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大家章振邦谈中学英语中的语法问题Word下载.docx
《语法大家章振邦谈中学英语中的语法问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大家章振邦谈中学英语中的语法问题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点语法,就好像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找到了向导,它会带领你顺利地入门,升堂入室,渐入佳境。
有些人多年学英语,却老是在原地踏步不前,像是一锅“夹生饭”,怎样也“煮不熟”,这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没有入门,无法前进,这里也显示出学点语法的重要性。
二、要联系词汇来学习语法 任何一种活的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语法和词汇的体系:
语法赋予语言以结构形式,而词汇则通过语法结构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因此,语法和词汇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特定的语法结构往往要求某种类别的词与之匹配,如果用错了词,尽管语法结构没有错,仍然是个病句。
比如可以说:
○Bepatient.请耐心点。
○Don’tbeimpatient.别不耐烦。
○Pleasebecareful.
请小心点。
○Don’tbecareless.不要粗心大意。
却不可以说:
×
Bepretty.
Don’tbe
hungry. 同是“动词be+
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为什么前者对,后者错?
因为在这种类型的祈使句中,形容词必须是“动态的”,而不可以是“静态的”。
动词的使用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可以说:
○Ihavebeen/stayedinBeijingforthreedays.我来北京已经三天了。
IhavecometoBeijingforthreedays. 为什么?
因为在表示持续一段时间的句子里,只可以用静态动词或者表示持续动作的动词,而不可以用表示一次性动作的动词。
同样地,我们可以说:
○Ihaveownedthishousefor20years.我买这幢房子已有20年了。
Ihave
boughtthishousefor20years. 有时同一个词用在同一句中,只因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以致全剧的意义完全改变。
例如:
Youshouldspeak
naturally.
Naturally,youshouldspeak. 副词naturally在第一句中出现的句尾,是方式状语,全句的意义是,“你发言应该自然一点儿”;
在第二句中,naturally出现在句首,而且用逗号隔开,是评注性状语,表示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的态度,全句的意思是,“当然了,你应该发言”。
又例如:
Idon’tthinkhewillmeetyoupersonally.
Personally,Idon’tthinkhe
willmeatyou. 前一句的意思是,“我认为他不会亲自接见你。
”后一句的意思是,“我个人看来,他不会接见你。
”又例如:
Hegavemealiftkindly.
Hekindlygavemealift.
前一句的意思是,“他好心地让我顺便搭他的车。
”后一句的意思是,“他真好,让我顺便搭他的车。
”这句话相当于Itwaskindofhimto
givemealift. 以上诸例都说明词汇和语法的密切关系,如果脱离了词汇,空谈语法结构,往往就难以讲深讲透。
这也说明《新编英语语法》联系词汇意义来讲语法,划分“动态动词”与“静态动词”、“动态形容词与静态形容词”等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来学习语法 我们学习语法就是要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但是我们造的句子不仅要求语法结构是正确的,还要求所造的句子在一定上下文中是恰当的,这就是“正确性”与“适合性”的问题。
我们知道,没有存在于真空中的句子,任何一个句子都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
比如有人问你:
Wheredoyoucomefrom?
你是哪里人?
你回答说:
I’mastudent.我是学生。
这就是适合性问题,这个答语的结构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它用错了地方,答非所问,从而不能达到交际目的。
英语中有一些语法结构可以这样那样地转换,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只能用其一种,不可以随意转换。
比如在“主语
+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的句子中,从语法结构上看,间接宾语的位置可以前后移动:
Hegavemeawatch.
→He
gaveawatchtome. 这两个句子都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你只能用其中的一种形式,比如问句是:
Whatdidhegiveyou?
你的答语只能是:
Hegavemeawatch.(或者Awatch.) 如果问句是:
Towhomdidhegiveawatch?
你的回答只能是:
Hegavea
watchtome.(或者Tome.) 又如在“主—动—宾”结构的句式中,主动句通常可以转换为被动句:
Thehunterkilledasnake.
→Asnakewaskilledbythe
hunter. 这两个句子都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若上文是:
Whokilledthesnake?
你只能用被动句:
It(Thesnake)waskilledbythehunter. 如果上文问的是:
Whatdidthe
hunterdo?
你只能用主动句:
He(Thehunter)killedasnake. 联系上下文学习语法,不仅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适合性,而且还可以通过上下文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即交际功能。
要知道,一个句子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是一回事,同一句子在一定交际场合中能起什么样的交际作用则是另外一回事。
同一类型的句子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可以有不同的交际功能。
比如一般疑问句并不一定都是向对方询问情况,它可能是一种请求:
Couldyoulendmeahand?
请帮我一把。
也可能是表示款待:
Wouldyoulikeacupof
tea?
请喝茶。
可能是一种警告:
Doyouknowthereisastrongcurrenthere?
这里有急湍暗流(要当心)!
也可能是一种威胁:
Doyouwantapunchonthenose?
当心挨揍!
所有这些交际功能都只有在一定上下文和语境中才能判定。
四、要联系语音语调来学习语法 如前所述,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语法和词汇的体系,这也就是说,语法和语音天生就是绑在一起的。
比如调型的改变往往引起语义的改变,例如陈述句通常是以降调收刹,如果词序不变,而将调型变为低升调,句子便成为疑问句:
Hegoestoschoolateight.他8点上学。
(陈述句)
Hegoestoschoolateight?
他8点上学吗?
(疑问句) 调心位置的移动,也会直接关系着整个句子的意义:
SusancanspeakChinese.
苏珊能讲汉语。
(语义重心在“汉语”上。
)
SusancanspeakChinese.苏珊能说汉语。
(语义重心在“说”上,言下之意:
她写得不好。
)
(语义重心在“苏珊”上,言下之意:
别人不能说。
关键词的重读与非重读,也往往引起语义的差异。
比如英语里有一些以there开首的句子,其中有的是倒装句,有的不是。
there如果重读,在句中作地点状语,那便是倒装句:
There//isourcar.我们的车子在那儿。
There//comesthebus.公共汽车来了。
如果there非重读,读作//,在句中作引导词(又叫“形式主语”),那就是“存在句”,是一种正常词序。
There//
isacaroutsidethedoor.门外有一辆轿车。
There//standsachurchonthehill.
山上有一座教堂。
因此,我们学习语法决不能忽视语音语调的作用。
五、学语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学习一门外语,靠的是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在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学点语法,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向导,它能引你入门,引你入胜,自觉地按照语言的基本法则把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逐步推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学语法毕竟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学生学语法只要树立了清晰的语法概念,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法则就够了,而不必过多地纠缠在语法条条中以致影响听力的灵敏性和口语的流利性。
凡事都应该有个度,好事做过了头就会变成坏事,学语法也是一样,中学生学点语法有好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就应该适时打住,以便把精力集中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
这就好比游览名胜,不要在一个景点里盘桓过久以致耽误了许多其他景点。
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外语作为交际工具,其中学点语法仅是作为入门的向导,并不等于掌握了英语的全部。
英语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语法规则所能涵盖的项目外,还有大量的习惯用法,不是语法规则所能解释的,比如为什么可以说:
○Heissointelligentaboy.
Heisasointelligentboy.
为什么可以说:
○Heisnotanintelligentboy.
○Heisanotveryintelligent
boy.
Heisanotintelligentboy.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习惯用法问题,不是语法规则所能解释的。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还要掌握大量的词组动词,他们都是一些固定搭配,比如blow
out(爆发),blowup(爆炸),lookafter(照顾),lookinto(调查),comeacross(碰见),come
by(得到),carryon(继续),carryout(贯彻),takeover(接管),take
to(爱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据说英语里头有18个常用动词,用他们的搭配关系可以表达各种思想,这也不是语法所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还要提一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要学好一门外语还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在与外国人交际中,要学会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受本国风俗习惯的干扰。
比如我们中国是个尊老敬老的社会,遇见老人问一声“您多大年纪了?
”这是表示尊敬,如果对一个西方人这样问,人家就会感觉不快。
又例如中国人遇见邻居打招呼常问道:
“吃过饭了么?
”如果对方是个西方人你这样问,人家就会误解你是否要请他吃饭,这就没有达到交际目的。
此外,在交际场合中我们还要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些也都不是几条语法规则所能解决的。
讲到这里,我本人好像也是一个“语法淡化论者”了,绝对不是。
我认为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不可以“淡化”,更不可以“取消”,而是应该很好地“革新”语法的内容,改进语法的教法,使语法成为培养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又不过度地偏重语法分析,影响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说,学语法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