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4993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青年课题

学科分类:

综合实践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24140726

课题设计论证

 

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办学有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尤其在新形势下,学校紧跟经济发展步伐,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教学。

近年来,我校增设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如汽修专业、服装设计与制作等。

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已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技能的实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的业务和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

有的好高骛远,看不起一般的产业工人,看不上当地小企业,向往大城市;

还有只是想学点技术混口饭吃,缺少远大的职业理想;

有的干脆混张文凭,不思进取,文化课学习不认真,专业学习怕吃苦,动手能力差。

一些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只讲究工资待遇,稍不如意就频频“跳槽”。

还有的则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劳动纪律、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为企业所不容,造成一方面企业需要一线产业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教育部关于《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

而教育信息技术可以科学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媒体,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职业观念、创业精神的养成。

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应不仅能够迅速就业,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客观上要求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上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模式,使学生以优良的素质和职业能力确保就业成功率与优质就业率,正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本课题的探索和研究。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我国一些职业院校,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相关的研究,如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有《中职学生适应市场的素质教育研究》,课题以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为前提,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行为素养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于全方位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即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主要在于:

(1)对当地特色经济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关系作进一步论证。

(2)以德育工作为主导,建立有针对性指导意义的系统理论,形成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德育体系。

(3)把专业教学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基础,重视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的养成。

(4)研究文化课的教材教法,开展专业特色的课程改革,使文化课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中发挥强大的依托作用。

(5)对学生实习后思想与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并进行实践和论证。

(二)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培养中职学生文明素质、创业精神、职业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适应农村、城镇、城市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研究,探索中职学校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的目标、方法、策略和途径,创新办学模式,为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2.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对职业中学如何“以就业导向”,培养职业素养,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寻求培养农村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提出的方法和策略,将对推动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

结合现代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关注社会、企业对中职生培养要求,构建以“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职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

2.探索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和途径,建设一支适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中职教师队伍。

(二)研究内容 

1、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相关网页资料、视频资料。

对成功和失败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

2.结合本地区城乡产业、企业发展需求与中职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学生、教师、企业(用人单位)采用调查、谈话、问卷等形式,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作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开展《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职生就业观的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等活动,收集第一手材料;

举办学生、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的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情况、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和评价,研究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方式和目标体系,使学生成功就业,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中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技能。

实训基地一般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定位在:

(1)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领先、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实训教师团队。

(2)构建符合农村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训大纲和实训教学体系。

(3)改革实训教学方式和实训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重视在信息技术在学生实习就业期间的重要作用。

建立学校职业素养交流论坛,QQ群、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5.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很关键。

(1)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化研究。

(2)加大实训指导教师培训的力度,健全保障机制,建设一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中职教师队伍。

(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城市区域的同质化,社会对毕业生就业要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近几年我校学生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

在这前提下,我校提出了“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的办学思路,该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课题立足本校实际,服务社会,构建农村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以培养“新技术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工人。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本课题的特色之一,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社会环境、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的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突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在研究过程中,探究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方法,探索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的途径,突破传统意义上学生职业素养局限于专业技能训练的狭隘性。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从调查入手,了解当前中职生就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针对新形势下学生职业素养的重新定位和认识,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设计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撰写课题较为完善的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研究队伍,邀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分解课题,确立各子课题负责人和研究成员,并围绕总课题开展行动研究;

总课题组定期对各子课题进行指导,确保总课题按研究步骤顺利实施。

依据研究目标和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初步制订出农村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评价体系,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逐步对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同时对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步研究和推进。

(二)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践操作模式,以理论探究和各项活动开展相结合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和统计了解当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就业情况、用人单位人才的紧缺需求等,掌握了第一手数据,为课题提供事实依据,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2.理论研究法 

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学,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从理论的高度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培养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并对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法论。

3.行动研究法 

对课题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施,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4.个案研究法 

以学校主专业为例,通过对学生就业率和可持续就业的剖析,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最大化发展和提高。

5.经验总结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之上升为有效经验,作为下阶段研究可以借鉴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对象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三) 

研究阶段与过程 

课题研究预计分三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与方案设计阶段收集相关文献,学习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方向,并制定、完美研究方案,邀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申报省级课题。

(2)调查分析与行动研究阶段完成中职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及实验研究,进行实践探索。

(3)资料整理与成果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汇编课题研究论文,举行成果鉴定活动。

-->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

(1)该项目主要参加者共3人,作为青年项目。

既有教育教学分管领导,又有一线教师。

学历、职称、年龄搭配合理。

项目负责人兰海涛,系中学二级教师。

原先是贵定县第一中学计算机教师,2002年借调到贵定县教育局电教站,负责全县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

2007年调入贵定县职业技术学校负责招生就业工作。

对学生实习就业和企业用工情况熟悉,也负责计算机基础应用的教学工作。

发表论文多篇,工作经验丰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基础。

参加者雷国登,系学校常务副校长。

在小学教辅站担任过站长,中心学校担任校长。

2009年到乡镇挂职副乡长,分管教育工作。

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多次获得过教育先进工作者。

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发表论文多篇。

参加者庭玉波,长期在职业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深刻的认识,对转变职业学校双差生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发表过论文多篇。

三、完成的保障条件

学校重视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

学校积极支持各级教研课题的立项工作,视正式立项课题等级拨给相应经费,对论文发表或获奖教师都有奖励,时常聘请外校专家来校讲学,分派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取经。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学校有网络信息中心,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和文化氛围。

与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熟悉企业用工情况。

资料充足。

主要参加者都是一线授课教师,课题研究与教学同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这些都利于课题参加者的交流、协作。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