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廊专项施工方案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施工,结构混凝土等级为C35抗渗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综合管廊断面图
四、施工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台
4
2
压路机
3
电焊机
全站仪
5
水准仪
6
插入式振动器
7
装载机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计划表
岗位及工种
人数
钢筋工〔钢筋的制作、安装〕
25
模板工〔模板制作、安装〕
20
混凝土工〔混凝土的浇灌〕
杂工
15
专职安全员
技术人员
焊工
8
挖掘机操作手
9
压路机操作手
10
装载机操作手
序
号
工序
工期
2016年8月
2016年9月
2016年10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施工准备
沟槽开挖
基底处理
综合管廊钢筋砼浇筑
防水处理及沟槽回填
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因本综合管廊施工长度较长,故在施工的时候按照设计以15-30米为一个施工单元,其施工程序为:
施工前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浇筑垫层混凝土→综合管廊底面防水处理→架设底板模板及底层钢筋→底板钢筋砼浇筑→架设墙身及顶板模板、钢筋→墙身及顶板钢筋砼浇筑→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基坑回填
六、施工方法
1、由总工组织技术员熟悉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员对各施工班组及机械手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无误。
2、采用挖掘机平整场地,平整范围为综合管廊基坑开挖线位置外2米,要求场地平顺。
如场地为鱼塘、沟渠等,先进行处理后,再回填至与附近地面高程。
对综合管廊平面位置进行放样,放样位置为综合管廊基坑开挖线位置,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每10米一个桩,桩与桩之间撒白石灰,每个桩标明下挖深度。
基坑开挖
根据本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综合管廊设计图纸,基坑开挖采用机械结合人工开挖。
本综合管廊平均开挖深度为m,开挖边坡均为,边坡放坡较平缓,故在综合管廊基坑开挖时基本不需要做开挖边坡支护措施。
综合管廊特是地段为深基坑深基坑长度为392.76m,开挖深度为5.3-6.5m。
开挖深度在4.3-5.3m采用在边坡开挖3m宽度的二级台阶以保证安全,深度大于5.3m时采用土钉支护的方案。
土钉支护示意图
一般基坑开挖横断面
具体开挖施工如下:
1、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机械站立在基槽两米外以减轻土侧压力,所有开挖的土方外运至弃土场,做到随挖随外运,禁止堆放基槽两侧。
2、每次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开挖边坡进行校核,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不超挖也不欠挖,以防止开挖放坡过缓形成浪费或者开挖放坡过陡造成边坡坍塌。
3、基坑开挖至距基底10cm应立即停止开挖,改为用人工进行清理,禁止出现超挖现象,保证基底以下土体稳定。
4、基坑内积水要求及时排除,每隔20m设置一个集水坑,以保证土体稳定性。
5、在基坑两侧使用挖机开挖坡道,供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及材料进出基坑;
人工开挖时要求观测员全程观测,基坑两边各安排一个安全员进行来回巡查,确保基坑内作业人员安全。
垫层及底板防水施工
基坑开挖时,基底标高应比设计底标高低10cm,人工清理基坑后,浇筑C20素混凝土找平垫层,垫层轮廓线应大于管廊轮廓线15cm作为操作空间。
垫层作为管廊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的底模,素混凝土外表应保持平整,标高应与综合管廊设计底标高一致。
垫层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底板防水,
1、基层处理。
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基层面进行检验,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无凹凸不平现象,无浮渣、浮灰、油污等,在根部无蜂窝、麻面。
如假设不满足,则应对基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基层必须坚实、平整、干燥、干净,不得过于光滑,需有一定的粗糙度,基层不得有明水。
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最宜温度均为5~35°
之间,气温超出其温度范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严禁雨天施工。
2、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假设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搭接压满粘结并通过排汽压实,边缘处挤出形成密封。
3、防水卷材铺设时应注意,较低的一副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两层利用自带粘贴部分粘贴密实。
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底板防水构造如下:
底板防水构造示意图
综合管廊钢筋及砼浇筑
综合管廊纵向每隔30m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区段范围内连续浇筑,施工中不准留设竖向施工缝。
竖壁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其位置在底板以上50cm处。
钢筋混凝土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阶段先浇筑底板上50cm,第二阶段墙身及顶板一起浇筑,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采用钢板止水带连接。
1、钢筋加工
〔1〕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筋外表应清洁,使用前应将外表油渍、漆皮、鳞锈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宜选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等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以下规定: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做不大于90°
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
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完成。
2、钢筋安装
①采用焊接接头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得小于10d,双面焊不得小于5d。
焊接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10相关规定要求。
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同一连接区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50%。
②钢筋遇到孔洞时,应尽量绕过,不得截断。
假设必须截断时,应与孔洞口加固筋焊接锚固。
③钢筋的描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操作工人须持证上岗。
钢筋采用扎丝绑扎,节点可间隔绑扎,绑扎牢固。
做好水电预埋件安装,安装位置准确无误,牢固稳定,不易位移。
管廊施工时,预埋好人孔、气孔等洞口预埋钢筋。
3、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顶板、侧墙迎土面50mm,其余均为30mm。
采用预制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要垫稳,布置间距为1m,呈梅花型布置,施工完毕后禁止在钢筋上践踏,以防止钢筋受力过重导致位移或垫块损坏。
4、钢筋验收
①钢筋进场时必须对钢筋的规格尺寸抗弯抗剪强度等进行检测,大批量的必须进行抽查,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
②钢筋制作安装完成后,经自检合格,上报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其各项验收标准列表及各项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值表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的内净尺寸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5、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保证砼施工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结合工程特点、规模,选择适宜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是模板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1〕模板选择
三标模板选用三种材质模板分别为竹胶板、塑料模板、钢模板。
顶模采用竹胶板、塑料模板进行拼装,拼装时注意木模与木模的补缝。
管廊顶板支架采用满堂支架,顶板板面铺完后,对细部的节点进行修补处理,要保证平整、严密、牢固,特别是接头部位板周边。
管廊壁模采用大块胶合板,使用一次性止水拉杆对拉固定,布置间距为50cm,呈梅花型布置,拉杆长度为d+20cm的Ф14圆钢〔d=墙壁厚度〕。
当砼强度到达标准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
〔2〕顶板满堂支架
顶板支模搭设满堂碗扣支架,支架布置为60cm〔横向〕×
60cm〔纵向〕×
90cm〔步距〕,在顶托上铺设10×
10cm方木作为纵向分配梁,间距与横向立杆间距相同;
接着在纵向分配梁上按30cm间距铺设横向8×
8cm方木,根据放样出的中线铺设δ=12mm的竹胶板做为底模;
支架立杆和横杆均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2.7mm,外径φ48mm;
上下托均采用60cm高可调式上下托;
剪刀撑采用外径φ48mm普通钢管,壁厚2.5mm。
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以防漏浆。
顶板模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绑扎顶板钢筋。
支架横向布置图
〔3〕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充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施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掌握基础和结构的轴线、标高、各部位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尚应熟悉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模板配制图等。
模板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各类模板配置是否完好、齐备、是否已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图纸仔细检查作业部位的位置尺寸、规格、标高和上道工序质量以及钢筋放置是否正确。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模板的各种尺寸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以及模板的支撑情况是否牢固,不松动,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安装模板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模板使用中常发生的位移、跑模、模板间隙大等质量通病。
模板工长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组织有针对性自检自查,防止发生质量问题,对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模板安装时如果选择的是钢模板还将注意选用合理的隔离剂,隔离剂的选用应考虑脱模容易,不污染构件外表,对砼及钢筋无损害。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基础
墙板、管、拱
相邻两板外表高低差
刨光模板、钢板
不刨光模板
外表平整度
刨光模板、钢模
垂直度
墙、板
0.1%H,且不小于6
截面尺寸
+10、-20
+3、-8
管、拱
不小于设计断面
中心位置
预留管、件及止水带
预留空洞
注:
H为墙的高度〔mm〕
〔4〕模板拆除: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一般混凝土强度到达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到达下表强度时方可拆除。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L〔m〕
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百分比〔%〕
板
≤2
≥50
2<L≤8
≥75
<8
≥100
梁
≤8
>8
悬臂构件
-
③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外表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方可拨除,拔除时间通过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到达0.4MPa-0.8MPa时为宜,拔出时不应损伤结构混凝土。
④变形缝模板拆除与侧墙一致。
如设计对拆除承重模板、支架另有规定时,应按照设计规定执行。
⑤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A、模板拆除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
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
拆除时严禁将模板从高处向下抛扔。
B、卸落支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
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同时一起卸落。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C、拆除模板,卸落支架时,不允许用猛烈的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不应对顶板形成冲击荷载。
D、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E、冬季施工时,模板应在混凝土外表温度与周围气温温差较小时拆除,温差不宜超过15℃,拆除模板后立即覆盖保温。
6、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1%,最大碱含量应小于3。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扶梯、墙管、预埋铁等预埋件按图预先埋设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松动。
安装附属设备以前,预埋孔洞应事先留出,不得事后敲凿。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进行浇注,必须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完成原材料取样送检及配合比实验。
主体结构横向分两阶段施工,如以下图所示;
〔1〕混凝土振捣
①混凝土底板浇筑时,混凝土从侧墙墙口处灌入,根据混凝土自然流动到底板观察口〔振捣口〕,利用振捣棒在振捣口进行振捣,振捣要做到振捣布置均匀,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外表混凝土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间所造成的空洞。
②混凝土浇筑墙、顶板部分浇筑与振捣应密切配合,第一层混凝土下料速度应减慢,待混凝土充分振实后再继续进行,应注意振实,混凝土外表处理,混凝土初凝前,木杠刮平,用木搓搓毛。
〔2〕混凝土养护
①养护时间应根据温度情况,分程度进行调整。
②墙身、顶板浇筑8-12小时之内开始养护,待拆模后涂混凝土养护剂予以养护。
当温度低于-10℃,应覆盖草垫或薄膜养护。
③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
6.6、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应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沿整个综合管廊设置通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沿着板〔墙〕厚方向具体处理为30*50mm双组份聚硫密封膏+聚乙烯低发泡填缝板。
如下图:
6.7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
+5c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顶板1.5厚MPU白色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1.5厚MBA-CL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油毡隔离层+7cm厚C20细石混凝土。
如以下图所示:
〔1〕施工工艺
①涂刷胶粘剂〔氯丁胶粘剂或SBS粘合剂〕,应一次涂刷均匀。
②将卷材按预定位置放好后,开始铺贴,纵横向均应留出10cm的搭接缝,用胶粘剂粘平,干燥数分钟后用压辊压实。
操作时卷材不要拉太紧,并注意方向沿标准线进行,以保证卷材搭接宽度。
每铺完一张卷材,应用干净的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向另一端用力滚压一遍,以将空气排出。
为使卷材粘结牢固,应用外包橡皮的铁辊再滚压一遍,不允许有气泡或折皱现象存在。
③铺贴时,要注意卷材的搭接量,纵向及横向搭接长度均为10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
在转角处增加附加层,每个转角附加层成直角铺设30cm+30cm的防水材料。
③卷材收头处理:
卷材收头必须用聚氨酯密封膏封闭,封闭处固化后,在收头处再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④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粘贴聚乙烯泡沫板保护。
⑤土方回填时应对称进行,注意保护成品。
⑥涂刷防水涂料时应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没次配制的用量;
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边涂刷层干燥成膜后进行,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cm-5cm;
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cm,接涂前应将甩槎外表处理干净。
〔2〕注意事项
防水基面〔找平层〕必须坚硬、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10%〕、清洁、不应有反砂及各种尖利物品。
卷材不宜在负温条件下施工,如必须在负温下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铺好后的防水层不得有龟裂及粘结等不良现象。
在做卷材铺贴时应随时注意用手挤压排除空气,以免产生鼓包现象。
搬运卷材时应轻拿立放,不得扔摔,防止损坏。
⑤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临时性保护墙宜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内外表宜做找平层;
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
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并应将顶端临时固定;
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接槎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应将其外表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
6.8附属构筑物施工
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管道主体结构与附属构筑物之间产生过大差异沉降,而导致结构开裂、变形、破坏。
②管道接口不得包覆在附属构筑物的结构内部。
③井室的混凝土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④管道穿过井壁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
A、金属类无压力管道,其管外壁与砌筑井壁洞圈之间为刚性连接时水泥砂浆应饱满、密实。
B、金属类压力管道,井壁洞圈应预设套管,管道外壁与套管的间隙应四周均匀一致,其间隙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填嵌密实;
C、对于现浇混凝土井室,井壁洞圈应振捣密实。
⑤综合管廊工程检查井、投料口、出线口、通风口、排风口等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井室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A、浇筑前,钢筋、模板工程经检验合格,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
B、振捣密实,无漏振、走模、漏浆等现象;
C、及时进行养护,强度等级未到达设计要求时不得受力;
D、浇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安装后在混凝土未到达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E、有支管、连接管接入的井室,应在井室施工的同时安装预留支管、连接管,预留管的管径、方向、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符合防水要求。
F、井盖选用的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宜采用标志明显的球墨铸铁井盖;
道路上的井室必须施工重型井盖,装配稳固。
6.9接地体〔线〕的连接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
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49的规定执行。
②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焊接的焊缝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咬肉等缺陷;
气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B、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角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E、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他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按零〕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F、接地体安装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体埋深距地面不小于60cm。
0沟槽回填
综合管廊土建完成后,管廊外侧及顶部采用合格填料回填,路堤范围内满足道路技术要求。
土方回填工作沿管廊顶及四周分层均匀回填,防止超填。
顶板外表覆土时防止大力夯填,顶板及侧墙外0.5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用小型蛙式夯实机进行夯实,其余部分采用12T压路机分层进行夯实回填。
回填土压实度不低于设计值,已建好的管廊必须及时回填覆盖,严格长期暴露。
七、质量控制及检验
7.1.质量保证
7.1.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根据招标文件及本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交工验收阶段抽查项目的平均合格率95%以上。
确保优良工程,正常优质工程。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有效防止一般事故。
质量方针是“科学决策,标准管理,创一流质量,铸精品工程”。
将质量管理职能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
项目经理部执行总的质量方针,满足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要求,建成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及职权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
并由总工程师作为管理者代表对质量体系运行负责。
二名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负责质量体系的日常工作,确保体系正常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7.2管理措施
〔1〕建立以经理为领导的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管理小组,加强质量意识,使每一个职工都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2〕严格岗位责任制,分项工程师对各个工序、各工种实行检查监督管理,行使质量否决权。
〔3〕对各工序设置管理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每道工序技术员100%自检,分项工程师100%互验,监理工程师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