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赛参考题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三、
D.四
9.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0.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1.“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
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
A
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
③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14、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B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15、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C
A概括性问题性相对性
B概括性特殊性相似性
C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
1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
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17、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B
)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18、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bcde
)。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二、填空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实践__、自主探索_与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和情感与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5、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
第一是实用知识;
第二是学科知识;
第三是
。
推理知识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
”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交流?
学习。
1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
的发展。
1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
教学。
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15、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
的重要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
16、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
17、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18、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19、学生是数学的
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
者与合作者。
20、(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三、分析说明题
1、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3.有人认为: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
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
4、为什么要将数学课程生活化?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前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分数的意义”感触颇深。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这样一节概念课教师在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教学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单位“1”的理解。
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
师:
如果老师叫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片、毛线、4个小女孩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
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
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
平均分。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
生连忙补充:
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
你们觉得他补充的对吗?
他为什么要补充?
他前面没有平均分。
我把4个女同学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
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
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
请大家想想,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或不同的地方?
都是平均分。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分的对象不同。
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
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女同学中的一个,8根火柴棒中的2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来表示?
(1)师:
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
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
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
教室里的所有老师。
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
像这些整体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教师板书:
单位1)。
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
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
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这样的话要把这个“1”与自然数的1要区别,你们觉得我们最好怎么处理?
给它加个引号。
我们把刚才的那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说说他们中的一个或一盏可以表示出那一个分数?
【评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常规性的观摩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给我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
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
在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
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的,用概念自身的魅力及教材的内在智力因素让概念学习也有一定的开放度。
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选一选、分一分,折一折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表示的意义,再通过比较一个图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等一个整体和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一些群体,认识和理解单位“1”,教师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同时去区别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不同,从而教师突破理解单位“1”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单位“1”的动态变化、分数与所对应的量之间的联系、“平均分”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分数基本性质的渗透。
又如“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
”“可以表示那一个分数?
”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
也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概念的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一个圆形图片,一根1分米长的毛线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来表示,再过渡用整体来表示。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
”列出算式:
5×
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
①(5+)×
(2+)②5.8×
2.5
③×
,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
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
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
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
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
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
“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
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
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
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
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
3、案例描述
师:
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
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
3.2+11.5=?
师:
(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
(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
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
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
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
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
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
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
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
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
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
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
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
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
“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
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
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
“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老师问道:
“是8克吗?
”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
“它的重量是85克。
”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
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
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
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
4+1=5。
生2:
4和1组成5。
为什么用加法?
(无人举手)
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
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略)
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请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
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用加法。
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
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有不同的想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
生3:
心里想的。
生4:
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
生6:
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在心里怎样算?
先数几?
生7:
先数4。
再数几?
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
”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
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
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
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
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
”呢?
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
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
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
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
调:
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
改:
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
增:
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
组:
重组教学内容;
挖:
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
“4+1=5,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
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
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
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