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3951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必修4 示范教案7辛弃疾词两首Word文件下载.docx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

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导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两首词。

我们知道,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为豪放词的发展立下了不朽之功。

但令人遗憾的是,豪放词在北宋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广泛的普及,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无名家,鲜有佳作。

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欲品其文,先识其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大家已经作了预习,我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作者和本词的背景知识。

生 大家好。

这是我精心搜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大家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别对不起我辛勤的劳动。

(笑声)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关于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

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

辛弃疾文武双全,超群绝伦,21岁时率领两千多队伍参加了耿京的义军,在军中任掌书记。

次年,奉命南下见宋高宗,北归时,听说耿京遇害,他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

这一英勇行为影响很大,“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

南归后,他写成《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

练飞虎军,积极作好北伐的准备。

然而终其一生,皇帝怯懦无能,主和派占据着上风,他只能当一些无实权的地方官,还常受朝廷的猜忌,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年之久,壮志未能实现。

满腔悲愤化作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词作,聊且抒发抑郁之情。

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

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

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

杀贼!

”(《康熙济南府志·

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

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悲壮慷慨,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辛弃疾不得重用是因为他的几重特殊身份: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故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复国。

在这种境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

师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作品,请翻开课文《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的朗诵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在课本上做停顿重读记号。

师 示范朗读的确是非常精彩,技巧高超。

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得像示范朗读一样好。

注意把握好朗读节奏和词人的情感。

(展示诵读节奏,学生齐读)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探究学习】

师 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

我们常听一个词叫“登高而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

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人为什么喜欢“登高而赋”?

其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生 有。

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上面风景好,心情也好。

师 说得不无道理。

但不一定因为心情好才吟诗作赋啊,有时恰恰相反呢,心情不好才要抒怀宣泄。

生 因为登得高,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故而很容易生出一些诸如“天地永恒生短暂,宇宙无穷人渺小”的慨叹,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师 说得很有道理。

登高而赋常是因为凭高远眺时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生出慨叹。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否也是属于这种登高而赋的抒怀之作?

生 是。

师 如果是,那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了?

请把课文里描写作者所见的触发了他的思绪的景、物的文字找出来。

生 其实整个上阕都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这些景都触动了作者的心弦。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已把镜头转向赏心亭上的人。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写人的动作,借外在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

师 哦,首先写江,然后写山,最后写人,原来作者的镜头里有水,有山,还有人。

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它们会触动作者心弦,引发他的诗情?

能否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一下?

大家先思考讨论,然后我请几个小组分别来分析镜头里的水、山、人。

(学生热烈讨论)

师 准备好了吗?

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生 我们小组先来吧。

“楚天”的“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于楚国;

“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的“千里”“无际”极言视野之广。

其意为: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整句破空而来,写得境界壮阔,笔力遒劲,气势雄浑。

师 说得很好,对景的分析很到位。

如此气势雄浑的景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触发了他一种悲壮的豪情。

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

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秋景,即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一种莫名的人生慨叹。

何况满怀报国之情的词人呢?

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能不激起词人满腔的报国豪情?

“水随天去”的浩荡之势怎能不使词人热血沸腾?

“千里”“无际”的苍凉秋景又怎能不令词人慷慨悲歌、潸然泪下?

(学生鼓掌)

师 分析得很精彩。

这两句秋景,虽刚起首开篇,但已经蕴蓄了深厚之情。

好,哪个小组愿意接着分析下面的写山之句?

生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

上面的江景非常壮阔,而此处山景则显得秀丽多姿。

不过这都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师 为什么如此秀丽多姿的景色却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生 因为祖国的江山是如此的美丽,不仅有壮阔之美,也有秀丽之美。

但如此美丽的江山,却不能保住,备受外族铁蹄的践踏、蹂躏,词人当然无比忧愁、无比愤恨了。

师 他愁什么,恨什么?

生 愁的是如何保住这大好河山,让它不受外族蹂躏;

恨的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即金人。

师 答得不错。

但作者愁的、恨的仅仅是这些吗?

(同小组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补充)

生 愁的不仅是如何保住这尚未丧失的大好河山,还有如何收复已经沦丧的国土,让百姓不再被外族蹂躏,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恨的也不仅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还有苟安于一隅,不思恢复的南宋小朝廷。

恨的是自己满腔热血,一心报国,却备受冷落,空度年华。

师 很好,这一补充就完整了。

词人接着把自己放入镜头: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这几句中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哪个小组愿意作一下分析?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仍是写景,但同时也是喻情,把自己也放入了景中,写得极其悲凉。

师 怎么悲凉?

生 从刚刚的分析已经知道,看着如此美丽的江山,作者不禁又愁又恨。

仇恨交加的作者

独自一人登上赏心亭,望远凝思,本来就已经够悲伤的了,偏偏又看到落日的余晖照着赏心亭,听到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哀鸣,当然更悲苦伤心了。

师 看来你对作者越来越沉郁悲凉的情感揣摩得很透。

这一句,把说不尽的激愤和悲苦,全浓缩在寥寥十二字里面,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一直为后人称道。

能不能分析一下其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方面的妙处?

(学生思考、讨论)

生 “落日楼头”是眼睛所见,从视觉入手,“断鸿声里”是耳朵所闻,从听觉写出,一见一闻,通过日暮秋景渲染出一种苍凉悲伤的气氛。

而作者在如此苍凉悲伤的气氛中独自登高望远,其悲情就更生动可感了。

整句以有声有色的景色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妙不可言。

师 词句妙不可言,你的分析也透彻精彩。

好,还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作者写的是实景,但这些景都有隐喻,落日残照用来比喻日薄西山、面临覆灭的南宋小王朝;

而不断哀鸣的失群孤雁也正好是诗人的写照。

两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师 分析得很好。

词接着写到了人的动作: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作者为什么要看吴钩,拍栏杆?

对作者当时的这些动作,我们该怎样理解?

生 因为看吴钩,拍栏杆其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

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

师 哦,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生 “吴钩”是吴地所造的一种宝刀,既然是宝刀,就应该作为杀敌的锐利武器,上战场“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

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跟着作者在此处闲度韶光。

所以看着“吴钩”,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无限感慨呢!

因为自己不也正是这徒有锋芒,无处用武的“吴钩”吗?

词人以物比人,把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巧妙地烘托出来了。

胸中满是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却无处倾诉,无处发泄,只好拍遍栏杆,黯然叹息。

“栏杆拍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时急切悲愤的情态。

师 词人写这么多景,无非是为了抒情。

写完景后他喟然长叹:

“无人会,登临意。

”以此收束上阕,此处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

对这一句我们该怎么理解?

(学生思考)

生 “登临意”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是对偏安一隅、风雨飘摇的南宋的深切忧虑,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沸腾激情,是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限悲痛和愤慨。

“无人会”是说当时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人重用自己,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像他一样一心想着恢复故土的同道之人。

表达了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用,难觅知音的刻骨的孤独寂寞。

师 很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

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国家备受外族欺凌,大片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像辛弃疾一样一心恢复中原却壮志难酬,只能把满腔悲愤寄于词间,聊且抒发抑郁之情的人不在少数。

大家来看看这首词: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知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生 岳飞。

师 词中哪一句所抒之情和本词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很相似?

生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两位词人的情感相似,但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太一样,对照一下很有意思。

(师生讨论交流)

生 情感是一样的,都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

不被理解、知音难觅的孤寂和凄苦。

岳飞本是武将,却同样能写词,将满腔悲愤化作荡气回肠的词句,而且苦闷之时“欲将心事付瑶琴”,弹琴遣怀,很有文人之雅;

辛弃疾本是文人,但二十几岁就能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悲痛愤慨时也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愤拔武器,怒拍栏杆,壮怀激烈之状,倒像一个武将。

师 这正说明,两个都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从这句也可看出,南宋并不缺少勇武之将,忠贤之臣,之所以备受欺凌,山河沦丧,主要还是因为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

师 好,刚刚我们分析完上阕,下面我们接着分析下阕。

上阕主要是写景,借景抒情。

那么下阕主要写什么呢?

谁愿意概括一下下阕的主要内容?

生 下阕主要是写典故,用典抒情,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悲。

师 都写了几个典故?

生 三个。

师 借这三个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师 为了更好地理解典故的含义,我在这里对其中的第一个典故做点补充介绍:

在《世说新语·

识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可见他借口思恋故乡莼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并不是真心归隐,而是预见齐王要败,先辞官以保身。

生 哦,我还以为他是第二个陶渊明,是真心归隐,没想到是想明哲保身。

我明白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图了。

这个典故写的是张翰贪恋故乡安闲舒适的生活,辞官归隐的事情。

但作者不想归隐,不以隐居为然,故在此是反用此典故,说:

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风已起,可张翰真的回家了吗?

在这里明言张翰,实指自己。

言下之意是“我”没回家,也不想回家。

张翰因为见到齐王将要失败而辞官,辛弃疾却并不因宋王朝面临危机而隐退。

两人的心胸、境界大不相同。

这个典故表现了怀才不遇的辛弃疾对理想的坚定、执著。

师 词人明知理想很难实现却仍然坚定不移、执著不弃,很是感人。

那么他为什么不肯辞官?

为什么耻于归隐呢?

生 之所以耻于辞官归隐,归根到底是因为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心里始终放不下国家。

这在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里有更充分的体现。

师 哦,能不能具体一点?

第二个典故如何更充分地体现他的雄心壮志?

生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它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明哲保身的张季鹰,也不学只顾求田问舍,为自己打算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许汜。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

像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警醒自己的同时也告诫天下之士:

我们绝不能成为这样的小人。

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

师 你的分析非常透彻,作者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小人。

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已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把矛头指向了现实,指向了某些人,对吗?

生 对。

师 现实是怎样的?

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加以批判?

生 南宋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投降派得势,像许汜一样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太多了。

他们求田问舍,吃喝玩乐,国家却因此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诗人怎能不担忧呢。

所以在此给予了愤怒的责问和批判。

师 作者愤怒的责问和批判能改变现实吗?

生 不能。

师 有雄心壮志却又不能改变现实,作者还能怎样呢。

或许在最后一个典故中可以找到答案。

好,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最后一个典故,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 词人诗中执著于理想,壮心不改,但在自己长期不受重用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最致命的,最令人伤心的,那就是时光的流逝。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

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即典故里感叹的: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

我最忧心的,就是这风雨飘摇之中的国家,然而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空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只看着柳树在不知不觉间又长成十围粗了。

表现了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点。

师 哦?

为什么说这里是作者感情的最高点?

生 上阕主要抒发的是“无人会,登临意”的孤苦愤懑,而在下阕中,前两个典故主要表现的是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

可是,就算有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又能怎样,只能看着白发慢慢爬上双鬓却无能为力;

“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孤独很让人伤感,但尚可忍受,但最难忍的就是“树犹如此”,看着年华一点一点流逝,理想一点一点落空的悲痛。

所以,作者的感情至此已经到了最高点,已经感慨唏嘘,悲痛难忍了。

师 鄙视不顾国事的小人,又耻于辞官归隐,感慨唏嘘,悲痛难忍的作者最后还能怎样呢?

生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最后这位壮志不展、满怀悲痛的作者只能留下英雄泪。

师 “红巾翠袖”指代女子,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词人说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否表明,词人已心灰意冷,放纵于游宴娱乐,寄情于青楼歌妓了?

生 有可能,像这样的例子不少。

比如柳永就是一个。

仕途不顺,便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浅斟低唱”,潦倒终身,死后竟然都是歌妓们一起出钱把他下葬的。

辛弃疾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

能得到歌妓的尊敬和爱戴多少也能有点安慰嘛。

师 或许对别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是辛弃疾啊,看来大家对辛弃疾还是不够了解。

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 我有。

我不认同他们的看法。

师 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我想先问个问题再回答。

师 什么问题?

生 “倩何人唤取”的“倩”是什么意思?

师 “倩”在此处读“qì

ng”,是请求的意思。

生 哦,那就没什么疑问了,词义跟我猜想的差不多。

师 (笑)该你回答问题了。

生 作者唤取“红巾翠袖”,是为了给自己拭眼泪。

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是痛苦之极时撒下的悲苦之泪,是最赤诚的爱国之泪。

对作者的这种眼泪,我们应该同情,更应该感动、钦佩。

一句“红巾翠袖”就认为作者像柳永、杜牧一样,流连于青楼,放纵于声色,是没读透这首词,没读懂作者,是对作者的不敬。

生 是啊。

从“倩何人唤取”也可看出,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作者连个帮忙拭泪的人都没有,最终只能独自悲伤,一个人流泪。

这句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把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堂小结

师 说得很好,行文至此,词人的悲情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我们回顾一下整首词,从写景入手,慢慢渗透情感,层层推进,至结尾而悲情到达极致。

全词气势豪壮,而感情却极为沉郁,体现了不同于苏轼的另一种豪放之风。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品读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无可发泄而寄托于词间的满腔悲愤。

这满腔悲愤历经千年时光的涤荡,仍在人们心头震荡回响。

悲愤的后面,是辛弃疾的词作永远不朽的主题——爱国。

对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来说,品读此词,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下面,我们一起把全词深情地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悲情,同时结束今天的学习。

布置作业

师 回去背诵全词,下节课检查;

同时预习下一首词《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二课时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幻灯片投影一副对联:

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 这是郭沫若为一位著名的词人写的墓联。

大家知道对联中所咏的是哪位词人吗?

生 辛弃疾。

师 很好,上下联分别从什么方面对辛弃疾进行了吟咏歌颂?

生 上联咏的是辛弃疾词坛的成就,赞其能继承苏轼,把豪放词发扬光大;

下联颂的是辛弃疾赤诚的爱国之心。

师 很好。

辛弃疾是词人,也是爱国英雄。

辛词的豪放,是以深厚的爱国热情为底蕴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他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感受了作者壮年时深沉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悲。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晚年时写的一首悲愤之作。

师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

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

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政权的后方,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

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

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

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

他明确断言金政权必乱必亡。

但他又认为:

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

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

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

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待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师 了解了背景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暮年的作者为我们带来的这首《永遇乐·

(学生齐读,展示诵读节奏)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