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802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安徽省XX市种肉牛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扩建

1.1.3建设规模:

年末存栏核心群母牛300头,公牛80头。

1.1.4产品方案

项目完成后,年育成良种公牛65头;育肥商品牛87头;年生产推广种牛胚胎2760枚;生产细管冷冻精液160万支。

1.1.5建设内容

1.新建2592平方米牛舍、6480平方米运动场等设施。

2.购置养殖、检测、胚胎移植等仪器设备。

3.通过胚胎移植,快速扩建核心群母牛300头,种公牛80头。

1.1.6投资估算

总投资799.5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66.28万元,占总投资的83.33%,地方配套133.26万元,占总投资的16.67%。

1.1.7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年销售收入607.7万元,年总成本437.21万元,达产年利润总额170.49万元。

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农户面宽,养殖农户增收幅度大。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

1.安徽省2005年中央投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

3.《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4.《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

5.《全国农业“十五”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6.《全国畜牧业“十五”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7.《安徽省农业“十五”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8.《安徽省畜牧业“十五”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10.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

11.《全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至2015年发展规划》

12.《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4.项目单位委托书

1.3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分类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年末存栏良种基础母牛

300

正常年

1.2

年末存栏良种基础公牛

80

正常年

2

产品方案

2.1

种公牛

65

正常年

2.2

育肥牛

87

正常年

2.3

细管冷冻精液

万支

160

正常年

2.4

牛胚胎

2760

正常年

2.5

牛粪

3500

正常年

3

建设内容

3.1

牛舍

平方米

2592

3.2

运动场

平方米

6480

3.3

料库

平方米

216

3.4

产房

平方米

473

3.5

哺育室

平方米

216

3.6

犊牛舍

平方米

288

3.7

胚胎移植试验室

平方米

216

3.8

草库

平方米

864

3.9

青贮池

平方米

1800

3.10

粪便处理场

平方米

525

3.11

兽医室

平方米

108

3.12

消防池

平方米

150

3.13

消毒室

平方米

35

4

经济指标

4.1

新增固定资产

万元

799.54

4.2

销售收入

万元

607.70

正常年

4.3

销售收入及附加

万元

0

正常年

4.4

总成本

万元

437.21

正常年

4.5

流动资金

万元

216.89

正常年

4.6

利润总额

万元

170.49

正常年

4.7

所得税

万元

0

正常年

4.8

投资利润率

21.32%

4.9

税后内部收益率

14%

4.10

税后净现值

万元

191.99

4.11

税后投资回收期

7.5

4.12

盈亏平衡点

%

5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挡住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冲击,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保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产品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农产品,就必须从新阶段和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

2001年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就做出重要批示: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入世挑战,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一项紧迫工作。

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抓紧编制规划,研究制定具体产业政策的措施”。

2003年,农业部发布《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把XX列入“肉牛优势产区”和“肉羊优势产区”。

2.2必要性分析

2.2.1提高肉牛生产能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肉牛生产大幅增长。

2000年我国牛存栏量1.29亿头,牛肉产量532.8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29%和3.2倍。

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也从2.3%增长到9%,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家。

尽管我国肉牛业发展迅速,但我国牛的平均胴体重、出栏率和每头存栏牛年产肉量等反映肉牛生产水平的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低,甚至有些指标如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还低于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国肉牛的总体生产水平还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没有自己的肉牛品种;引进品种没有建立独立的核心群,不能进行本品种选育;我国的黄牛改良率不高。

当然也有肉牛生产技术含量不高、饲养方式落后等原因。

肉牛种牛生产的落后,制约着我国肉牛业的发展。

当然,肉牛生产能力不高、肉牛改良水平有限在安徽省及其地区也表现得较为突出。

安徽省2000-2003年牛出栏量一直在244万头左右徘徊,占全国的比重也保持在6%;作为安徽省最主要的肉牛生产区,皖北地区近4年来的牛出栏量稳定在220余万头;虽然XX市2002-2003年56万头的牛出栏量比2000-2001年53万头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幅度并不大,仅为5.2%。

与此同时,肉牛的改良水平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从而无法提高当地肉牛的生产能力。

安徽省近4年的年末存栏、出栏种肉牛以及能繁育母种肉牛数量本身就不大,但在1999年之后却出现了位数级的下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1年,直到2002年才出现了一定的反弹,如1999年出栏种肉牛为244头,2001年仅有10头,2002年恢复到44头。

全省情况尚且如此不容乐观,更何况境内的XX市等皖北地区的肉牛改良水平了。

这并不是说明肉牛的改良水平已近极限,而是更为突出的反映出进行肉牛改良、建立肉牛种牛场的必要性来。

2.2.2提高牛肉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以后,将在各个领域面临着外来的竞争,特别是在国外实行高度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畜产品领域。

产品的竞争力除了生产体制外,还有产品质量等其他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只有解决了牛肉的质量问题,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增强我国肉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牛肉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牛肉的嫩度较差。

特别是与欧美等主要牛肉生产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牛肉的嫩度差得较多。

欧美国家特别重视培育生长快的肉牛品种,加上饲养条件好,因此肉牛饲养周期普遍比我国短,牛肉的嫩度和口感都得以提高。

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既要注重科学的饲养,也要注重肉牛的品种,而且关键是品种。

就XX等皖北地区而言,目前的肉牛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黄牛。

黄牛肉本身的嫩度和口感并不太好,如果不进行品种改良,牛肉质量将无从提高,从而影响到牛肉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

这就凸现出了肉牛改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3发挥肉牛生产比较优势的需要

我国在活牛和牛肉价格上均占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据FAO的统计资料,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我国的活牛价格为451~49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3,或澳大利亚的1/2;从牛肉价格上看,1999年,我国牛肉出口价格每吨平均1345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价格的62%、美国的50%。

因此,如果不考虑牛肉质量和疫病等因素,从价格上比较,我国活牛和牛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肉牛饲养(指农户散养)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的测算表明,在1991-1999年间,我国肉牛生产的DRC值最小时为0.117,最大值也仅为0.392,基本上未出现大的波动。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我国肉牛生产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XX是农业大区,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年可用饲料粮200多万吨,饲草400万吨,据测算可养牛300万头;XX又是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剩余200余万人。

养牛业是XX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农民有传统的养牛习惯,普遍掌握养牛技术。

2.2.4建设中原牛肉出口基地的需要

农业部颁布的《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把中原和东北列入肉牛优势产区,中原肉牛优势产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安徽4省的7个地市38个县市,XX被规划列入中原肉牛优势产区。

根据国家规划,肉牛优势区内将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次,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创建一批肉牛品牌,增加高档牛肉的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开拓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市场,扩大出口。

到2007年把中原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牛产业带,区内牛肉产量提高30%以上,优质牛肉的比重由日前不足5%提高到20%以上,结合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把中原建成我国牛肉重要出口基地。

XX作为中原肉牛优势产区的重要一环,不仅在肉牛养殖规模、饲养水平、加工水平处在国内先进行列,而且在肉牛品种上也处于先进水平,利用XX现有的在肉牛品种方面的条件,建设种肉牛场,为中原肉牛优势产区的发展,提供良种保障,提升中原肉牛业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肉牛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2.2.5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和肉牛业基础,大力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并形成XX自己的强势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以目前市场估算肉牛养殖效益,每养一头优质杂交肉牛,年收入在1500至2000元计,全市农村每户养2至3头肉牛,就可以脱贫奔小康,并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2002年,XX出栏肉牛56万头,如果全是杂交肉牛可使农民增收8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特别在XX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下,通过品种改良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更是具备了坚定的基础。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条件

2.3.1区位和气候资源优势

XX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

辖太和、临泉、阜南、颍上4县,颍州、颍泉、颍东3区和界首市,180个乡镇、办事处,3953个村民委员会。

国土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890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古为“齐鲁卞洛之道”,今为“长三角”经济区西进的桥头,南北经济过渡之要冲。

XX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等农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

XX饲养黄牛、生猪、山羊、长毛兔及各类家禽历史悠久,饲草饲料、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秸秆养牛示范基地,是优质肉牛、肉羊主产区,中原肉牛带的核心区。

2.3.2畜牧产业基础优势

XX是闻名全国的黄牛大市,安徽畜牧大市,中国肉牛经济专业委员会总部所在地。

2002年黄牛存栏113.5万头、出栏56万头,分别占全省的29.0%和26%、全国的1.3%和1.5%;生猪存栏291.5万头,出栏401.2万头,分别占全省的15.3%和15.4%、全国的0.6%和0.7%;山羊存栏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