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论文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高…………………………………………(8)
3.5公司制度缺陷…………………………………………………………(8)
4构建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对策
4.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诚信的社会环境…………………………(9)
4.2健全制度法规,完善监督职能………………………………………(10)
4.3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及约束机制………………………………(11)
4.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12)
4.5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作用……………………………………(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建设
现代社会要求以和谐为主,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种资源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各种社会事物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我国所要求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应该存在欺诈失信的行为,这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可是在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出现会计失信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会计这个行业。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行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就有必要对会计诚信进行系统的论述。
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的著名公司财务欺诈案,国外的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和法国的威旺迪等国际大公司相继曝出假账的丑闻,国内的如从深圳原野、北京长城、琼民源事件到蓝田股份、东方锅炉、大庆联谊、红光实业等一大批企业造假上市等等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会计失信是会计职业道德面临巨大的危机,是会计诚信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在和谐社会创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会计诚信出现的问题,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首先会计失信会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
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会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朱镕基曾指出,会计造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
其次是危害公平公正原则。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
争的规则是公开、公平、公正,用以规范竞争者的行为活动,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弄虚作假,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导致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规范,竞争不公平,迷失方向,危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再次是危及诚信友爱的社会关系。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个人信用制度,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
而在现代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个人诚信是基础。
会计的失信,一方面可以说是企业的失信,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个人的失信。
而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要对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所要创建的诚信体系有着系统的了解。
一、和谐社会及其诚信理念
1、和谐社会的含义及特点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共产党人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阶段。
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致力于创造的一种社会状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
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
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诚信必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各种关系的的交往,正是依靠诚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2、和谐社会的诚信理念
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中的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诚信理念。
诚信是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基础。
对社会成员来讲,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素质;
对全社会来讲,它是社会良性运行的价值取向;
对市场来讲,诚信是规范经济秩序、建立市场信用制度的道德保障;
对政府来讲,诚信是实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有效途径。
从这里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中诚信所起的巨大作用。
我们来看诚信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准则。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友爱是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灵魂。
在诚与信的关系中,诚是信产生的基础和原因,自己以诚待人,必然获得他人的信任。
同时,信是诚的具体表现,信体现诚。
而不诚信的态度与作为势必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因此,在全社会中,加强诚实守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因为人际信任能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第二诚信是建立市场信用制度的道德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诚信也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
也就是说,诚信社会的形成,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是诚信经济的形成。
所谓诚信经济是指诚信作为一种资本(即信用资本)来参与市场运作的经济,当诚信资本能成功地实现其价值增殖时,诚信经济即告产生。
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会计诚信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会计行业的诚信作用,不仅在于其对社会的一种承诺,更是和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思想体现,和谐社会的六个内涵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而会计的和谐包括会计制度的和谐,会计诚信的体系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它只有融入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才能得到发展。
会计诚信、会计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会计诚信,是以人为本,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仅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通行证,更已成为现代市场稳固发展的基石。
当代世界500强之一的著名企业———海尔集团首席总裁张瑞敏在谈到海尔集团成功创业的经验时,首要的一条就是诚信。
他说:
“诚信对我的企业乃至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而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会计诚信既是名誉,又是财源,更是一种无形资产。
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会计诚信的建设至关重要。
1、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财经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信为本,无信不立。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特别是会计工作要讲诚信。
诚信是一个会计人员的立足之本,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之魂。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营行为,创建诚信、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经营文化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问题。
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则是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的根本。
2、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商无信不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会计诚信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往的首要信条。
事实证明,只有切实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高经济交往的信用度,才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竞争中赢得信赖、抢占先机。
同时,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对于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质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发挥好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诚信体系重要措施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促进全社会风气好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举措,其中的本质要求就有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达到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会计业作为诚信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不断致力于会计诚信建设,但是会计诚信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
会计诚信就是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应该说,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行业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和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尤其“诚信”二字具有更重的分量。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文明的今天,局部领域由于受利益驱动而出现的会计造假、不讲诚信的问题,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
所以,完善会计诚信体系,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构筑起良好的互信关系,加速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
会计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思想体现,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而会计的和谐包括会计制度的和谐,即秩序和法制的统一;
会计目标的和谐,即理想和多元的统一;
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的和谐,即公平和诚信的统一,合作和宽容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因此,会计诚信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它只有融入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才能得到发展,而和谐社会也将得益于会计诚信不断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创建过程中,会计人员更要树立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
三、当前会计诚信中的不和谐因素及其成因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
这些不仅仅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会计行业的立足之本。
正如我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所言:
“立信,乃会计之本。
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会计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
真!
会计的衰亡也是一个字:
假!
尽管会计诚信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如此重要,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事实,当前会计行业正面临着一场“诚信危机”。
据我国财政部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达37.6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在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
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9.43亿元。
可见会计造假愈演愈烈。
这些都与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认为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和个人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计失信的直接动因是利益的驱使。
对企业而言,会计造假之所以频繁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要获取最大利润。
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能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对个人而言,表现为对金钱的崇拜和贪婪,他们的目的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时,他们才会诚信。
而现在会计失信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收益,比如企业负责人有可能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会计人员可能会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
比如作为监管重要一方的会计师事务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往往迎合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
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会计行业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的会计法规以及会计的计量方法都还不尽完善。
比如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
会计信息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
再比如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因此,会计估计与判断事项越多,主观成分越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就越难保证;
另外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也会引起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还有则是会计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会计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分离的,所有者对于企业状况的了解程度不可能比得上经营者,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正是这一系列的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失信的出现提供了制度漏洞。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
加上我国目前市场机制也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3、审计监管力度不够
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法治,对于一个行业的公正性需要有机构来进行监管,注册会计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
注册会计师被人们称作“经济警察”,是因为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
不论是安然事件,还是银广厦事件,都昭示着审计的失败,而这都与审计监管独立性问题相关。
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誉为最超脱、独立性最强的审计,因为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
最为突出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由管理当局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
在代理条件下独立审计的委托人只能是股东,而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由管理当局代行了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
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支配下的公司活动和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由管理当局支付审计费用,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可想而知。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
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削弱,从而对经济活动的监管不力,使得会计的结果真实性缺失。
比如安达信的审计失败的案例。
安达信会计公司作为全球五大国际会计公司之一,对“安然”、“世通”的巨额会计造假浑然不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达信在为安然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且咨询业务的收人远远高于审计业务。
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地位的独立性就很难得到保障,企业经理人掌握着会计人员的命运,甚至操纵会计人员做假账。
在安然公司,曾经有一名财务分析人员,发现了“安然公司的财务疑问”而质疑其财务的健康性,却遭到解雇。
会计监管失灵,其他监管很难发挥作用,会计诚信缺失就难免。
而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审计独立性的削弱,使得监管无力,会计失信大范围出现。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高
我国的道德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会计道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会计道德是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的范畴。
人既有同情心的利他行为,又有私利心的利己行为,它们交融在一起,表现出时强时弱,时隐时现。
重塑会计道德,必须要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只强调,“经济人”的法制建设,也不能只针对“道德人”强调自我约束。
会计人员道德水平高低,既受家庭教育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会降低道德水平。
我国会计人员利益不确定性及不对称性,造成一些会计人员要么急功近利,要么铤而走险,严重失信。
亿安科技、中科创业的各种问题及德阳会计师事务所作假案已广为人知,无一例不与经济利益有关。
会计道德建设应注重重奖励和严惩,对守德之人,应该奖励,对不道德的人从严惩罚,否则诚信缺失很难避免。
5、公司制度缺陷
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的企业改革要求提高,特别是国企的产权问题。
而大部分的公司在自我的制度设立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
我国大多数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比如我国的证券公司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设置及相应关系的界定上有很大随意性。
董事长的身份界定模糊,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往往分工不明,有的干脆一肩挑。
同时,作为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控股的证券公司,由于国有资产代表缺位等原因,“三会”的设置形同虚设,致使董事会大多流于形式。
监事会往往只是形式地设立一个办公室,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职能部门对财务状况、董事及经营层进行监督,却承担起党务、行政等“份外工作”。
在这种权利制衡的真空状态中,公司实际经营决策大权仍主要由公司高管人员掌握,造成部分公司信息不透明,内部人控制和操作不规范等弊端。
公司的经营决策也不能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
此外,在股权结构中也形成两个极端:
一方面“一股独大”,大股东控制经营管理层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甚至直接委派经管人员,显而易见地构成了对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另一方面,一些公司特意将股权结构设计得过于分散,单个股东拥有的比重都不大,即使最大股东持股也不到10%,反而削弱了股东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约束作用,强化了经营层对公司的控制力度。
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也为会计失信滋生培育了土壤。
可以预见这样的制度正是大量会计失信案件频发的关键因素。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会计诚信的对策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诚信的社会环境
会计诚信同社会诚信一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
同时会计诚信需要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如同优质的种子,需要沃土、阳光、雨露一样,会计诚信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来烘托。
倡导这种氛围的主体应该依次为国家、社会、百姓。
作为国家,要创造一种让败德失信者受到惩罚,诚实守信者受到鼓舞的规则。
作为社会,要营造捍卫公众利益,履行反腐义务,播种诚信法则的风气。
作为个人,要有为捍卫会计原则,尽自己应尽的本份。
会计诚信需要成熟、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和约束。
保护,是要运用法律的公正来支持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为会计诚信撑起一把挡雨伞,送上一件御寒的衣衫。
约束,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和推行“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
从整体上说,应该在全社会开展持久的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要创造一种让败德失信者受到惩罚,诚实守信者受到鼓舞的规则。
在条件许可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诚信信息系统,建立能够在全社会查询的公民个体、单位集体和法人的诚信档案,让社会共享,为社会总体诚信水平的上升提供条件。
从个体上说,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特殊参与者,肩负着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任务。
因此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是致力于创建优良的社会环境的关键。
实施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会计诚信建设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之中。
加强诚信教育,净化诚信环境。
提高全社会对会计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全社会“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理念,重视舆论监督作用,对诚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缺失会计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曝光,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只有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才能净化会计诚信建设的外部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平台。
打造信用政府。
政府作为掌握公共权力者,享用和支配着纳税人的钱,实质上和纳税人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关系,要守契约、讲诚信,切实为纳税人谋取利益,严厉打击各类不诚信行为,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提高政府信誉度。
当社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信用体制,对会计诚信的推动无疑将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而职业道德的建设也会在这种社会诚信的环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健全制度法规,完善监督职能
会计道德与会计法律互为补充,相互依赖。
一般而言,会计法制越健全,人们不讲诚信的成本就将越大,人们必然就越讲诚信;
反过来,社会诚信化水平越高,会计制度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约束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给失信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制定会计诚信的管理法规,强化会计立法的权威性和惩戒性,同时,还要依法严惩违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