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1171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但仍要保证车刀侧面与定位块侧面紧密贴合)。

使大指针的垂直测量边b过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与后刀面紧密贴合。

此时,大指针在00的左边时,所测的αo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

5)法向前角γn和法向后角αn的测量

测量完主偏角和刃倾角之后,松开旋钮17,使支架18连同小指针14转动刃倾角(ls>

00时,逆时针转;

ls<

00时,顺时针转)。

6)背平面前角γp和后角γp的测量

从图15所示的原始位臵起,将工作台逆时针转动900,然后按上述测量正交平面前角γo和后角αo的方法,即可测出背平面前角γp及后角αp之值。

7)假定工作平面前角γf、后角αf、副偏角Kr’及付切削刃后角αo’等的测量请自行按照上述测量

方法进行测量。

《汽车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普通车床结构剖析

一、实验要求

1.了解机床的用途、总布局、机床的主要性能及附件。

2.照机床的传动系统图,分析机床主要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纵调整方法。

二、实验的设备

1.CA6140普通车床;

2.C620-1型普通车床。

三、实验的内容

1.由指导人员结合现场CA6140或C620-1介绍机床的用途、布局、各操纵手柄的作用及其操

作方法。

并开车表演,以观察机床各部件的运动。

2.主轴箱

1)揭开主轴箱盖。

根据教材的传动系统图和主轴箱展开图,看清各级转速的传动路线及传动件

的构造、各轴在空间位臵的布臵。

2)看懂标牌符号的意义,明确主轴箱各操纵手柄的作用。

3)了解主轴的正转、反转、高速、低速是如何实现的,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构原

理及其调整操纵情况。

4)操纵Ⅱ-Ⅲ轴上两个滑轮齿轮传动(即六速单手柄操纵结构),操纵Ⅳ轴和Ⅵ轴上的滑移齿

轮。

观察他们的动作过程和啮合位臵。

5)观察主轴前轴承、后轴承及其他传动轴轴承的调整方法。

6)观察卸荷皮带轮的结构。

7)了解螺纹用换向机构的结构形式。

8)了解主轴箱的润滑系统及各传动件的润滑方法。

9)

3.挂轮架

了解观察挂轮架的构造和调整方法。

4.进给箱

对照进给箱的传动系统图和展开图,观察基本组、增倍机构的操纵,螺纹种类移换机构,光杆和丝杆传动的操纵。

5.溜板箱

纵向、横向的机动进给及丝杆传动的操纵。

光杆、丝杆进给的互锁,对合螺母的操纵。

6.刀架

1)观察刀架由床鞍、横刀架、转盘、小刀架及方刀架五部分的组成情况,各组导轨间隙的调整。

2)拆装方刀架:

了解各主要组成零件的形状、作用、相互关系。

搞懂方刀架转位过程中实现放松、拔销、转位、定位和夹紧的工作原理。

7.尾架

观察尾架的构造,尾架在车身上的夹紧方法。

尾架套筒的夹紧方法。

尾架的调整方法。

8.床身

观察床身的整体结构,床身导轨的分组及各组的作用。

实验三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编制(KM-CAPP)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应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过程的条件,方法与步骤。

2.应用KM—CAPP试验系统,学会KM—CAPP系统的一般操作方法,增加对CAPP的感性

认识。

二、原理概述

传统的工艺过程编制工作是一种纯粹的手工劳动,不仅劳动量大,工作烦琐,而且编制质量完全取决于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不同的人对同一零件所编制的工艺过程往往大不相同,从而形成生产中工艺过程方案的多样化,给组织生产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和生产费用的浪费。

此外,一个工艺师经过了长期的生产实践,才能具有编制工艺过程必须具备的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技术、测量等方面的广泛知识,从而编制出较好的符合生产实际条件的工艺过程文件,然而,这样的编制人员却是生产中最为短缺的。

因此,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过程方法已受到国内外制造业的普遍重视。

一个好的CAPP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对工艺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减少工艺过程编制的时间,减少工艺编制的费用,而且编制出的工艺过程一致性好,便于克服生产中工艺过程的多样性,促进工艺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KM—CAPP实验系统简介

KM—CAPP是在KM—CAD基础上开发的增值模块,它模仿工艺人员编制工艺的思路和过程,通过和CAD系统紧密的结合,提供诸如查询、检索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艺编制的效率。

KM—CAPP包括4个模块:

表格定义,工艺规程类型管理,KM—CAPP,通用技术文件填写。

四、编制工艺的一般流程

制作工艺表格;

规划定义表格;

运行工艺规程管理模块;

执行KM—CAPP;

打印或绘图输出文件。

五、试验步骤

在WINDOWS的“开始”菜单中选“程序”,再选“KM—CAPP”程序组中的所需模块,该模块启动后,就可以进入相关的系统模块中,进行有关内容的设计。

六、试验报告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内容;

3.应用软、硬件等;

4.用KM—CAPP系统编制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

5.分析用KM—CAPP系统编制的零件工艺过程的可行性,如认为存在问题,试分析其原因。

实验四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其误差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掌握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误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对于生产实际中经常以复杂的因素而出现的误差问题,我们不能用单因素估算来衡量其因果,更不能从单个工件的检查结果来得出结论。

因为单个工件不能暴露出误差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单个工件的误差大小也不能代表整个工件的误差大小——这是由于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既有变值系统性误差因素,也有随机性误差因素在作用。

这时单个工件的误差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凭单个工件去推断整批工件的误差情况极不可靠,所以就需要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分析法就是以生产现场内对许多工件进行检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结果,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常用的有两种:

1.分布曲线法

在单轴六角自动车床上连续加工一批试件(约100件),按加工顺序在测量其尺寸,并记录之。

把测量所得的尺寸大小分组,每组的尺寸间隔为0.002mm,则可用表4-1表示。

表中n——测量的工件数。

2.点图法

点图法的要点就是:

按加工的先后顺序作出尺寸的变化图,以暴露整个加工过程中误差变化的全貌。

具体的方法是按工件的加工顺序定期测量工件的尺寸,以其序号为横座标,以测得的尺寸为纵座标,则可得到一个点图。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在自动车床上连续加工100个试件,将它们放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磨削。

2.千分尺或千分表测量台。

3.Ф20钢料,45号冷拔钢。

4.用于冷却的切削液。

四、实验步骤

1.在六角自动车床上连续加工100个试件。

2.将100个试件放到无心磨床上进行磨削。

3.磨削后的试件用千分尺或千分表测量台进行测量,并记录如下表4-2中:

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尺寸分散范围=最大尺寸—最小尺寸=

分组数J:

当工件N=100件时,J=6—10尺寸间隔宽度ΔX=Xmax—Xmin/j

式中Xmax——100中零件最大值;

Xmin——100件中零件尺寸最小值;

J——分组数。

求平均尺寸X,均方根差ó

xxi

σ=

式中N—工件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