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92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docx

9A文山财三七近代史作业

山东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考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

03708)

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C)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B)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邓廷桢

3、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以分配土地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C)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兴国土地法》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4、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

5、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

6、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C)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A)

A上海B北京C武汉D长沙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9、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10、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B)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

11、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会议是(B)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D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1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七大D洛川会议

13、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C)

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

1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

15、1947年,台湾省人民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了(B)

A一二一运动B二二八起义C黑旗军起义D黄花岗起义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A)

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

C利用、限制、改造D团结、批评、改造

17、“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D)

A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18、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B)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19、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20、(C)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党的十R大

A中共十R五届五中全会B中共十R五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领事裁判权

答:

领事裁判权:

西方列强攫取的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侵略特权之一。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案”、“听讼”之权,其“英人如何判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进一步扩大了了领事裁判权,各国援例而行。

这一权力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外国人在中国横行不法。

2、《天朝田亩制度》

答:

《天朝田亩制度》:

19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的一份体现农民阶级理想和此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设立国库、以“两”为单位生产和分配农副产品。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方案,代表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但也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3、百日维新

答: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在此后的103天里,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内容包括:

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农工商、发明创造,改革财政等;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编练新军,筹备武备学堂;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提倡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等。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故他们推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政,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4、一二九运动

答:

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并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在群众的压力下,冀察政务委员会被迫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答: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内容、实质和影响。

答:

论战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通过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

答:

在1954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主要内容:

第一,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及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第二,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平等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三,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第四,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最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就是:

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2、论述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答: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山东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考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

03708)

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D)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D)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B公车上书 

C“南学会”创立 D《孔子改制考》发表

4、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武昌起义爆发后,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的是(D)

A革命党人B北洋军阀和旧官僚

C袁世凯的亲信D立宪派和旧官僚

7、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C)

A实现共产主义B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A)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9、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10、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B)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

11、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

12、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