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6178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集输大队标准实施与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于修宝Word文档格式.docx

摘要:

桩西油气集输大队在建立完善标准的基础上,采取了质量监督组监督执行的措施,

确保油气集输大队的生产管理、生产运行、标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到位。

本文从大

队标准的发展过程着手,指出了以前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误区,明确了今后标准实施的具

体对策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标准实施;

监督;

对策

桩西油气集输大队在完善生产管理制度的同时,于1998年始,逐步建立了生产运行操作标准、生产管理标准等系列标准制度。

从此以后,大队的生产、管理逐步走向正规。

但在各项标准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某些标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滞后于生产工艺的改进,须及时修订和完善。

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标准制约不到人的行为的弊端日益严重,这就要求标准的改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普及标准化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到大队的重要日程上来。

油气集输大队领导亲自抓标准的实施工作,突出显示了大队已经开拓了思路,为以后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油气集输大队标准的历史发展过程

自1998年成立油气集输大队以来,以建立职工操作规程为主的岗位责任制系列制度开始上墙,先后制定了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范,同时引进国标、企标、行标、地方标准等,目前全大队建立操作标准263项,管理标准217项,大队的标准化工作展开了新的局面。

1.1普及标准化知识,逐步推进标准的执行力度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

基于这种认识,油气集输大队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监督执行各单位的标准执行情况,现场有权对标准执行不力的人和事进行处罚。

1.2以安全生产为本,建立健全设备操作标准

利用一年的时间,补充、修改、完善操作标准、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首先,对运转设备维护、轻烃化验等职工容易忽视的环节,组织人员下到基层,“全程跟踪”职工管理和操作步骤,及时发现问题,补充完善了《烃烃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管理》、《运转设备检测规定》、等制度,形成了《油气集输大队管理制度汇编》、《安全规范汇编》、《操作规程汇编》。

对照岗位说明书,明确了96项岗位责任制,形成了《岗位责任制汇编》。

其次,本着“标准高、主次清、权重合理、对接岗效薪点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对217项管理制度进行了汇总、归类和修改,通过在试运行中修订,形成了《油气集输大队管理检查考核标准》。

最后,以“达标、创优、争强、夺牌”活动为主线,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了“三基”管理水平。

严格对照标准和制度抓好落实,先后整改了联合站配电室不达标等12项问题。

1.3以深化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建立管理标准

结合实际,及时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针对联合站生产不稳定的实际,在多次现场分析、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一次罐出水水质不稳定这一重要环节,及时制定了污水系统生产应急调控办法,严格规定了游离水脱除器油水界面等生产参数的调整范围,努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针对电脱水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净化油罐倒罐运行制度》、《盘库管理规定》,加大了《交油管理规定》的检查考核力度,缓解了生产不稳定的局面。

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后,为生产提供了工作依据,奠定了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2.1标准上墙,无证上岗。

看似标准齐全,每个岗位上的墙上都有八大岗位责任制,但实际上上岗职工还没有上岗证。

这种情况在一九九五年前比较普遍,目前已基本上没有了。

2.2标准文本,无人问津。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处于“人治”,领导说了算,职工服从领导管,不理会标准和制度,还没到“法”制阶段,对满眼的标准、制度“目”不斜“视”。

这种情况在二OOO年前比较普遍。

2.3标准高挂,无人宣贯。

上级给配备了各类标准文本,但到了基层后,这些标准被束之高阁,成了藏书,因为事不关己,所以就高高挂起,只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领导查阅。

这种情况目前仍大量存在,非常值得重视。

3标准实施的对策

3.1以生产运行质量评价分析为突破口,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3.1.1建立生产运行质量评价分析

其主要任务是“抓住三个过程、建立三大体系、实现三个超前”。

“三个过程”,即从确立影响生产运行关键要素的运行范围入手,分析关键要素的不正常运行时间(以min为单位),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计算关键要素不正常运行时间与正常运行时间的百分比,评价周期生产运行质量。

“三大体系”,即建立以外输原油含水率和外输污水含油率为主的原油处理运行评价系统,建立以轻烃产量和设备故障停机率为主的轻烃生产评价系统,建立以实际外输气量和损耗率为主的天然气集配评价系统。

“三个超前”,即超前掌握危险信号,超前预测变化趋势,超前实施预防措施。

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分别成立了运行质量分析论证小组,制定了评价方案,建立了评价数学模型,采取领导专人负责,机关监督指导,基层具体运作的办法,坚持五天一检查,十天一汇报,确保了评价分析效果。

为了让职工广泛参与,基层单位采取班组培训、交接班培训、指标分析比赛等形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通过对运行质量进行评价,不仅摸索出了不同情况下,重要参数的最佳调控区间,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运行质量,联合站综合运行质量由二月初的65%提高到了目前的88.5%。

3.1.2全面推行HSE管理,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分别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危害入手,对岗位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各个环节的危险源,指导基层单位建立作业指导书,认真编制工作危害性分析表和安全检查表。

结合实际对现有制度分类、修订和整合,完成了5个基层单位的作业指导书,27个程序文件、95个运行控制文件和101个表格文件,编印下发了《油气集输大队HSE管理手册》,逐步建立了大队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对照HSE操作说明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评估生产施工风险系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站内施工多,外来人员复杂的实际,及时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通过采取与施工单位收取风险抵押金等办法,确保了施工安全。

在推广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修订了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特殊工种夜间值班制度,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性自查自改活动,巩固了岗检成果,实现了安全生产。

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同时,建立健全了事故预案、消防预案等制度,从治理根源问题入手,认真评价影响指标运行和安全管理的内因和外因,分别制定应对措施,努力避免生产波动,提高了防范能力。

同时,制定了事故隐患紧急处理方案,对事故处理流程、救助措施、人力物力配合等,进行了具体规定,通过组织模拟事故演练等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现场指挥处理能力,减少了事故隐患。

3.1.3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有效的安全活动。

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在全大队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安全专题片、举办安全知识答卷、“安全生命”征文比赛、安全板报巡回展评等活动,组织职工签订了“自我保护承诺书”、填写了“三不伤害危险控制卡”,增强了职工对岗位危险程度、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了职工遵章操作的自觉性。

为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征集“安全文明用语”活动,广大职工共提出了“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严为安全之本,松为事故之源”等近百条安全警示语。

轻烃站组织职工学习《两千起事故分析与预防》,动员职工讨论、总结出了“安全无小事”“消除隐患没有借口”等安全生产理念,形成了浓厚的安康文化氛围。

油气集输大队深入开展“反三违、查隐患、抓整改、上水平”活动,重点检查制度建设、“三标”建设、压力容器管理、电器电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按照“查出一个隐患,整改一类问题,吸取一些教训,教育一批职工”的思路,发动职工查找安全隐患。

对检查出的问题分A、B、C三类进行汇总,下发“安全隐患问题整改通知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对治理结果再进行检查验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安全检查10次,发现各类隐患166处,督促整改155处,需落实资金11处。

为巩固84次岗检成果,针对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通过规范火种特别管理规定、门卫和出入证管理、月度隐患整改信息反馈制度等8项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检查、处理力度,确保了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

3.2实施以节点控制和过程跟踪为核心的生产运行预警机制,实现关口前移的精细化管理。

过程控制每一节点之间都会互相影响,一旦上一节点控制失当,将严重影响下一节点的运行指标。

为了提高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保障系统平稳,针对落实节点控制责任,制定了《生产运行过程控制考核办法》。

将指标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个班组,把节点参数的波动符合率作为考核依据,通过确认参数的偏差范围,核实纠偏措施的落实情况,进一步评价运行人员的控制水平。

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恶劣影响,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使过程控制与绩效考核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了品牌建设工作水平的提升。

面对生产参数分布广、指标控制难度大、节点错综复杂的管理状况,从解决参数调控滞后、生产过程不平稳等实际问题入手,将指标链分解为若干个关键控制节点,明确了“抓点带面”的生产运行思路和节点控制理念。

充分发动基层干部职工,深入讨论和分析影响生产运行质量的决定因素、可控区间,筛选出输油量、轻烃产量等界定生产运行状态好坏的基准参数,确定了生产调节的重点和纠偏目标。

采取调研、培训、论证、跟踪观察等方式,进一步疏理和调整参数达标范围,健全和充实生产过程节点控制的体系内容。

采取“先试点,后推开”方式,以联合站为试点,通过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和总结经验等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在全大队范围内进行推广。

通过层层落实操作岗位、班组、基层、机关业务口的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起基层、班组、职工的三级节点运行评价网络;

坚持开好节点分析例会,抓好落实调度运行管理规定,严格运行时间和汇报程序,规范了生产运行程序;

及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过程控制重点,细化节点调控区间,强化生产信息反馈,确保了过程控制体系运行效果。

目前,过程控制办法已经在原油和污水处理、轻烃生产、轻烃加工以及天然气外销中广泛应用,可控制节点达到了102个。

针对联合站密闭流程处理的特点,层层确立管理节点,加强对游离水脱除器、电脱水器等重点部位的动态监控力度,认真取全取准相关参数,分析动、静态资料,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生产管理,提升运行质量。

及时根据生产情况,调整运行操作重点,细化流程监控点,强化生产信息的反馈,落实调度统一协调职能,实现生产预警的参数中央控制,提高了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面对管理局和采油厂对污水水质的严格要求,我们将污水指标与原油处理放到同等的重要位置,健全水质运行管理网络,坚持生产会讲评水质状况,层层落实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责任落实和追究。

规范收油、反冲洗、投加药剂等现场措施的落实,逐步实现水质处理措施制度化。

充分利用沉降罐空间,延长进站污水沉降时间,促使污水稳定达标;

增强精细处理功能,提高回注水水质;

配套完善污水水质专用化验仪器,及时监测、反馈数据,及时提供调控依据,提高水质综合达标率。

此外,修订完善标准化体系内容,健全来液性质变化信息台账、规范水质标准参照样序列、建立生产处理档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在大队各系统、各环节的全面覆盖。

围绕油水处理中心任务,通过节点控制的实施,整体运行平稳率和可控率提高,确保了生产管理运行工作平稳有序,指标经济效益有效增长,加热炉炉效由2003年的82.87%提升到2009年的85.86%,油气密闭率达到99%,吨油、吨液单位处理成本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现了关口前移,较好地解决了标准操作性不强、控制措施滞后等问题。

节点控制和过程跟踪机制的实施,完善了生产运行的核心,即建立了完整的预警机制。

3.3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理论,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生产观,用这种理论化的生产观反作用于指导生产,形成理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真理。

轻烃站推广应用生产管理一体化模式。

针对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召开了干部班长会议,大家畅所欲言,达成共识,一直认为管理功能和效率发挥的好坏,不能只靠某一个或某几个体系的有效性,而是靠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的发挥。

在几个管理体系同时作用在管理工作时,如果不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不仅不能发挥整体功能,而且可能会相互造成负面影响,其结果势必降低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

生产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提出,为这种想法提供了思路。

该思路是将全站生产管理系统,分为5个子系统包括设备、生产运行、仪表自动化、安全、培训。

每个子系统都形成可视、可传档案并成立相对应数据库,通过系统的运行生成每周生产情况分析,并用于指导下一步工作,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把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先进行独立评价,然后结果放到一体化系统中进行综合评定,看看管理整体是否发生倾斜,通过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良好运行,达到生产运行平稳的目标,提高管理水平。

3.4联合站结合油水处理中心任务,相继完善了原油处理密闭工艺、精细污水处理工艺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筑牢了绿色生产行动根基。

3.4.1立足生产中心任务,完善油水处理工艺。

原油处理上,把以往通过沉降罐进行原油脱水的开式处理,改为以通过高效分水器进行脱水的密闭处理,杜绝了与大气接触,消除了油气挥发与损耗,同时也提高了轻组分拔出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污水精细处理采用“三段沉降、三级过滤”先进工艺。

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和各种介质对油滴吸附能力不同的原理,依次经过三次沉降分离和三次不同性质的滤料对污水中的油滴进行过滤,增强了污水处理能力。

绿色工艺投入运行后,外输原油含水平均0.3%,外排污水含油10.2mg/L,回注污水含油7.6mg/L,均处于全局领先水平,有效保护了低渗透油层,为桩西油田的可持续开采提供了必要保障。

3.4.2实施绿色分析,摸清管理方向。

绿色分析是绿色生产模式的核心,决定着绿色管理、绿色操作、绿色文化等步骤的有效实施和开展。

工作中,联合站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积极组织青年骨干对联合泵房、油罐区、稳定塔等9个重点单元实施绿色分析程序。

结合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功能特点和区域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绿色生产单元,依照生产实际和现场情况进行安全、环保、节能等因素的分析,组织技术人员查找该单元的安全隐患风险点、清洁生产控制点和节能降耗关键点,按照各因素的风险度或效益度做出分级评定,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岗位的管理重点和管理方向。

3.4.3建立绿色手册,明确管理措施。

在绿色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绿色管理手册》,将绿色分析结果以表格化的形式进行规范,按照岗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分别给出明确的对应注意事项和控制措施。

将手册下发到班组,利用班组课堂、绿色分析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考核,使绿色分析做到人人皆知。

绿色分析使岗位职工明确了绿色生产的具体操作环节,促进了绿色生产措施的落实。

泵类设备是联合站生产运行的主要设备,平均一台机泵一天耗电量约为3800度,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

如何降低泵类设备的用电负荷一直是困扰联合站的一道难题,联合泵房青工通过对这一生产单元的绿色分析,很快找到了降低用电负荷的良策,他们在泵类设备上安装节电器,平稳调节变频器频率变化幅度,将每次调节幅度控制在3Hz/次以内,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耗电波动,经测算安装节电器前后对比节约用电4.82%,有效降低了泵类设备用电单耗。

3.5推行标准操作,提升全员操作水平。

积极推行标准化操作,绘制岗位绿色巡检图,规范了标准化操作行为。

细化倒罐取样、含水化验、启泵外输、流量监控等环节的工作标准,确保了外输油指标平稳运行。

对标准化操作进行图解,制作成绿色操作卡片,为岗位人员标准化操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编制标准化操作记录表和标准化执行情况检查表,将每个区域必须检查到的点逐一列示,要求巡检人员按时对照检查表进行严格自检,保证了标准化管理标准的良好执行。

2007年选送的两名选手参加了集团公司的技术比赛分别获得第及第十三名的好成绩,青工韦刚获得银奖。

目前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数占46.67%,38名职工达到了“精一、懂二、会三”的目标要求。

4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4.1标准配备齐全,成为油气集输大队的特色。

油气集输大队目前配备国标、企标、行标107项,操作规范263项,管理标准217项,从设备的操作到保养维护,标准几乎无处不在,涉及的方面广,标准、规范已经非常健全。

4.2标准的大力宣贯,为油气集输大队推行标准奠定基础。

健全的标准和管理制度,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油气集输大队每年都有各基层单位的标准宣贯计划,定时检查各四级单位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情况,采取了年度标准考核的方式对基层单位进行摸底调查。

同时,大队还将标准宣贯产生的效益进行汇总,对产生效益好的单位进行奖励,有效激励了广大职工学标、用标、贯标的积极性。

5结束语

桩西油气集输大队自成立来经过八年的发展建设,标准化工作已经步入正规,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需要不断贯彻执行国标、企标、行标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的执行在生产建设中产生效益,为百年桩西、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于修宝,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油气集输大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计量、企业管理、生产运行工作,对仪表自动化控制有较深的研究。

8871479,邮编:

257237,电子邮箱:

xbyu_z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