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258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1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 2.docx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博爱教育》2

博爱教育

 

 

 

 

 

前言

“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新教育实验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朱永新老师的带领下,全国各地有许多学校老师都加入到了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新教育的教育目标,也是所有老师的最终目标。

可是,现在有好多学生在学校过得并不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

他们中有的学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十分厌恶学习,有的同学在班经常违犯纪律,有的甚至成为了所有老师不闻不问的“问题生”……

学生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之所以不能快乐生活,不能健康成长,并不是因为学校条件不够好,现在大多数的学校条件都非常好了,高楼大厦,网络多媒体,一应俱全;并不是因为老师不够努力,现在的老师每天都在学习充电,责任心很强;并不是因为家庭不重视教育,好多家长不惜花上全部家当到城市中买房子,赢得孩子进城上学的机会。

那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学校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呢?

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优越了,反而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爱了,感受不到爱,也就不懂去回报爱,没有博爱之心。

孩子为什么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孩子为什么就是贪玩不学习,孩子为什么和老师对抗,孩子为什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孩子为什么对破坏卫生和损坏公物习以为常,孩子为什么对损坏学校形象而无动于衷,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博爱之心。

所以,所有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先有博爱教育,先要教会学生去感受爱,并学会回报爱。

孩子有了博爱之心,很多教育中的头疼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调皮的孩子,会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好形象变得听话,厌学的孩子会因为想到辛苦的父母而学习,损坏公物的孩子会因爱校而爱惜学校的一切……幸福教育,健康成长,水到渠成。

孩子快乐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前提是要学会感受爱,要深刻地领会到自己是一个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的孩子。

感受孩子只有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爱,才能倍感幸福;也只有孩子感受到了幸福,才能懂得去回报爱;只有明白应该去回报爱,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求知,达到健康成长,得到最好的发展。

 

 

 

本册主编:

 

 

编委会

主任:

 

 

 

 

 

目录

第一部分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单元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中

1、壮丽的山河………………7

2、光荣的历史………………8

3、走向富强…………………10

第二单元家,永远的幸福港

4、伟大的父爱和母爱………13

5、我的爸爸妈妈……………14

第三单元快乐的童年

6、美好的校园………………16

7、师爱如水…………………18

第二部分因为爱,所以爱

第一单元自尊自爱

8、自爱是什么………………22

9、怎样自爱…………………24

第二单元报得三春晖

10、珍贵的孝道………………26

11、爸爸妈妈,我爱您………28

第三单元母校,我爱你

12、母校,你给了我很多……30

13、母校,爱你我才这么做…33

第四单元祖国,母亲

14、爱国,每一个人的义务…36

15、祖国,爱你我会这么做…37

 

第一部分

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人只有感受到世间的爱,才能谈得上幸福,只有感受到了爱,才能建立起远大理想和报复,只有感受到爱,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要想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发展,先要引导孩子去感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幸福的源泉是得到爱。

第一单元生活在祖国怀抱中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亲的怀抱中。

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祖国母亲给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自己伟大的祖国母亲。

祖国母亲给了我们广阔的蓝天,给了我们雄伟的高山,给了我们滔滔的长江黄河;祖国母亲驱逐出了帝国主义列强,给了我们安定的家园;祖国母亲甩掉了贫穷的帽子,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总之,没有祖国母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第一课壮丽的山河

引导学生,简单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祖国有多么的美好,从而让学生懂自己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国家中,是祖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生活在碧水蓝天当中。

教学过程

(一)播放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视濒,让学生通过观看视濒,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播放我国资源丰富的视濒,让学生通过观看视濒,了解祖国的资源丰富。

(三)学生自己拿出自己搜集到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视濒等,并且边展示,边介绍。

(四)播放外国环境恶劣的视濒

(五)观看视濒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思考,想想我们的美好的生活家园是谁给的?

(六)作业:

课下学生继续搜集有关祖国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好。

第二课光荣的历史

了解祖国近代光荣的历史,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是祖国给予我们的。

了解了祖国的光荣历史,认识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激发起孩子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近代史。

文章一:

《狼牙山五壮士》

文章二:

《小英雄雨来》

文章三:

《董存瑞》

文章四:

《七根火柴》

(二)观看抗记录片,了近代史。

短片一:

《南京大屠杀记录片》

短片二:

《百团大战》

短片三:

《黑太阳731》

(三)交流看了文章和短片后的感受。

学生互相讨论。

思考问题:

文中的战士和英雄为什么那勇敢,为什么能舍生取义?

他为了什么?

(四)播放现在美好生活的短片。

生活场景一:

校园生活

生活场景二:

孩子和父母出去游玩

(五)播放现在处在战争国家中的孩子的生活短片。

短片一:

伊拉克生活现状

短片二:

叙利亚生活现状

(六)学生看后交流感受。

想想学生其他国家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幸福的生活?

再对比一下自己现在生活,想想我们应该感谢谁?

(七)作业

每人写一篇反思,思考祖国给了我们什么?

第三课走向富强

我们生活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度里,我们的祖国母亲一天天强大起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日益强大的中国,倍受世界各国的注目。

中国不再东亚病夫,不再闭关锁国,再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认识自己的祖国的强大和富裕,孩子会更加自豪。

教学过程:

(一)播放短片,让孩子了解自己祖国的飞速发展。

短片一:

《现代化农业》

短片二:

《现代化交通业》

短片三:

《现代化建筑业》

短片四:

《20XX年阅兵式》

(二)学生交流。

看完短片后,学生一定会有很感受,心里一定会有很多话说,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真正认识自己的祖国有多么的强大。

(三)身边的变化。

祖国变得强大后,我们的生活会什么变化呢?

学生一定会有所发现。

让学生谈近几年周围生活的变化。

(四)认识身边的变化。

1、家乡的交通有什么变化?

主要是交通工具和道路。

(1)交通工具:

去市里有很多公交车了;上学有了校车;滨州又新通了火车,在滨州还能坐上飞机,也能坐上轮船,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高铁。

(2)道路:

每个村子里都新修公路,我们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还又新修了济东高速公路,济东铁路,沾化还有飞机场,无棣还有海港等

播放滨州发展的短片。

2、家乡的房屋有什么变化。

学生先说说自己家乡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再说说学校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再播放滨州旧貌的短片。

3、家乡生活的变化。

学生说说父母看病时,在医院里能报多少钱。

学生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每个月从国家领多少养老钱。

(五)学生思考:

是什么让家乡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

老师引导,这些变化都是祖国强大的结果,都是伟大的祖国给的。

(六)回家继续寻找祖国还让我们的生活在哪里有了变化?

整理在本子上。

第二单元家,永远的幸福港

孩子一出生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妈妈,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

家是一个人永远的避风港湾,生活在什么地方,也不如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幸福。

但是,很多孩子却并不了解家给孩子的幸福,对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也不一定能理解,甚至有很多孩子在家中并不听话,让父母生气。

所以,教育孩子了解家,了解父母的爱是很重要的,只有了解了家,了解了父母,孩子才懂得对关心父母,才懂得去回报父母。

只有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快乐的成长。

 

第一课伟大的父爱、母爱

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也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对父母所做的一切,孩子往往是视而不见,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

资料一:

《秋天的怀念》资料二:

《我的母亲》

资料三:

《背影》资料四:

《父爱如山》

(二)交流读后感受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学生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爱自己的?

(五)作业

课下,观察自己的父母,记录下父母疼爱孩子的事情。

可以拍下相片。

第二课我的爸爸、妈妈

别人爸爸、妈妈是那样疼爱自己的孩子,我的爸爸妈妈疼爱我吗?

他们是怎么疼爱我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父母。

1、课下先去了解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收入情况,一天能挣多少钱,一天能干多少小时的活。

2、为了了解父母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到父母干活的地方,用手机拍下照片,了解父母的辛苦。

(二)讲讲父母

1、分别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父母的辛苦,包括父母是干什么工作,是否劳累,挣钱有多少等。

2、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父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三)说说父母对自己都做了什么,是如何照顾自己的?

1、学生先想想从哪个方面说。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四)作业

每人写一篇作文,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第三单元快乐的童年

当从妈妈的怀抱走出来后,老师又把你搂在了怀里,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学校中度过自己的快乐的童年。

孩子那一声声稚嫩的“妈妈”的呼唤,从此变成“老师”的呼唤。

每个孩子的童年是最快乐的,而这快乐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

六年的小学生活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从这里开始了学习生活,从这里开始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这里开始了从“唯我独尊”到团结合作的转变,从这里树立了人生的理想,从这里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老师就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在家里,父母像老师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所有的孩子,像呵护刚破土而发的嫩芽一样,精心的培育每一个孩子长大。

学校也是一个充满爱的乐园。

 

第一课美好的校园

学校的变化太大了,几年间,从一所破旧的老学校,变成了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农村的孩子也拥有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注意到。

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并学着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学校的飞速发展。

1、播放三年前学校视频资料。

2、投放学习三年前的一些特写照片。

3、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

4、播放学校的发展的专题片,了解现在的学校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条件都是全镇最好的学校,让学生明白你们生活在全镇最好的学校中。

(二)了解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1、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再加上相关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要有:

(1)投资一千多万建设了三幛教学楼。

(2)投资20万建了卫生厕所。

(3)投资130万建成了餐厅。

(4)投资20多万建成锅炉房,建成地暖设施。

(5)投资40万建成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