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393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二十一生活中常见的盐Word文档格式.docx

吸附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CO

CO2

NaOH溶液

干燥

Ag

Fe

稀盐酸

9.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CH4;

②P2O5;

③MgO;

④BaCl2;

⑤HNO3;

⑥NH4HCO3。

A.②③⑤属于氧化物B.⑤⑥属于酸C.④⑥属于盐D.①⑥属于有机物

10.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

(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B.NaHCO3C.H2SO4D.K2SO4

11.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试剂或方法

氮气

氧气

通过灼热的炭粉

二氧化锰

氯化钾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

氯化钠溶液

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过滤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目的

蔗糖、蛋白质溶液

鉴别

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观察现象

KCl(K2CO3)固体

除杂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C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

检验

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13.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

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

NO3-

Cl-

SO42-

CO32-

Ca2+

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

溶、微溶和不溶

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

D.Ca2+、NO3-、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14.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试剂与方法

结论与解释

分离CaCO3和CaO

加水溶解、过滤

CaO溶于水

除去BaSO4中的BaCO3

加稀盐酸、过滤

BaCO3溶于稀盐酸

鉴别NaOH、Na2SO4

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显碱性

检验溶液中的Mg2+

滴加NaOH溶液

Mg(OH)2不溶于水

15.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

NH4HCO3

NH3↑+H2O+CO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16.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加热

C.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

17.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NH4)2SO4、NH4Cl、K2SO4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AgNO3溶液B.Ba(OH)2溶液C.NaOH溶液D.盐酸

18.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1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

(3)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人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97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

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12、Na2CO3

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

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

1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

盐酸

产生气泡

NaOH已部分变质

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

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CO2

向碘化钾、稀硫酸和淀粉的混合液中

加入某食用盐

该食用盐为加碘食盐

20.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21.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资料:

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

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D.只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

NH3↑+CO2↑+H2O

22.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Ba2+、Cl-B.Cu2+、Na+、NO3-、K+

C.K+、CO32-、NO3-、Cl-D.H+、Ba2+、K+、NO3-

2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

A.HCl、NaNO3、K2SO4、Na2CO3B.CuCl2、Na2SO4、KNO3、NaCl

C.NaOH、K2CO3、NaCl、Na2SO4D.BaCl2、KNO3、CaC12、Na2SO4

24.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Cl、H2SO4、NaOH、Ba(NO3)2B.NaCl、AgNO3、CaCl2、HNO3

C.CuSO4、NaCl、KNO3、BaC12D.NaCl、HCl、NaOH、MgCl2

2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除杂方法

NaNO3

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u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通过灼热的CuO

CaO

CaCO3

2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

27.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

(1)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2时,所用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

(2)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3)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选填序号)。

a.搅拌溶液b.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c.加热溶液至100℃

(4)操作2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

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28.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

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

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

(假设难溶物

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l-、Ba2+、Ca2+、OH-七种

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几种,它们分别是 (填

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

(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

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  。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

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

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

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①  

②试管中的上层

溶液仍是红色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9.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A的一种主要用途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B+Na2CO3→C+D  ;

②X+E→I+J  。

3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气体单质,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

(2)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

31.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是三种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B物质的俗名。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

(3)饼干中常添加C物质,其作用是。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2.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某同学经过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并作如下探究:

【猜测】

白色

固体可能是:

①Mg(OH)2;

②MgCO3;

③Mg(OH)2、MgCO3混合物。

【资料】

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实验1】

(1)取适量白色固体,溶于,出现(填现象),则猜测①不成立。

(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无水CuSO4粉末变蓝,则猜测(选填“②”或“③”)成立。

有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应为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

,其不溶于水,加热易分解。

【实验2】

(3)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选填“甲”或“乙”)装置,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

①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1.60g;

②浓硫酸增重0.72g;

③浓NaOH溶液增重1.32g。

则:

x:

y=。

【延伸】

(4)将该碱式碳酸镁长期浸泡在浓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Mg(OH)2。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

a.分解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c.生成的气体稀释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33.某化学兴

趣小组在学习盐的知识时,发现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很相似,他们想知道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也生成二氧化碳,于是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出现现象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生成二氧化碳,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

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

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明显增加,于是他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小刚的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小钰的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伟的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

【实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小伟的猜想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小刚的猜想不成立

小钰的猜想成立

【拓展】小钰想进一步验证溶质中的氢氧化钠,如果她重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中需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①氯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酚酞溶液

34.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

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

(Na2SiO3)的流程如下:

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问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

(2)检验“洗涤a”已洗净的方法是。

(3)“酸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35.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E为常见的碱,F常作食品干燥剂,M为石膏的主要成分。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

C,F。

(2)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3)能体现明代《天工开物》中“煤饼烧石成灰”的反应是(选填反应序号)。

(4)工业上可用B和H合成乙醇(C2H6O),反应中B和H的质量比为。

36.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化学》下册77页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

联想到实验室检验CO2时,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小组决定用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BaCO3难溶于水且是白色固体。

(4)Na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质有NaOH、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

几滴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

(1)和

(2)

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

并说明理由

(2)将实验步骤②剩下混合物进行(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

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步骤②中所称量的溶液质量的十分之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约为()

A.4.26%B.5.38%C.3.43%D.10%

【反思应用】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时,如果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

请你描述一下:

37.有一包固体,可能由KNO3、BaCl2、NH4Cl、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化学小

组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Ⅱ中无气泡产生,且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产生的气体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无色溶液C中阳离子的符号为

38.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Na2CO3+M→NaOH+N,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组成看,Na2CO3、NaCl均属钠盐,NaCl溶于水显中性,但Na2CO3溶于水显碱性。

请完善实验方案,探析上述性质差异的初步原因:

实现现象

取适量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振荡

Na+和Cl-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取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②

39.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做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钠、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1)步骤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Ⅱ取步骤I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

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同时确定了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并写出了步骤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小组同学利用步骤I所得的滤液继续探究。

【讨论猜想】小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做出了多种猜想,其中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的猜想分别是:

猜想一:

猜想二: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下方案来证明诸多猜想中猜想二成立,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现结论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通过以上探究,最终确定了白色粉末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