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9023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籍修复浅谈修改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做为一名修复人员,必须要有高超的染色技艺,既使有女娲补天的神功,也必须先炼取补天所用的五色彩石。

染纸的方法有多种,浸染,刷染,拉染等,到底用哪个方法,无听谓,根据数量的需求而定。

洗在冲洗前务必要判断书画的纸质成份,纸张的松与紧,手工纸还是机械纸,以及受损的程度,要逐一用心调理,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对于冲洗我个人认为破损书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冲洗这到程序,虽说用沸水冲洗后作品是美观漂亮了,但是纸质更受到了大的损坏,我们知道许多珍贵的古籍,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在用纸方面无法选择,这些珍贵文物保存今天实属不易,如果一定要冲洗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修复前修复后揭一般指前人装裱过的书画,经过了若干年,作品受到了潮,霉变,虫蛀鼠咬保管不善等,这类作品必须要先揭去覆盖作品反面纸后才能修复,揭是一门细心活,书籍揭裱较容易,但字画的揭裱较为复杂,现在书画装裱常规是拓一层,覆两层。

纸质也好判断,揭起来容易,先二后一就行了。

但遇到古字画揭裱,就不可以一上手就揭,而是要认真研究后,备好若干套方案才可动手。

首先我们对古纸研究是薄是厚,先从空白的边角下手,心中有底然后开始,手上揭、揉、搓、捻的技法运用有数,如遇到破碎酥脆的书画,就必须要在裱案上铺一层白皮纸或白绢,防止出现揭托后起不了身的危险。

揭古画一定要细致耐心,因为前人用浆材料我们不清楚,经过几次修复装裱也不知道,这些只有在揭的过程中才明白,所以在揭前备好若干方案,加之你的娴熟技术就可以缓缓渐进,揭時遇到情况就可迎刃而解,作品揭裱成功后,实际上我们也从前代从事这行的前辈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总结一下,对今后工作十分有益。

修复前修复后唐寅书画碎片修复前唐寅书画碎片修复后补修补古籍书画,首先要查看,分析原有作品的年代,材料质地等,然后选择与需修复相关的纸张材料,如纸张的厚薄,纸张纹帘的宽窄,纸张的颜色,使之相配,我七十年代跟师傅学习時,要求是很严的,不是特别腐朽纸张的书籍,补纸周边是不允许超出一根头发丝宽的,后来学修复古旧字画就更严了,修补后的地方达结之处是不照灯光,不可轻易看出。

只有这样补上去的纸才能和原作合得天衣无缝,使人难以看出修复后的痕迹。

这也是一个修复人员应有的基本功。

修复前修复后修复前修复后拓古籍一般不主张拓,但遇到腐,脆化严重的等无法修补,不得不采用拓裱。

在拓裱前一定要审视,遇到容易褪色或晕色的书籍,需要在浆糊里加些胶矾,或在容易脱色的地方在背面刷上淡淡的胶矾水,待干,然后再拓裱,这样就可以控制掉色。

如遇到化学墨汁,朱砂等情况,可采用先把要拓的书籍用纸包好,然后再用塑料袋包一下,放在蒸锅里热蒸,根据情况一般水沸后约30分钟即可,蒸時人不可离开。

拓裱方法有三种,直托、飞拓、复托。

在这里强调一下拓裱碑帖,拓裱時要注意字迹的原有皱纹,要把每个字体刷凸突出来,以免字纹走样,切不可刷平,应是纸平而字凸出。

黏结书籍的修复所谓黏结书籍,常指墓葬出土的纸质文物,因墓葬年代己久,倒塌陷落使肉体等杂物腐蚀到书籍上,书籍受到这些侵蚀天长日久黏糊一起。

这类书籍现在公共图书馆己很难见到,公共图书馆保管条件好,加之几代人的修复,几乎己见不到特别严重的黏结书籍,现在要想修复这类书只有民间(因为盗墓者近年来开始关注纸质文物的价值)。

举一案例:

八十年代末期南京一烤鸭个体户买了银行发行的贴水债券五万元,收藏房屋的瓦下,当时住的是平房,瓦下都要铺油毛毡防漏水,多年后由于南京天气热油毡全烤化,柏油和债券黏糊在一起黑乎乎,那時五万人民币是大数额,这下把烤鸭户急得到处找人修,我馆领导知道后找到我,问能否接修。

过了几天,卖烤鸭的老板带着部分债券来到南图,当年我的技术远不如现在,不敢保证质量,只能大家一起到银行和行长商量,修复后每张达到什么程度认可,银行行长说,每张债券正反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就行,馆长看着我,我说前后几张没有十分把握,其它应该可以解决。

(可这事到今天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当年我才三十出头,愣头青。

债券每张面值20元,共2500张,也敢接。

)回来后压力大了,参阅的大量资料,揭前要做大量的试验,最后采用热蒸、水泡、冷冻、机油加热等多种方法,应该说当年使尽了所有方法,修到几天后,终于在实践中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最后2500张债券圆满修好,大家都很开心,领导把此事告诉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江书记听了此事后,用毛笔写了“妙手回春”四个大字让领导转给我,一生中能遇到一个好领导,好伯乐不易,所以说对这样的好领导,我们一个修书匠一生的付出都难以回报。

修复前修复后修复前修复前修复后脆化书的修复严重的脆化书即一碰就碎,对于这类书修补、只能先脱酸后修复,否则越修越破。

其实关于书籍脱酸,对从事古籍修复的老同志来说已不是问题了,为何至今得不到推广,关键是脱出的污水一时无法解决,古籍线装书脱酸,量小污染少,而关键是大量的民国文献,机械纸浆含酸重,我曾做过试验,如同时脱几十册文献,先后估计需几吨水方可把酸脱尽,这些脱出的污水怎么处理是重要问题,我多年来咨询了很多科技公司,由于成本问题都无法推广。

民国文献大量都存在酸化,确实急需脱酸处理,但民国文献的市场价值又不允许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修复,简单的说,如一本民国文献200页左右,其脱酸成本超过人民币5元,市场都不接受,所以说目前珍贵的文献先处理,如想大量处理,也只能采用喷雾控制,维持现状,不再继续酸化,选用药剂,必须对人体无害,这是一个修复人员的必备品德。

修复前修复中修复中修复后脱酸中脱酸后书砖、书饼的处理接到书后,不要硬揭,否则越揭越破,最后无法修复,首先慢慢地是从书背的中间先用针尖插进去,放入水中浸泡,因为书籍的中间一般纸质受侵较少,纸质较为牢固,水进去后进行热胀冷缩处理,很快书籍就可一分为二,一定要标注正、副页码,这样处理起来又快又简单,即使碰到再难黏结的书籍,也就是前后几页,稍为花点功夫修复即可。

修复前修复后碎片书籍的修复当接到这类书籍时,首先准备大量纸盒,分类处理,修书的人都知道书籍的天头、地脚、中缝、后背等,按各自秩序分开装盒,如遇叠在一起的先不需分开,到时按顺序修再揭,这样不会乱,差错也克服了,如遇鼠尿等水渍差异等,也把它们归类,开始的第一页难拼,只要完成了一页,下面就简单了,拼接时,碎片一开始用稀浆粘住,浆一定一定要稀,为后面如果错了移动,揭了重新拼接,热水一浸就能移,如浆厚了揭不开,那就越修越坏了。

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以上展示的部分修复书籍,只是对关心帮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感激,更是我从事古籍修复四十几年来对恩师的回报,作为一个手艺人、老前辈的传统,一支浆笔闯天下的精神一定要学,用修复的作品说服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修书匠人。

作者简介:

杨来京,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研究馆员

第二篇:

古籍的修复

古籍修复历史

古籍修复历史悠久,学术界对于古籍修复萌芽说法很多,大体有4种,第一种:

在汉唐时代表作就是龙鳞装也叫做鱼鳞装旋风装,此装裱技艺基本失传,现在天津的竹影法师还会此项龙鳞装的装裱技艺。

第二种:

在宋代出现,这是因为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不分家,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逐渐独自发展。

成为单独的技艺。

第三种:

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发现有很多绢帛上有修改、挖补的痕迹。

部分学者认为此时为古籍修复的萌芽。

第四种:

认为夏商周时期,这个是因为考古发掘,有很多龟甲兽骨上有

1、

2、3等刻画符号。

在册页研究的学术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当时应该是用绳子、皮革串连在一起,作为页数标注所以刻画。

串联便形成早起册页。

册页出现之时,就是古籍修复成立之时。

古籍修复流派

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

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如下几派。

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

所存在的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大体一致。

解放后随着古籍修复艺人的岁数逐渐增长,后续无人或者技艺人相继另寻它路。

沪派、蜀派、徽派、岭南、鲁派、津派,大部分在1970年左右消失,津派是消失最晚的,津派古籍修复的老艺人陆玉枢所传最后一名弟子与2004年左右停止修复,为津派最后一个名古籍修复艺人现为竹影法师。

古籍修复过程

古籍修复因为时代和流派不同修复过程也不同。

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收到修复的书籍:

这个过程是修复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这个环节修复师傅要检查送来的古书的破损程度、珍惜程度。

和书籍的持有者商讨价格、修复要求、修复时间。

因为修复古籍需要把珍藏的书相当长时间放在修复师傅手里,所以一般修复师傅只为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朋友修复。

从古至今修复师傅和古书持有者之间主要是口头约定为准,无凭证票据的存在,所以收到古书和客户商议领悟客户修复的要求、心情、心境、品味等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2:

对书籍资料记录:

1970年之前的修复都是把每页文字都要抄录下来以便修复时方便检查和配页。

津派在2000年时把照相技术引入修复,将古籍做影像资料储存。

比过去更加科学,但是因为涉及古籍版权问题,自竹影法师停止修复后,影像资料的储存在修复中被取消。

只有博物馆工作的部分修复师傅继续沿用古籍修复中的,影像保存环节。

3:

拟定修复方法:

古书的各种破损、污渍等被修复艺人叫做书病。

古书艺人视书为孩子,所以修复如看病。

古书修复也有望闻问切。

望:

指的是检查破损、污渍、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的现有情况。

闻:

指的是通过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有无霉烂。

问:

指的是要询问书籍来历,如果书籍现在的持有者是长期居住南方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如果长期居住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

客户不同的居住地域也决定了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

而且要向书籍的持有者询问书籍的年代、版本、曾经印刷地域,这点很重要,因为修复师傅对于古籍断代能力不高,所以询问下书籍持有者详细内容很必要。

对于修复甚至是决定成败的。

切:

指的是修复师傅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

纸张的薄厚、是不是曾经有修复。

4:

因为册页形制不同从第四部开始不一样。

线装册页的第四步是拆线5:

拆纸钉

6:

拆包角

7:

清洗书页,师傅们根据各自流派配置专门的洗书水。

8:

处理虫眼或者根据书病的情况托表或者点镶。

9:

装订

10:

制作书函

1送交藏书者完成修复任务古籍修复展望

1998,国家图书馆已经成功研究出,纸浆补书机。

可以大大提高修书效率,代替各流派修书艺人的消失。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修书可以逐步代替人工修复。

成为古籍修复的新的趋势。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

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

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

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

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

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

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

因此津派随"

千波刀"

的消失而彻底消亡。

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

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

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

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

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古籍修复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

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

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

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

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

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

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蜂蜜:

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

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

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花椒、桂皮:

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白芨:

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

加多后容易皱缩。

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

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第三篇:

重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促进古籍修复行业发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2

正文„„„„„„„„„„„„„„„„„„„„„„„„„„„„„„„„„„„„„„„2

一、我国古籍保存的现状令人担忧„„„„„„„„„„„„„„„„„„„„„„„2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

三、古籍修复工作面临的问题„„„„„„„„„„„„„„„„„„„„„„„„„3

(一)资金投入的问题„„„„„„„„„„„„„„„„„„„„„„„„„„„„

3

(二)技术发展的问题„„„„„„„„„„„„„„„„„„„„„„„„„„„„

4(三)修复人才短缺„„„„„„„„„„„„„„„„„„„„„„„„„„„„„5

四、重视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古籍修复行业发展的关键„„„„„„„„„„6

(一)在意识上提高古籍修复工作者的社会地位„„„„„„„„„„„„„„„„6

(二)提高古籍修复人员的专业素质„„„„„„„„„„„„„„„„„„„„„„6

结论„„„„„„„„„„„„„„„„„„„„„„„„„„„„„„„„„„„„„„„„7

注释„„„„„„„„„„„„„„„„„„„„„„„„„„„„„„„„„„„„„„„„7

参考资料„„„„„„„„„„„„„„„„„„„„„„„„„„„„„„„„„„„„„„7

1

重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

促进古籍修复行业发展

摘要: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古代文献书籍的修复与保护无疑也是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古籍修复行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论述,认为重视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古籍修复行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古籍修复保护人才

引言:

中国是书籍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有实物可考的古籍依时间顺序经过了龟册、金文和石刻、侯马盟书、简策、帛书等阶段,后因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找到了最适宜书写和印行的材料,纸制书籍的时代终于到来并延续到现在。

中国书籍发展的漫长历史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各类书籍的数量难以计数。

作为文明的载体,书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何况是源于古代的古籍。

伴随着古籍的留存,古籍修复行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同样流传至今。

有理由推断,在东晋时就有了古籍修复事业,至今

①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古籍修复事业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它使许许多多即将消亡的古籍得以继续发挥其文献和文物的作用。

因为虫蛀、鼠咬、污垢、霉烂、焦脆、水湿等原因以及古籍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历史上很多古籍没能流传下来,古人对此曾有“十不存一”的感慨,但若没有古籍修复行业的产生,恐怕流传下来的古籍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

一、我国古籍保存的现状令人担忧

我国古籍保存的现状令人担忧。

据国图举办的“善本特藏汇报工作展”上给出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约有3000万册,其中大部分残破情况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2008年也曾表示:

“据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献收藏单位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古籍的数量在2700万册以上,而这仅仅是个保守的估计。

我认为数量至少在3500万到4000万册以上。

除了国家收藏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文献收藏单位以外,民间还有大量藏于个人、寺庙。

”②然而在这严峻的形式下,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全国从事的古籍修复的人才数量不足100人。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

2

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

与此同时,古籍本身的寿命缩短情况也不容乐观。

国家图书馆将上世纪60年代和06年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

也就是说,经过40年时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PH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

植物纤维素是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它发生酸性水解即古籍纸张的“酸化”现象,其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这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且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古籍纸张将全面脆化,纸张一碰就可能变成粉末,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

在时间、人才、工作效率等种种因素冲突的形势下,古籍修复行业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其中深刻阐述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意见中说,我国古代文献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古籍的保护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这表明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从以上所阐述的古籍保护的现状上来说,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存在不少诸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

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面临失传的危险,大量珍贵古籍流失海外等问题。

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

这表明了古籍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三、古籍修复工作面临的问题

古籍修复行业地位的日益提升使得其发展历程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包括了资金投入、技术发展和人才短缺等问题。

(一)资金投入的问题

3

先说资金投入问题。

要开展古籍修复工作,相应的硬件投入是必须的。

然而,因为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图书馆的条件非常有限。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顶尖图书馆,国图十分重视古籍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其专门提供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以供古籍修复工作所用。

这样的工作条件在内地已经可谓是凤毛麟角的了。

然而即使这样,国图也仍然会时常碰到场地、人员工资以及材料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加之许多新的科技手段的引进在提高了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资金负担。

举例来说,很多特藏古籍的“脱酸”工作刻不容缓。

国外有一种“纸张脱酸”的技术,这种方法能在不破坏原生态的情况下延缓书刊寿命,但其一套大型设备的引进就需要几百万的投资,所有材料也需进口,每处理一公斤的书籍的花费估计约需20美元。

且大型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的安置还需要近400平方米的场地。

这样昂贵的成本令人望而却步。

古籍杀虫问题同样受到一定制约。

国家图书馆目前采用低温冷冻杀虫法,所有图书在入库前都将在零下22℃到零下25℃冷冻7天左右。

然而国外一般藏书馆室内的温度是0℃至4℃左右,以国图的条件只能借助空调,降低1℃投入的成本都相当巨大,更糟的是,空调只有在上班时间才启动。

③国有单位尚且无法解决这种资金问题,更别提民间的修复工作室了。

这种种问题显示,若无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古籍修复工作的发展将会受到相当的制约。

(二)技术发展的问题

技术发展问题可与人才问题一同讨论。

传统修复技术无疑是我们国内古籍修复工作的基础。

作为传统技艺的古籍修复工作是相当繁复的。

首先,修复工作者对材料就需要有相当的了解。

材料的种类分辨、仿旧和染色以及制糊的传统工艺就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

再者,古籍修复的基本程序有:

点收、制定修复方案、备料、拆书、书页修补、封面封底的修复和重制、装帧、检查和验收、交付。

而其中书页的修复一个程序就包括了去污、配料、连接书页开口和破损补缀、糟坏书页的裱补、粘结书页的揭补、书页补字等多个问题。

每一个问题还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手段。

经过修复程序的古籍书页还需要进行装帧,而装帧的基本技术包括了折页、配册、敲书、衬纸、接书脑、加护页、齐栏、压实、草订、裁切、打磨、包角、加封面封底、打眼、穿线、贴签、写书根、加函套等十多道工序。

这还仅是基本的程序,善本、珍本古籍的修复还有更多特殊的要求。

面对这样庞大复杂的工作程序,无怪乎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人才的缺失,决定了工作和技术发展的滞后。

当然,长时间以来,技术发展的滞后并不代表停滞不前。

上文已经提到,国外已经产

4

生了类似“纸张脱酸”等先进而方便的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