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83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蒸发习题及答案

蒸发习题及答案

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

B

A.生蒸汽;B.二次蒸汽;C.额外蒸汽

2.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二次蒸汽的温度。

B

A.等于;B.高于;C.低于

3.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

A.减压;B.常压;C.加压

4.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1kg水,通常都需要()1kg的加热蒸汽。

C

A.等于;B.小于;C.不少于

5.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

A.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C.温度差损失

6.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

A.传热温度差;B.加热蒸汽压力;

C.传热系数;D.传热面积;

7.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

A

A.自然循环;B.强制循环;C.膜式

8.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蒸发器。

B

A.列文式;B.膜式;C.外加热式;D.标准式

9.多效蒸发可以提高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

A

A.减少;B.增加;C.不变

10.蒸发装置中,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

B

A.越少;B.越大;C.不变

11.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

A.完成液的浓度;B.加热蒸汽经济程度;C.生产能力

12.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换取的。

A

A.传热面积;B.加热蒸汽压力;C.传热系数

13.多效蒸发中,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每效的有效温度差就()。

A

A.越小;B.越大;C.不变

14.()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

A

A.并流;B.逆流;C.平流

15.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蒸发器。

C

A.中央循环管式;B.列文式;C.升膜式

二.填空题

1.蒸发是___浓缩溶液___的单元操作。

2.为了保证蒸发操作能顺利进行,必须不断的向溶液供给___热能___,并随排除气化出来的___溶剂蒸汽___。

3.蒸发操作中,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溶质的存在使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2)液柱静压强引起,

(3)管道流体阻力导致。

4.蒸发器的主体由___加热室__和__蒸发室__组成。

5.在蒸发操作中,降低单位蒸气消耗量的主要方法有:

采用多效蒸发,___真空蒸发_,____加强设备保温。

6.蒸发操作按蒸发器内压力可分为:

_加压_,_常压_,_真空_蒸发。

7.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气放出的热量主要用于:

(1)二次蒸汽气化所需的潜垫

(2)预热原料液(3)补偿蒸发器的热损失。

8.并流加料的多效蒸发装置中,各效的蒸发量略有增加,其原因是料液从前一效进入后一效时有_自蒸发_。

9.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蒸发的水分量。

10.蒸发器的生产能力是指_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_。

11.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通过加热室一次,_不作__循环流动,且溶液沿加热管呈_膜状流动,故又称为_液膜式_蒸发器。

12.降膜式蒸发器为了使液体在进入加热管后能有效的成膜,在每根管的顶部装有_液体分布器_。

13.自然循环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是由于溶液的_受热程度不同,而引起的_密度差异所致。

14.标准式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路线是从中央循环管_下降_,而从其它加热管_上升,其循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溶液的_受热程度_不同,而引起的_密度差异_所致。

三.计算题

1、在单效蒸发器内,将10%NaOH水溶液浓缩到25%,分离室绝对压强为15kPa,求溶液的沸点和溶质引起的沸点升高值。

解:

查附录:

15kPa的饱和蒸气压为53.5℃,汽化热为2370kJ/kg

(1)查附录5,常压下25%NaOH溶液的沸点为113℃

所以,Δa=113-100=13℃

所以沸点升高值为

Δ=fΔa=0.729×13=9.5℃

操作条件下的沸点:

t=9.5+53.5=63℃

(2)用杜林直线求解

蒸发室压力为15kPa时,纯水的饱和温度为53.5℃,由该值和浓度25%查图5-7,此条件下溶液的沸点为65℃

因此,用杜林直线计算溶液沸点升高值为

Δ=63-53.5=9.5℃

2、在单效蒸发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浓缩溶液,加热蒸气的用量为2100kg•h-1,加热水蒸气的温度为120ºC,其汽化热为2205kJ•kg-1。

已知蒸发器内二次蒸气温度为81ºC,由于溶质和液柱引起的沸点升高值为9ºC,饱和蒸气冷凝的传热膜系数为8000W•m-2k-1,沸腾溶液的传热膜系数为3500W•m-2k-1。

求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忽略换热器管壁和污垢层热阻,蒸发器的热损失忽略不计。

解:

热负荷Q=2100×2205×103/3600=1.286×106W

溶液温度计t=81+9=90℃

蒸汽温度T=120℃

∵1/K=1/h1+1/h2=1/8000+1/3500

∴K=2435W/m2K

∴S=Q/[K(T-t)]=1.286×106/[2435×(120-90)]=17.6m2

3、某效蒸发器每小时将1000kg的25%(质量百分数,下同)NaOH水溶液浓缩到50%。

已知:

加热蒸气温度为120ºC,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气温度为60ºC,溶质和液柱引起的沸点升高值为45ºC,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1000W•m-2k-1。

溶液被预热到沸点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器的热损失和稀释热可以忽略,认为加热蒸气与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相等,均为2205kJ•kg-1。

求: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加热蒸气消耗量。

解:

蒸发水份量:

qmW=qmF(1-x0/x1)=1000×(1-25/50)=500Kg/h=0.139Kg/s

加热蒸汽消耗量:

∵t1=t0

∴=0.139kg/s

传热面积:

∵Q=KS(T-t)蒸发器中溶液的沸点温度:

t=60+45=105℃

4、将8%的NaOH水溶液浓缩到18%,进料量为4540kg进料温度为21ºC,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为2349W•m-2k-1,蒸发器内的压强为55.6Kpa,加热蒸汽温度为110ºC,求理论上需要加热蒸气量和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已知:

8%NaOH的沸点在55.6Kpa时为88ºC,88ºC时水的汽化潜热为2298.6kJ•kg-1。

8%NaOH的比热容为3.85kJ•kg-1oC-1,110ºC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为2234.4kJ•kg-1。

解:

qmw=4540(1-8/18)=2522kJ/h

t=T-t=109.2-88=21.2℃

传热速率:

Q=qmFCpo(t1-t0)+qmwr'

=4540/3600×3.85×103×(88-21)+2522/3600×2298.6×103=1936×103W

qmD=Q/r'=1936×103/(2234.4×103)=0.87kg/s=3130kg/h

5、在一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内将浓度为10%(质量百分率,下同)的NaOH水溶液浓缩到40%,二次蒸气压强为40kPa,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为75ºC。

已知在操作压强下蒸发纯水时,其沸点为80ºC。

求溶液的沸点和由于溶液的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升高的值。

10%及40%NaOH水溶液杜林线的斜率及截距如下:

浓度(%)

斜率

截距

10

40

1.02

1.11

4.5

3.4

解:

溶液沸点用40%NaOH水溶液杜林线的数据计算:

t1=34+1.11t

=34+1.11×80

=122.8℃

由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80-75=5℃

6、双效并流蒸发系统的进料速率为1t•h-1,原液浓度为10%,第一效和第二效完成液浓度分别为15%和30%。

两效溶液的沸点分别为108ºC和95ºC。

当溶液从第一效进入第二效由于温度降产生自蒸发,求自蒸发量和自蒸发量占第二效总蒸发量的百分数。

解:

两效并流蒸发的流程见图

自蒸发水分量为:

其中t1=108˚C,t2=95˚C,

x1<20%,近似地cp1=cpw(1-x1)=4.187(1-0.15)=3.56kJ/(kg˚C)

95˚C时r΄2=2270.9kJ/kg

所以自蒸发量为

自蒸发量占第二效总蒸发量的百分数为

7、在三效蒸发系统中将某水溶液从5%连续浓缩到40%。

进料温度为90ºC。

用120ºC的饱和水蒸气加热。

末效二次蒸气的温度为40ºC。

各效的传热面积均为140m2。

各效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

K1=2950W•m-2•ºC-1,K2=2670W•m-2•ºC-1,K1=2900W•m-2•ºC-1。

若忽略溶液中溶质和液柱高度引起的沸点升高和蒸发器的热损失。

求:

原料液的流量和加热蒸气消耗量。

解:

(1)初步估算各效的温差

设Δt1=19˚C

Δt2=21˚C

Δt3=40˚C

因为忽略各种温差损失,故各效的加热蒸汽温度及沸点为

T1=120˚Cr1=2205kJ/kg

T2=t1=T1-Δt1=120-19=101˚Cr2=r΄1=2257kJ/kg

T3=t2=T2-Δt2=101-21=80˚Cr3=r΄2=2307kJ/kg

TK=t3=40˚Cr΄3=2401kJ/kg

(2)总蒸发量

(3)估算各效蒸发量及料液量

因为各效溶液的比热熔均相同,故

(a)

(b)

(c)

代入已知值

解得:

(d)

(e)

(f)

(g)

(h)

因此,可解出

qmF=43180kg/h

qmw1=11634kg/h

qmw2=13454kg/h

qmw3=12740kg/h

(4)验算Δt

˚C

˚C

˚C

˚C

各效温差与初估温差相差较大,应重新分配

(a)分配Δt

取Δt1=20˚C

Δt2=20˚C

Δt3=40˚C

(b)估算各效沸点及相应的汽化热

T2=t1=T1-Δt1=120-20=100˚Cr2=r΄1=2258kJ/kg

T3=t2=T2-Δt2=100-20=80˚Cr3=r΄2=2307.8kJ/kg

TK=40˚Cr΄3=2401kJ/kg

(c)计算总蒸发量

按式(a)、(b)及式(c)计算各效蒸发量

代入已知值

解得:

因此,可解出

qmw1=12363kg/h

qmw2=12780kg/h

qmw3=12583kg/h

qmF=43240kg/h

(d)验算Δt

˚C

˚C

˚C

与前面所设的

Δt1=20˚C

Δt2=20˚C

Δt3=40˚C

很相近,故认为该温差分配合适,所以

qmF=43240kg/h

8、用双效蒸发器,浓缩浓度为5%(质量分率)的水溶液,沸点进料,进料量为2000kg•h-1,经第一效浓缩到10%。

第一、二效的溶液沸点分别为95ºC和75ºC。

蒸发器消耗生蒸汽量为800kg•h-1。

各温度下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均可取为2280kJ•kg-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