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78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5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五】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纲解读】

2011年“考试大纲”规定:

“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

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

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

(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命题特点: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2.内容上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为重点。

这三种语病类型几乎各地试题都有涉及。

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

单一考查某种语病较少,除了表意不明外。

4.材料上多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热点题材。

预测今后高考同样会沿着这一特点命题。

一道题目的几个选项之中,往往涵盖多种语病,或是复句的各分句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或是分句间的关联词语误用;或是一个句子各部分内容间出现重复、杂糅现象,或是有句子成分残缺、不搭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等毛病;也可能是概念不清、不合生活实际等问题。

命题规律:

辨析病句的考点,题型较固定,为选择题;位置固定,居于Ⅰ卷第3或4或5题的位置。

2011年全国17套试卷中,除福建卷、上海卷外,其余15套均对病句的辨析进行了考查。

试题的一般要求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也有同时考查歧义句辨析的,题干则为“……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也有的题干为“有语病的一句是”。

选句的内容更注重实际,且结合中学生语言应用的实际。

病句的修改则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试题要求找出文段中错误的表达,并改为正确的。

此题型这些年有所淡化,2011年只有重庆卷、安徽卷采用了这种考查形式。

命题趋势:

①高考对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仍将是热门考点之一。

2011年有13套试卷涉及病句的辨析,2套试卷涉及病句的修改。

②在题型设计、考点安排上,稳中有变,追求新颖题型。

③辨析类题型仍然占主流,修改病句类题型可能有所增加。

【高考体验】

1.(2011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使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缺少中心语,应在“特色”后补充“的特点”。

C项,搭配不当,“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这句话中“应对失眠”不是“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和“进行自我调护”的主语,应在“应对失眠”后加上“我们”。

D项,句子杂糅,“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中,去掉“应着力于”或“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

B

2.(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加上“提供”。

C项,中途易辙,第一个分句并未陈述完整,缺少谓语;可以去掉“经过”。

D项,句式杂糅,把“以带给”改成“使”或去掉“感到”,在句末加上“的感觉”。

答案:

A

3.(2011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解析:

A项,第一分句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造成”的,第三分句搭配不当,“提高”改成“增强”;C项,语序不当,把“最初”移到“在崇安”前。

D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宾语中心语,在“缺乏”后加“的状况”。

答案:

B

4.(2011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B.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D.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

解析:

A项,成分残缺,“无论……还是”固定搭配,将大专生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并添加“还是”;句式杂糅,可去掉“才能上岗”或“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

B项,“得以”重复,去掉;C项,“刻画”与“特征”不搭配,“很好地”修饰“发现”不妥。

答案:

D

5.(2011年安徽卷)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

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③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④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现,我省基本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

⑤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序号

修改方法

解析:

第①句属于成分赘余;第③句是成分残缺,即缺主语,删除“在”后,让“丁俊晖”作句子的主语;第④句属于用词不当;第⑤句是不合逻辑,大家不会去期待信任危机在短时间内不能消除。

答案:

序号

修改

删除“超过”,或删除“多”

删除“在”

“显现”改为“显示”

“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6.(2011年重庆卷)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l)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

(2)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驻军图》中,标有“箭道”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而下。

(3)按照一定顺序准确无误地将一长串数字记住,比牢记内容相互关联的文本或图像难度更大。

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针对性修改:

(2分)

解析:

“与”和“相关”的使用造成句式杂糅。

答案:

有语病的一项是:

(1)

针对性修改:

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

【考点精析】

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述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

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除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知识点1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有多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

(1)定语位置不当

①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如:

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解析:

句中定语中心语“化石”和定语“牙齿”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牙齿化石”。

②定语误放到状语的位置

例如:

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解析:

“古色古香”不应修饰“印着”,应改为“印着古色古香的青铜器”。

③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解析:

多项定语的一般语序是:

a.领属性定语,时间、处所定语;b.表指称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性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e.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应当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如:

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如果违反多项定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定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例如:

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句中定语排列不当,“古船”前的三个定语正确顺序为“一艘”“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否则会产生歧义。

(2)状语位置不当

①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

例如:

“微山湖”号护卫舰迅速地在索马里海域采取行动,吓退了海盗;保护了被海盗追踪的商船。

解析:

“迅速地”作状语应放在谓语动词“采取”之前。

②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解析:

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

a.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c.表范围程度的短语;d.表情感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即:

为了什么(表目的)→何时(表时间的名词)→何地(表处所的介宾短语)→范围(表范围程度的副词)→怎样(表情态的形容词)→同谁(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

许多教师今天早上(表时间)在会议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如果违反多项状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状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例如:

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后来在那里发现了镭。

解析:

表处所的状语“在简陋的工作室里”和表时间的形容词“漫长”,应放在表情态的状语“艰辛”前面,改为“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艰辛地研究”。

(3)词序不当

词序不当,指的是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顺序不当、虚词(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如:

地震发生后,困难和危险尽管很多,战士们仍然迅速及时地进入震区抢险救灾。

解析:

“尽管”的位置不当,应改为“尽管困难和危险……”。

(4)分句位置不当

例如: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解析:

后半部分两个分句为递进关系,且应先“公民”后“国家”。

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而且关系到国家的……”。

温馨提示:

关注关联词语、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有数量词语的句子、有较多分句的复句。

知识点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