:

目标成本的一种,是以各种有关的现行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为依据计算的产品成本。

  7.脱离定额的差异:

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8.定额变动差异:

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单价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9.成本习性:

亦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0.固定成本:

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11.约束性固定成本:

亦称经营能力成本,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有很大的约束性,一般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改变。

  12.酌量性固定成本:

亦称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

这类固定成本的发生及其数额的多少,服从于企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取决于管理当局对不同费用项目所做的具体预算。

  13.变动成本:

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14.混合成本:

是指其发生额虽然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正比例变动,同时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

  15.变动成本法: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视为"

期间成本"

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6.标准成本法:

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17.标准成本:

亦称应该成本,是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因而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18.理想标准成本:

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理最优状态为基础制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

  19.正常标准成本:

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20.现实标准成本:

亦称可达到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21.成本差异:

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2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是指一定产品产量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2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是指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而形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4.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是指由于直接材料的实际耗用量脱离标准耗用量而形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5.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是指一定产品产量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26.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是指由于直接人工的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而形成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7.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是指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作时数脱离标准工作时数而形成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8.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是指一定产品产量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29.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第8章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1.生物资产:

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

  2.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次性产出农产品,在收获农产品后就不复存在的生物资产。

  3.生产性生物资产:

需要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具备多年连续生产农产品的能力的生物资产。

其中,尚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够多年连续产出农产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已经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能够多年连续产出农产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4.当年生大田作物:

作物生长期不超过一年的农作物,一般是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少部分跨年度收获。

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5.多年生作物:

生长期限长的经济作物,具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连续培育几年、一次收获产品,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种是连续培育几年、多次收获产品,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6.温床格日成本:

保护地蔬菜栽培时利用温床格日数与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计算的成本。

一个温床格用一天,为一个温床格日。

温床格日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每温床格日成本=温床生产费用总额÷

各种温床蔬菜生产期间占用的温床格日数总和

  7.温室平方米日成本:

保护地蔬菜栽培时利用温室平方米日数与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计算的成本。

温室中一个平方米占用一天,为一个平方米日。

温室平方米日成本计算公式为:

每温室平方米日成本=温室生产费用总额÷

各种温室蔬菜生长期占用的温室平方米日数总和

  8.单位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运输业务应负担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构成的汽车运输总成本,除以运输周转量,得到的就是单位运输成本。

  9.包装:

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0.堆存成本:

仓储业务应负担的堆存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构成了堆存总成本,堆存总成本除以货物堆存量即为堆存单位成本。

  11.装卸业务:

广义的装卸业务是指物流企业运用机械设备和人力为客户提供改变货物在物流同一节点内的存在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服务,包括狭义的装卸和搬运;

狭义的装卸是指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将货物装入或卸下运输设备。

  12.配送业务:

是指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对货物进行储存、拣选、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将组配的货物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收货人的服务。

  13.工程成本计算对象:

是指在工程成本计算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程作为目标,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确定实际成本。

工程成本计算的对象既可以根据企业施工组织特点、所承包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来确定,也可以根据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来确定。

  14.已完工程:

包括已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的工程,即竣工工程,也包括已经完成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在本企业不再需要进行任何加工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9章成本会计前沿

 1.作业成本法:

是从“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以作业量为成本分配基础,以作业为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旨在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将间接费用按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进行归集,然后按不同作业的不同成本动因率将间接费用一一分配到产品中去。

  2.作业:

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

  3.单位作业:

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所耗成本随产品数量而变动。

  4.批别作业:

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所耗成本随产品批数而变动。

  5.产品作业:

使一种产品受益的作业,所耗成本虽产品种类而变动。

  6.维持性作业:

使某个机构或某个部门受益的作业,与产品数量、批数和种类无关。

  7.成本动因:

就是隐藏于间接成本之后的推动力,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

根据成本动因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将其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8.资源动因:

指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9.作业动因:

指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给产品的标准。

  10.质量:

指产品满足顾客的程度,包括设计质量和一致质量两个基本方面。

设计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功能符合顾客需求的程度。

一致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性能符合设计与生产规格的程度。

  11.质量成本:

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

包括为了预防和检查低质量产品而实施的控制作业产生的控制成本,以及为了对低质量产品作出反应而由企业或顾客实施的作业所产生的失败成本。

控制成本又具体分为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失败成本又具体分为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

  12.生态效益:

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在提供更有用的产品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资源消耗。

13.环境成本:

是指为了防止恶劣环境的出现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恶劣的环境而导致的成本。

具体包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内部失败成本和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第10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1.成本报表:

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

是按照产品种类编制的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含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

利用此表可以定期、总括地考核和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企业产品成本工作从总体上进行评价,并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指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降低的数额。

  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指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降低的比率。

  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

利用此表,可以按照成本项目了解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分析和考核各种主要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