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32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docx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学生预防毒品教育教案

松河中学夏丽君

 

课题名称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科 目

毒品预防教育

年级

八年级(3)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室

多媒体教室

学情分析

《毒品预防》属于禁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必须要具备一些充足的法律知识和公安专业知识,特别是毒品知识。

对于中学生来说,毒品预防属于没有接触过的课程,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一些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毒品预防教育的基本知识、毒品滥用的基本现状,掌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在中小学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方法程序;学会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参与性方法和技能;熟悉和掌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基本方法,了解和学会对毒品预防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熟练掌握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技能。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针对《毒品预防》的特点集中精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好相关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学会具体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毒品的危害,思考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 专题教育的形式。

(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

(2)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方法:

①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②注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③随时注意介绍禁毒工作的一些新的信息。

④充分运用好实际案例。

⑤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班级教学的特点组织好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毒品的危害。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 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

2. 毒品的种类。

教学资源

1.一盘影片光碟:

《黑白记忆》。

2.一台放映机。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案例讲述,导入新课。

(一)以往青少年吸食毒品案例讲述.

1、案例讲述。

  2、展示吸食毒品带来的危害的照片。

  3、播放影片。

(三)教师提问。

听完以上的案例、看完以上的照片和影片,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四)学生回答。

教学活动2

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幻灯播放)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

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

  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

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

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

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

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

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

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

由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

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现简介如下。

  鸦片又称阿片。

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

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

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

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

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

此属违法犯罪行为。

  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

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

  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

  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

教学活动3

师生互动,交流对话

一、话题:

1.对好奇的事就要去尝试,是对的吗?

2.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运用学过的相关法律条款,分组谈谈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吸毒、如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提出疑问,进行探究。

三、教师与学生对话  

学生将在小组中交流未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探究。

四、讨论目标与结果

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

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5.引导学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教学活动4

教师总结,

虽然家长及学校时刻都在告戒孩子远离毒品,但青少年是吸毒的危险人群已经是个事实(详细)。

虽然有发生被强制或欺骗的情况,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得保持警惕!

青少年的好奇心是创造力及青春的表现,但在毒品上的好奇就象你想尝试火车从你身上压过而你自以为没有事情或从高楼上跳下去也没有事情一样,如果你确定上面这两种方法都相当危险,你都不能尝试,那么,记住,对毒品的尝试就象做以上事情一样,只不过你跳楼以后是在“慢放”,可能是几年你才落到地上,但一样可以摔得很扁。

曾经有个戒毒医生,看到很多努力白废以后,想确认毒品是否真的就无法戒断,自己做了尝试,虽然他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但他同样为社会创造了一个病人,而无法自治。

你这样来想象,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你强制自己不吃饭(绝食),没有什么原因,你看你能坚持几天,而如果是毒品上瘾,可能是你饥饿时对食品渴望的10倍,而这个时候你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饭吃!

总之,你可以对很多事情有好奇心,生命,科学,艺术,异性,体育,但不要对毒品有好奇性,更不要尝试,这种念头想都不要想!

控制自己不去好奇还不够,你周围的社会埋伏的危险可能就在你楼下,你上学路上,你原来的同学中间;虽然吸食香烟是大多数国家都不违反的行为,但香烟的确也是一种毒品,只是没有海洛因那样恶劣,但危险有时也是在这里面的,连缉毒警察也有这样被人陷害的,不要去尝试这种运气;当然,如果你不幸已经成了烟民,而且还自认为不能断掉,那你要小心,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的赠烟,一千次赠烟中,只要一次,可能你的人生轨迹就不是你意料或你能主导的;长期不见的原来认识的人的烟也不要接受,说不抽烟的理由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如果认为你不接受敬烟而对你进行抱怨的人,你就更要小心了!

(注意啊,可能每栋楼都有一个毒品成瘾者)上帝没有分给大家相同的智商,但做聪明的事情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可以保持友情,但不要保持义气;电影中的江湖不是你身边的事情。

注意与什么人往来,与什么人不往来,简单的选择是你选择人生道理的第一步。

不要与以下人员往来:

①社会上的老大或他周围的人,不成为他们的朋友比成为他们的朋友要难得多

②经常逃学、打架的人,他们不会给你实质的帮助的,即使你赢了某次斗殴

③很早就吸烟,而且以此表现与同龄人不一般,与如此弱智的人在一起,可能表示你比他更弱智

④通过你的某个小错误而以此要挟的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父母是你在世界上最亲最可靠的人,说实话改正错误是你最好的选择。

教学活动5

播放影片《黑白记忆》

教学反思

本次课是在一种轻松、自由、严肃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和以往惨痛的例子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吸毒者有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

究其原因主要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犯罪分子利用欺骗的手法引诱青少年吸食毒品:

利用青少年对毒品缺乏认识,引诱好奇心强的青少年吸食。

2.青少年受歪曲思想误导:

认为“一两次不会上瘾,吸毒治病,吸毒减肥”。

3.很多青少年开始吸毒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4.有些青少年心理素质极其差,一旦生活受挫,精神空虚就会受毒品贩子的诱导。

5.甚至有些人把吸毒看作是“人生最高级的享受”,是追求“时髦”,“新潮”的表现,是一个人有“派头”的象征,也是结交朋友的最佳交际手段,他们往往是在“不求长寿,只求享受”等错误言行的影响下,轻信“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能够控制自己”而迈出第一步,等到吸毒成瘾,悔之晚矣。

禁毒教案集

远离毒品

共创和谐社会(适合主题班会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特别是了解目前的一些新型毒品,知毒方能拒毒。

2、能力目标:

通过观看江苏省禁毒委的《防范新型毒品宣传资料》的片段,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憎恨吸毒、贩毒的行为,自觉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

知道毒品伤害人的心灵,摧残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灾害。

【教学难点】:

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教学手段】:

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观看《防范新型毒品宣传资料》,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学生能对毒品的一般知识、特别是当前的新型毒品有一些常识性的了解。

2、师生互动:

通过观看影片,大家对究竟什么是毒品是如何认识的?

毒品的种类有哪些?

请尽可能列举出来。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毒品包含了很多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多媒体——列举常见毒品图片2、毒品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毒品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