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8707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解释学文档格式.docx

看这擦黑板的活动,我就在想这「为道日损」。

老子书里面讲「为道日损」,讲「为学日益」。

「为道」和「为学」有很大的不同。

「为学」是一种积极性的建构与累积;

「为道日损」呢?

看起来像是个消极性的瓦解,但可不要忘了,这个消极性的瓦解,他可能带来一个开显,由这个瓦解带来一个新的「开显」(我用「开显」这个字眼,其实就是道的显现)。

当我们谈到「诠释」的时候,或谈到「解释」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就是:

从原先的语言、文字、符号,乃至于象征,由这些所构成的那一大套系统,你穿透进去,瓦解了,之后你让它的意义释放出来。

「解释」其实就是让语言文字瓦解,然后意义释放出来。

就好像一粒麦子掉到泥土里,长出它的苗芽来。

这是生长,它这个生命体,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解释。

有一对辞,现在台海两岸的用法不太一样。

一个是「解释」,另外一个是「诠释」。

台湾的「诠释」大陆大体就用「解释」这个词,「解释」这个词大陆则用「说明」。

对应于英文来讲的话,「说明」是explanation,而「解释」是interpretation。

Explanation跟interpretation它的基本上是很大不同的。

「说明」(explanation)重点是一个外在的、扩张性的因果说明;

而「解释」(interpretation)是进入到那个事理内部的理解和诠释。

它的重点不在说明事物的因果,它的重点在阐明那个事物存在的理由,它的重点是在reason,就是理由。

这跟explanation,它的重点在causation,所谓的因果,不太一样。

大体来讲,自然科学多半就是explanation(科学的说明)。

大陆所用「科学的说明」,在台湾就是「科学的解释」;

那么大陆讲「人文学的解释」,台湾就是「人文学的诠释」。

现在我觉得,大陆这个区别比较清楚。

「说明」就是科学的说明。

「说明」嘛!

就是「说」这个活动我让他「明」嘛!

说明其实是比较外在性的,而解释比较是内在性的。

「解释」重点在内在的理由,「说明」比较是外在的因果。

比如说:

你今天怎么迟到啦?

这怎么迟到的?

你说车子坏了。

很清楚的,是外在的说明。

为什么迟到了?

说不定还有一个内在的理由啊!

内在的理由是很复杂的,你可以发现到那个内在的理由、内在的的诠释,比较不是那么客观的。

它可以牵涉到很多是属于内在的、主观的。

人文学基本上重点在于(重点并不是全部)内在的解释,而不在外部的说明,这一点大体可以理解。

那么谈「解释」的时候,很显然的,我们的重点要先有一个消极性的「瓦解」过程,再达到一个新的「开显」的过程,并且落实下来,用另外新的语言把他表达出来,那个牵涉到一个积极性的「建构」。

这意思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解释」,都必须穿过了你既有的材料,进到那个「本源」,再「显现」出来,再经由另外一大套语言、文字、符号去「建构」以下所开显的东西。

那个过程是这样的:

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了,你对这个事实总要有记载。

这个记载,你再去掘发它的意思何在?

这有三层意思:

「事实」为何?

「记载」如何?

「意义」又是如何?

这三个不同意义层次。

华人在这里,很早就有这个理解,早在《孟子》书的时候。

在《孟子》这部书里面,谈到历史说: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这里区别了三个,就是「史事、史文、史义」。

史事-历史的事实;

史文-历史的记载;

史义-历史的意义。

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所以,就春秋而说的历史意义,当然它的重点在于道德的判断。

做一个道德的判断,做一个理的判断,一个道德之理的判断。

但是,我们现在讲这个历史的意义,我们比较广的来讲它。

所以意义的解释,他当然不会只是道德,它当然包括各种层次。

但是简单的说,是牵涉三个不同层次:

「历史的事实为何?

历史的记载为何?

历史的意义为何?

」而所谓解释的问题,如果就史学上来讲的话,重点在于历史的意义。

那么就经典来讲的话,三个不同层次就是「经典文献是如何?

经典的义理为何?

这整个意义的诠释为何?

二、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

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

干嘉年间以来,所谓训诂学,非常发达。

训诂学它所强调训诂跟义理的关系,就是戴震所提的「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这样的方法。

「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强调对语言、文字的脉络掌握,你才能够真正去了解它背后的义理。

这个说法,基本上并没有什么错的。

但是,「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我们能不能另外一个提法,就是「义理明而后训诂明」?

这也可以啊!

但是这两个「而后」的意思就不太一样了。

讲「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这个「而后」比较是一个时间的先后,比较是一个历程的先后。

也就是我必须从事于训诂的活动在先,之后我才能够理解这个文句背后的义理。

但是如果是「义理明而后训诂明」这个「而后」的意思,其实不是个时间历程的先后,它其实是一个理论的、逻辑次序之先后。

理论的、逻辑次序的先后,这个意思是什么呢?

是我要对任何我要去训诂的任何一个文句,之能够有所明,是因为我对于那个义理,有一个内在的、深入的一种契入理解。

这种契入理解,很可能起先仍然是隐的状态,但是多少我要对它有所契入,我才能够让它从这个「隐」的状态转成「显」,而显现出来,这叫「义理明而后训诂明」。

理论的、逻辑次序之先后,跟时间历程的次序先后,这两个是不同的。

这个先后常常会被混淆,譬如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是一个时间的历程的先后。

这个「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时间历程的先后。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个就不是时间历程的先后;

这个就是理论的、逻辑次序的先后。

《大学》常常被读得不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

没有把这两层先后分清楚。

物格而后知致,并不是说你要先去格物,格物格完了以后你才致知,致知致完了以后你才诚意,诚意诚完了才正心,正心正完了才修身,不可能啊!

它必须是说:

后返的去做一个推溯。

「后返的推溯」而知道修身的基础在于正心,正心的基础在于诚意,诚意的基础在致知,致知的基础在格物,这叫理论逻辑的,一个理论的、逻辑的,后返的推溯。

这个后返的推溯的历程,是理论的、逻辑的次序,而不是时间的先后的,这个要搞清楚啊!

没搞清楚的话呢!

那你做格物,世间物你哪里能格得完。

我物格完了才致知,然后致知致完了才诚意,诚意诚完了才正心,正心正完了才修身,那这一辈子就是:

第一关都没做完就死了。

所以这个要分清楚,它是个理论逻辑的次序。

那你说《大学》是不是不清不楚的?

没有,它很清楚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里是说,从天子到庶民全部都是以「修身」做根本。

是修身做根本,不是格物做根本,所以修身是展开道德实践的起点。

而这个起点背后有一大套理论的根据,理论的、逻辑的次序,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大学》要这么讲才能讲通,要不然《大学》读不通的。

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到,「训诂明而后义理明」是就整个语意解释的时间历程先后而说;

至于「义理明而后训诂明」,是就展开章句训诂解释之所以可能的理论的逻辑次序而说。

三、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

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理明在于训诂明之先,而明训诂跟明义理,其实如果你把这两个东西连在一块儿,硬是要去分孰先孰后的话,这里头就发生了一种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你要理解部分,你必须预取你对整体的理解;

你要理解整体,必须就从部分来。

它构成一个循环,这叫「解释学的循环」(Hermeneuticalcircle)。

这是一定会发生的:

你要理解全体,一定要理解部分;

你要理解部分,你就要理解全体。

你不理解全体,你就不可能理解部分;

你不理解部分,不可能理解全体,这不就是一个循环吗?

这其实在告诉你,你展开任何一个理解活动,虽然是部分的,但是你必须预取隐约的有一个整体的东西存在。

因为你预取了一个隐约的整体存在,已经存在那里,所以你才能理解那一个部分,这是一体两面的,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不明训诂,怎么懂义理呢?

」不可能。

但是你对那训诂要做判断,你要做恰当的判断,譬如我们刚刚讲:

「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也。

」这个「」(即集)字,你有文字学的知识,你知道这个「集」,原来是「鸟栖于树上」这个意思;

当它的意思是有群人集合在一块,就有「合」的意思;

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栖息、栖止」的意思。

「集」字有「栖息」;

有「栖止」;

有「集合」的意思。

由「集合」然后讲「合于」,那讲「集义所生」就是「合于义而生」。

其实那就不如讲「栖止于义而生」。

因为讲合于义,如何的合,这就很麻烦了。

是「内在」的合?

还是「外在」的合呢?

那就麻烦了。

但是如何讲「栖止于义」?

「栖止于义」就是你站在那里,你跟它连在一块儿。

这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不同,但是,你用的字眼会比较接近。

譬如说,以前讲过「抟」跟「搏」。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或「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

以你对汉字的理解,你知道「抟」跟「搏」不同。

你能知道:

「搏」是拍击的动作(展翅拍击貌);

而这个「抟」是旋转的动作(盘旋而上貌)。

所以在这里你能够判断,用「抟」应该比较好。

你也不敢说它绝对对,但是它至少比较好,所以会选择,这是一个选择,选一个「抟」字。

譬如台湾话现在最常讲的「打拼」,其实就是「搏拼」,也就是内地人讲的「拼搏」的精神。

现在讲「打拼」,这显然是错的。

那为什么在训诂上也有「拼搏」?

比如说,我们常常很习惯的就说「热闹、闹热」,「台风、风台」,这个用语基本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

那这时候你就知道,可以确定,「拼搏」就是「搏拼」。

如果你到过南洋地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有很多福建人。

我就看见过他们挂了一个匾额,上面写着两个字,就写这个「搏拼」。

这两个字用闽南话讲就是打拼,「打拼」原写法也就是「搏拼」。

这时候你就可以肯定了,现在讲「打拼」都是错误的。

但问题是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的,当一群人都用错的时候,你也就只好认了,用久了那就也可以了。

在训诂上也是有这样的条例。

我们今天不是要讲训诂学,我们是要讲「解释的层级」,顺便提到。

所以,「解释」显然的,不能够只就语言文字这个层次,或只就语句这个层次去说。

四、诠释的层级---第一层:

「言」(语句的记忆);

第二层:

「构」(结构的把握)。

关于解释的层级,这些年来我用了「道」、「意」、「象」、「构」、「言」这五个层级来说。

「言」就是「句子」,就是英文的sentence。

「言」这个字是什么?

「解释」时,你光是记得那个语句还不够。

由这个语句和那个语句间,构成了一个逻辑结构,有一个construction(结构、构造)或一个structure(结构),它有这样一个东西,有一个构造,所以我们去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去记得他讲了什么。

对语句,你所采用的,往往是你的记忆的活动,但是你不能停留在记忆的活动,你必须往上提,必须是一个结构性的把握。

道无言

意意向

象图象

构结构

言语句

【诠释的层级】

什么叫结构性的把握?

比如认识一个人。

我问你:

「这个人你怎么认识他呢?

」你说:

「我已经认识他了」。

「我已经认识他了」那就是说,我对他已经有一种「结构性的把握」;

而不是他跟我讲了哪几句话,我把他的话一一记下来。

把他说的话一一记下,这不能对他有一个结构性的把握,因为材料永远无穷无尽的嘛。

(只要他还活着,即使他已经死了,我们说盖棺还不能论定,因为还有别人怎么说他,那永远没完没了)。

譬如说读《孟子》书,你说这《孟子》我已经读完五遍了,我最了解孟子了,这话是不通的。

你读五十遍了,不通的还是不通。

以前有一个人说:

「我是最了解中国历史的,这个《二十五史》,我读过三遍了,一个字一个字读过了。

」我心理想着:

「有一种人,读了十遍还是不了解的。

」因为它这个地方牵涉到了:

你是就这「语句上的记忆」呢?

还是进入到「结构性的把握」了?

结构性的把握就是,你能够推出你没读到的语句,从结构上来推出。

但是结构的推出,那还不如一个更高层次的--那就是一种「图象性」的体会,或者一种「图象性」的想象(imagination)。

理解这个世界一定要用到想象,想象能力很差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个世界。

你要自己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你到那个境地,你会是怎么样?

例如:

听说李白捞月而死,这是很美的一个景象。

如何捞月?

为什么要捞月?

你们在这里想一想图象。

五、诠释的层级---第三层:

「象」(想象的发挥);

第四层:

「意」(心灵的指向)。

人们认知一个事物,能够用一个结构性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之前。

你怎么样能突破记忆的个别性的把握,进到一个总体的结构性的了解。

记忆原来是一种堆积,你如何突破记忆的堆积,到一种结构性的把握,进到一种想象的交会,一种生命的交会。

进到「想象」这一层,非常重要。

人类如果没有想象力,就难以构成图象,那么理解很多东西就会很有限,你没有办法理解比较高的东西,再更高一层进入到所谓的心灵的指向(intention)。

这心灵的指向,就是他要透过体会,归到一个指向,一个意向上来。

譬如说有人找你去做一个演讲,你如果是画一个图,一个结构性的图,再透过幻灯片,投影机投映出来那就清楚了。

我在脑子里想一个图象,经由那个图象,一个一个把它说出来。

或者说我藉助于一些图象,把它说出来,这是一个意象,而它里面有一个更深层的intention。

这图象的阶段,你的创造力比「语句、结构」这个阶段还强。

语句的记忆,就像小学生演讲的时候,背讲稿。

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那时候参加演讲比赛,老师要我演讲的时候,把手背在后面,背稿子演讲。

不知演讲过多少次,题目常是〈保护原料甘蔗〉,还有〈保密防谍,人人有责〉。

这种演讲就是一种语句的记忆。

如果演讲落到「语句」这个层次呢,非常的辛苦。

你要是忘了台词,怎么办?

你要有结构;

再往上一层有图象;

再更高一层,上台要讲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有一个方向,依照这个方向讲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演讲可以这样讲,由「意向」而「图象」而「结构」,讲一个完整的结构。

至于更高一层(无言之境),就是道(Tao)。

证悟无言之境,「道」就是一个证悟,就是体证,完全浑合为一。

我们读书,一步一步的上升到道,你上升到「道」的时候,那当然很高超。

但是我们很难进到见「道」的层次。

六、诠释的层级---第五层:

「道」。

陆象山批评朱子说:

「朱夫子泰山乔岳」意思就是称赞朱熹人格很高尚,学问很渊博。

「惜不见道,所以枉自耽搁」,这句话是可惜朱夫子他没有「见道」。

依照陆象山所体会的朱熹,朱熹大概到「图象」这一层。

(我想应该也有到「意向」这一层。

)但未达到「道」这个层次。

陆象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到达「道」的层次,所以他提「六经皆我注脚」,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的层次是由下(语句、结构)往上(意象、道)。

「六经注我」当然是由上(道、意向)往下(图象、结构、语句)的层次。

这个「我」已经不是一般经验性的我,而是达到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一个「道」(道体),这时候「道」和「六经」自然合而为一,六经皆是道之显现也。

所以「六经注我」这个注,是做为道的「注脚」。

「我注六经」,就这个道「贯注」到六经里面。

这两个,意思不太一样。

就以心学来讲的话,「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就到这个「道」的层次,就是我们讲的「见道」。

到底陆象山有没有见道,就理上讲是有。

但是实际的修为和实践上是否到达「道」,就不知道了。

不一定有,但是在学理上,他们的东西是一定要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

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这学问就从肺腑中流出,不假安排。

还要有所安排,就代表学问还在语句、结构的这个层次。

听说,有一个人在演讲,你把他的讲纲撤走,把他的投影片通通拿走,他演讲就别讲了,他讲不下去了,因为他靠那些东西演讲,这很有意思。

这个地方你们可以去想一想,像现在做学问常常只是资料的堆积。

资料的堆积就是在「语句、结构」里寻方法,就只达到「语句、构造」这个层次。

这几个层次仔细去想一想,看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到达哪一个层次。

「道」、「意向」、「图象」、「结构」、「语句」这就是所谓的「道」、「意」、「象」、「构」、「言」这五个层次。

那么,你怎么样让自己能够往上提升呢?

要能够穿过语句的遮蔽,进入结构性的把握;

穿过结构的藩篱,进到一种图象的相遇;

穿过图象本身的遮蔽(它也有另外的遮蔽),进到心灵意象的体会;

再由这里回到道的契悟,一层一层的向上。

王阳明刚开始跟娄谅(一斋)学习「格物致知」的时候,基本上停留在语句、结构的层次上。

这娄谅(一斋)是当时朱子学的重要大师之一,明代朱子学的大师之一。

王阳明十八岁从南昌回浙江,经过广信,他的夫人是江西人,当结婚之后他们路过九江,王阳明就向这个娄谅请教如何格物致知。

娄谅教他宋儒格物之学,并告诉他说,圣人可以学而至,阳明觉得很有道理,请教之后,于是王阳明开始去格竹子之理。

王阳明有一个朋友格竹子之理,结果格了一、两天就病倒了。

阳明努力的坐在竹子前面,开始思索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也病倒了。

那时候他讲的「格物」是错的,所以他就认为是不是自己没有圣贤之份,于是后来就不做这个事了。

当然,阳明学问后来又有好几个转折,我们今天不是要讲阳明学。

只是要讲后来他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就是到了贵州龙场驿,他悟道了。

他悟道了,就使得他对于「格物」这两个字,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的理解。

他说「格者,正也」。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这格物释成正物,「格者,正也」。

然后把物解成事,格物变成好好的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格物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你要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就是把你的良知推扩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彻底的把它做好。

这样的话,知行不就合一了吗?

这里说的这个「物」就是「事」,这个「事」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在」即是「物」,所以「格物」就是「诚意」的功夫啊,这就连在一块了。

意是「心之所发」为意,这「诚意」就是「正心」啊,所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心意知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而为一,心意知物,这就通起来了。

阳明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连在一块儿讲,这是他所谓的心学。

心学就是这整个彻底通贯起来(物=知=意=心)。

这个跟朱子学整个理解不同,朱子理解格物致知是另外一套理解方式。

七、学问之道:

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

再由道而开显。

我们讲了半天发现,原来对语句的解释,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到最后牵涉到对「道的理解」,「道的体悟」。

所以不可能有一种人文学的解释,叫惟一的、客观的。

除非说这个解释是非常外在性的,那就一定不会错。

因为他不是内在义理的阐发,是外在的一种共同约定,大家看的很清楚。

譬如说林安梧是谁?

「林安梧」就是一个姓「林」,名字叫「安梧」的人。

那就对了,这个话不会再有第二个解释,这个话不会有质疑。

但如果是属于内在的诠释,那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人文学的有趣就在这里,他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国文老师不能够要求学生,背解释的时候要有标准答案。

解释只有范围,没有定点。

你要记得它只有范围,没有定点,你越出他的范围是不行,是错的,只有范围,没有定点。

解释像变形虫一样。

他可以扭来扭去的,但是他不可能乱扭,乱扭到毫无章法。

(请配合下图来理解)

(A)(B)(C)(D)

就在一个范围里面,今天这语意范围是这样(A),明天这语意范围可能变这样(B),后天这语意范围可能又变这样(C),但是它有没有范围呢?

他不可能今天这范围是这样(A),后天这语意范围突然扩大成(D),至于说他们扩张多少,不知道,没有办法能够限制他扩张多少,但是它不是没有限制。

没有限定,但是可有限制;

他没有限定,但是有限制,懂吗?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所以语意的问题是很麻烦的,意义的解释问题是非常麻烦的。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话本身有问题。

以前大家没发现这个话有问题。

「发现新大陆」这完全是白人中心主义的思考,那里老早就有人类了,人家已经老早就居住在那里,比哥伦布不知道要早多久耶,早几千年,几万年啊!

哥伦布是发现了你们白种人不了解的新大陆,他们是世居于那里而理解那里啊,是不是?

发现了新大陆,那我们「中国的哲学」、「中国的义理」、「中国的思想」需要新发现吗?

这也要想一想。

有很多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

喔,发现了孟子有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有康德(ImmaneulKant)的思想,胡扯!

孟子他里面老早就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内在的理解他,不是我通过西方的思想来理解啊,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想法啊!

到最后就是我们像矿物一样,要被开矿。

我们是死的,他来开矿,在以前不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开我们文化的矿吗,以前陈立夫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样啊,用科学的方法来开矿,这是他本来就是学矿冶的,开矿,这还好,更严重的那叫什么,我用一个比较辣的说法就是:

妓女、恩客情结。

你把自己当成什么,这太荒谬了。

什么运用西方的新方法,才能够了解中国的旧学问,这思考我是百分之百不能接受,哪有那回事儿?

鲁实先先生有读过西方的新方法吗,鲁实先先生做的学问不是学问啊,他做的学问比现在很多新方法的人做的学问还要伟大。

所以,我现在跟你们讲了半天是告诉你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好像用了很多西方的新方法,但我的想法绝对不是,不是用西方的新方法去开中国的矿,不是这个想法。

它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