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397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八单元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 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工厂及工厂制度的出现

1.工厂建立规模逐渐扩大

2.工厂制度的出现:

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3.1840年,英国主要工业部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完成

扩展情况及作用

4.19世纪初,从英国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开启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完成时间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

完成标志

机器材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影响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工业革命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差别,造成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工人斗争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的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的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1)创立者:

马克思、恩格斯

(2)为什么能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疾苦;

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考察了当时工人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意义:

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为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困和愚昧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巴黎公社

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德国统一

背景

德意志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核心人物

俾斯麦(铁血宰相)

核心力量

普鲁士

方式

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法国)

1871年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威廉一世成为帝国皇帝)

积极:

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德国成为世界强国

消极:

德国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未得到充分实现。

二、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美国的领土扩张

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原因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大种植园经济造成南北矛盾

矛盾的焦点:

奴隶制的废除问题

北方废奴运动高涨(汤姆叔叔的小屋)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直接原因)

过程

起止时间:

1861-1865年

逆转战局的举措: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

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宅地法》颁布

结果:

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意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知识拓展:

美国独立战争VS.南北战争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1775-1783年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

南北两种经济模式之间的矛盾

内容

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

以内战的方式进行

领导人

华盛顿

林肯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开始标志

1775年莱克星敦的枪声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颁布文件

《独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性质

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扫除障碍

英国殖民统治

黑人奴隶制度

赢得了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阶段特征

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

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本主义的扩展阶段

相同点

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独立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两者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俄国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农奴制阻碍工商业发展

1689年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

俄国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农奴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俄国现代化进程,局限性: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四、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忧外患严重(美国侵略日本);

倒幕运动的胜利。

1869年19世纪中后期

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的等级制度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置产兴业)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

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成功经验

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

资产阶级改革。

作用

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国家。

启示

主动学习先进文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等

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三角贸易

16-19世纪三百多年间,欧洲殖民的国家对印第安人野蛮屠杀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

殖民扩张的中国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

路线

出程:

从欧洲出发,乘船来到非洲

中程:

在非洲通过各种手段掳获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

归程:

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对非洲:

三百多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导致非洲长期贫困。

对欧洲:

黑奴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8-19世纪初

玻利瓦尔、圣马丁

结果

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除古巴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

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

后果:

印度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857年,印度爆发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起义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新阶段的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

姓名

国家

发明

1831年

法拉第

英国

磁铁产生电

1896年

马可尼

无线电报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85年

卡尔•本茨

小型发电厂

1870年

格拉姆

比利时

电动机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1879年

爱迪生

电灯

1876年

贝尔

电话

1844

莫尔斯

有线电报

知识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所处阶段

早期阶段(蒸汽时代)

新阶段(电气时代)

开始时期

19世纪后半期

主要特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蒸汽机车

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

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主要工业

门类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共同影响

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工业革命新阶段与早期阶段相比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最突出特点)

(3)新的技术和发明越出了一国的范围,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

本单元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西学东渐的过程,展示了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西方文明也随之强势进入中国。

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1840年开始,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开始不屈不挠的抗争。

但是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对西方文明的学习过程。

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首先掀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变革——洋务运动,但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而破产。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对中国进行的是改良的探索,但是维新派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又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变法运动最终由于顽固派的破坏而失败。

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与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相互促进,推动了中国近代的进步和发展。

【单元重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的主要条约和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列强的侵华罪行

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5.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7.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概况

8.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

1.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两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

3.《马关条约》的影响

4.《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屈辱史

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目的

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侵略、掠夺中国;

扭转贸易逆差。

直接原因:

1839年林林则徐虎门销烟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

侵略权益。

明治维新后强大起

来,也加入侵略中

国的行列。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八国:

英美美俄日法德意奥)

经过

关天培抗英事迹

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俄国在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国家

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旅顺大屠杀

洗劫北京城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随后几年列强掀起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完全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同点

①都是侵略战争。

②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个条约比较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鸦

甲午战争

战争

1842年

1858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

内容及危害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天津》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

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割地

割九龙司给英国《北京》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是“国中之国”,列强策

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危害

赔款2100万元。

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赔款白银4.5亿两

赔款

增加大量赔款。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口通商;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天津》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通商

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北京》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于经济侵略。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拆除大沽炮台及北京至天津的炮台,

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其他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于侵略者对中国经济掠夺

外国公使驻京加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便利了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直接剥削了中国人民。

至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外国控

制清政府和镇压人人民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随后几年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经济侵略

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等方式。

瓜分中国

19世纪末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利益均沾。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熊)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蛙)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虎)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太阳)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美(鹰)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

利益均沾。

影响: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二、抗争史

1.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进行的英勇抵抗

人物或事件

事迹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关天培

鸦片战争,清军爱国将领关天培在虎门率兵奋勇抗英,壮烈牺牲。

邓世昌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抗日

徐骧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徐骧领导义军,英勇抵抗日军(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

天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①开始:

1851年金田起义。

②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颁布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

它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

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9月,太平军击毙华尔(美国)。

⑤性质:

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⑥失败: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⑦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它对外国入侵者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

⑧教训:

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解救中国。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兴起于山东,以“扶清灭洋”为旗号。

义和团运动时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性质),但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笼统排外的色彩。

引起恐惧:

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再失败的原因

①清朝政府腐败无能。

②中国国力贫弱。

③列强军事上占有优势。

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没有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等。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等。

三、西学东渐(探索史)

1.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第二次烟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内外交困

社会基础:

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

代表人物

(洋务派):

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变法图强,以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

自强、求富

A、第一阶段

认识到西方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

1888年,李鸿章创建了一支新式海军――北洋海军。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新式军工企业。

A、序幕:

①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①组织强学会;

②创办报刊:

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

③梁启超:

在《时务报》中提出:

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严复:

翻译《天演论》:

主张变则强、不变则亡。

⑤作用:

启发民智、制造舆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C、开始的标志: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军事: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剪旧军队等。

经济:

设立农工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企业等。

政治:

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B、第二阶段

洋务派认识到中国要强大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各种新式民用企业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

C、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

文化教育:

京师大学堂――新式学府(北京大学)

失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甲午海战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变法失败。

失败原因

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

1、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利益,树敌太多,遭到了极力反对。

2、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采取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3、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

1.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2.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

3.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1.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2.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3.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性质:

既是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

②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

③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④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兴起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后

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