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865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水泥产业整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产业整合理论

产业整合是一个产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要整合对象的跨区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

具体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的过程。

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

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它的特征是合并同类项,重在做大企业规模和调整产业布局。

它突破了传统企业逐步发展的模式,通过合并或兼并将处于一定区域内、发展水平相近、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整合成大型企业(集团)。

纵向整合是围绕主导产品,沿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手段,形成以价值链为中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

通过整合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竞合关系,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

纵向整合的特征是以产业链为纽带,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前纵向整合和后纵向整合。

3.产业整合的背景

3.1中国水泥业发展状况

3.1.1市场竞争激烈

水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

通过更高的产能利用率和更大规模来摊薄固定成本;

通过技术以及精细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煤耗、电耗、人员等指标,实现变动成本最低化。

在成本实现最小化的情况下,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的手段以跑“量”为主,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销量越多代表利润更多。

我国的水泥行业一直以来都处在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分析见表1):

表1:

我国水泥行业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虽然我国水泥需求长期保持增长,但这种以压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盈利模式在缺乏壁垒的完全竞争环境中,难以获得持续的高盈利。

水泥行业处在“高盈利→高投资→低盈利→低投资”的循环之中。

3.1.2利润空间小

企业数量多、单机规模小(主打窑型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导致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盈利水平较低。

水泥行业的盈利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

市场需求状况和行业竞争格局。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目前少数几家跨国水泥集团掌握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市场份额,水泥工业显示出自然性的寡头垄断特征:

在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下,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少数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水泥价格,减轻宏观经济波动及产能过剩对价格的影响,如南美许多国家其水泥价格一直处在高位,这与当地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有很大关系。

(根据一位市场销售经理多年的经验:

在保持销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泥价格上调1%,利润将会增加8%;

而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量上涨12%,利润仅能上涨1%,价格对利润的弹性要比销量大得多;

而2009年浙江的限产提价带来盈利增长也证实了这条经验。

盈利能力低、周期性波动大一直是我国水泥行业的短板。

有关资料显示,除中国水泥之外的国际CR5达到42%,而我国CR5才16%;

国外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为90万吨,其中:

美国平均为83万吨,日本平均为200多万吨,韩国为400多万吨,泰国为500多万吨,而我国不足20万吨;

同时,欧洲的吨利润达到10欧元,美国有8美元,而我国行业平均只有20元左右。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泥行业盈利情况远低于国际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水泥行业集中度较低。

3.1.3技术普遍落后

我国虽然是名副其实的水泥生产大国,但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总体水平不高。

同时工艺比较落后,水泥工业生产仍以立窑生产技术为主,与世界水泥工业先进水平相比,不论在设备的大型化方面,还是在技术性能方面,特别是能耗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水平,设备的材质和结构、成套性、可靠性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以四川水泥行业为例,四川拥有水泥产能8000多万吨,年水泥产量近7000万吨,属水泥大省。

但全省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不足20万吨,虽然“规模以上”企业达311家,但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8户,只占全省水泥产量的31%,产业集中度相当低。

据统计,全省现有水泥生产能力6500万吨,其中立窑等落后工艺水泥产能占89%,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仅占11%。

与传统的立窑生产相比,干法水泥生产线要节电10%。

因此,要改变能耗高、污染重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生产工艺。

十几年来,我国在重点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的同时,对以立窑生产技术为主的中小型水泥生产线,进行了以节能降耗、稳定质量、减少粉尘污染为中心的综合技改工程。

特别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技术使得这些生产线能耗降低、质量稳定、污染减轻。

但就全国范围来讲,以立窑为主的地方水泥企业由于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和管理上的问题,以及由于立窑结构和工作机理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着能源消耗高、粉尘和废气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品中高标号水泥少、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亟待通过建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方式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

3.2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看我国水泥产业整合

水泥行业是我国建材行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

从近几年水泥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水泥行业的扩张速度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水泥行业全球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下滑,导致水泥和熟料需求大幅萎缩,因而对我国的水泥和熟料出口影响很大。

但是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下,伴随着基础建设投资计划的实施,尤其是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水泥市场需求持续回升。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行业的生产效率稳步提高。

因此,水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已经入成熟阶段。

同时,水泥产品十分成熟,新产品研发和品质提升不是主要方向,兼并收购、规模扩张成为水泥企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09年水泥行业受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新建生产线疯狂扩张,整个行业的产能出现了过剩,正是产业合并爆发的最佳时机。

3.2.1规制因素

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和起草了多个涉及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法规文件,从土地、信贷和项目的准入等方面支持大型企业兼并重组。

如:

200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报送水泥和平板玻璃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计划及三年计划的通知》(工信厅原[2009]222号),计划涉及2009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420万吨。

11月,《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出台,为抑制水泥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为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宏观调控。

12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公布,水泥余热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有望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修订;

《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出台。

2010年,政府又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水泥工业的政策重点:

一是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从2010年到2012年期间,中国尚有3.89亿吨以立窑为主的落后水泥产量需要淘汰,2.37亿吨小型水泥粉磨站要关闭。

这些落后产能从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了中国水泥工业的整体水平。

2010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水泥淘汰落后的目标和责任,通过政策激励和监督检查来完成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指标。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的增加,今后两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速度还将加快。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是中国水泥工业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保护的重大贡献。

二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

201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

5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可见,自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对所有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控制。

应对低碳经济发展,中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更多地将转向可替代原料、燃料的利用,以及推行以质代量,扩大高标号水泥应用方面。

靠近大中城市的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污泥,融入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中。

三是推进企业并购重组:

初步统计,2009年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涉及整合水泥产能近8000万吨。

通过企业重组,努力发挥大集团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快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市场稳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也为中国水泥工业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3.2.2经济因素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但固定投资下降引起下游需求不足,加之水泥工业投资在2006年-2008年加速,打破供需的弱平衡,将对水泥企业业绩增长构成较大威胁。

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4.3%和81.4%。

但2008年水泥工业投资完成1051.46亿元,同比增长60.76%。

2008年全国已开工建设的新水泥熟料生产线初步统计有208条,如投产将新增熟料产能24177万吨,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全国水泥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给大型水泥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落后,当地水泥产能不足,加之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刺激水泥需求,西部地区的水泥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尤其值得看好。

3.2.3技术因素

水泥生产自1824年诞生以来,生产技术历经了多次变革。

从间歇作业的土立窑到l885年出现回转窑;

从1930年德国伯力鸠斯的立波尔窑到1950年联邦德国洪堡公司的悬浮预热器窑;

1971年日本石川岛公司和秩父水泥公司在悬浮预热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预分解法,即预分解窑。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热工学、粉体工程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并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水泥工业生产的综合技术,具有高效、优质、节能、节约资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水泥工业生产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

截至2010年底,采用国内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达到1300多条,日产4000吨、5000吨水泥生产线占60%左右,达到800多条生产线。

2010年水泥产量18.7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0%。

技术结构已基本调整完成,彻底改变了我国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的局面。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水泥生产技术的格局和发展进程,从而把水泥工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技术的切换同时也促成落后产能被淘汰,而淘汰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被兼并。

3.2.4供给因素

一方面,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石灰石,而石灰石等矿物资源有限,不可再生,往往只有通过收购企业的途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对水泥产业所形成的压力促进了本产业的合并,另一方面,由于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电力紧张等因素影响,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较多,市场资金价格大幅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明显加剧,需要通过企业间相互兼并、重组等形式以便形成更大的企业规模和更强的议价能力。

4.产业整合的过程

水泥产业整合主要爆发在2010年间,详见表2。

表2:

2010年主要并购事件

数字水泥网,长江证券研究部

下面以两个实例说明:

例1中国联合水泥

中国联合水泥基于对中国水泥行业的状况分析和水泥产品同质化、市场区域化特征,运用企业兼并重组的前沿理论,确立了以联合重组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以规模经济为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实行区域化横向联合重组模式,通过有效的管理整合和技术改造,提高对区域水泥市场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盘活区域存量资产资源,提高区域水泥行业的总体效益,打造中国联合水泥的核心发展区域。

在战略上,中国联合水泥以“淮海地区为依托,控制中原,辐射京津,沿陇海一线成片形成大区域”为发展区域,在联合重组策略上,坚持既重组资产资源,又联合人力资源。

自1999以来,中国联合水泥积极实施横向联合重组战略,特别是在2006年中国建材股份上市

以来,进一步加快了联合重组的步伐,建立了以山东、河南、江苏、河北为区域的核心利润区,集成了包括经营、管理、技术等领域的大批人才,使中国联合水泥快速成长为中国水泥行业第三大水泥企业集团。

(一)联合重组是中国联合水泥成长的主要方式

1、联合重组战略及目的

中国联合水泥在企业战略目标下,在对自身优势、中国水泥行业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势和行业布局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水泥是资源性产业和区域化市场特征,在兼并前沿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清晰的联合重组战略。

●中国联合水泥的优势:

资本+行业专属管理能力+人才+国家政策

根据威斯通的组织经验一组织资本模型理论,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来寻求投资机会。

●联合重组的条件:

水泥产业是基础性、资源性产业,水泥产品正处于成熟期;

水泥企业众多,大水泥企业集团对市场的控制力还没有形成,行业集中度低,资源分散,企业运营成本高,具备横向联合重组的条件。

根据威斯通行业生命周期模型理论,随着产品达到成熟阶段,销售增长速度减慢,而且随着生产能力的过剩,竞争的压力也增大了,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更可能进行横向兼并。

●企业价值创造逻辑:

盘活存量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根据波特的论述,一家企业通过他的价值链差异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发展区域:

中国联合水泥以“淮海地区为依托,控制中原辐射京津,沿陇海一线成片形成大区域”为发展区域。

●联合重组战略和目的:

在战略发展区域内,实行区域化横向联合重组,通过有效的管理整合和技术改造,提高对区域水泥市场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盘活区域存量资产资源,提高区域水泥行业的总体效益,打造中国联合水泥的核心利润区。

●联合重组策略:

既重组资产资源,又联合人力资源,在联合重组过程中,财务审计与人的审计同步进行,为人力资源整合做准备;

对区域内的优势企业,不能控股重组的,可以实行其他形式的产权联系,以产权为纽带,建立区域市场联合管理。

2、中国联合水泥联合重组之路

中国联合水泥1999年成立,同年,重组控股鲁南水泥厂,成立鲁南中联:

全资重组河南南阳航天水泥厂,成立中国联合水泥南阳分公司;

全资重组河南安阳海工水泥厂,成立安阳中联。

2001年重组控股淮海水泥厂,成立淮海中联;

2003年重组控股邢台鑫磊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邢台中联;

同年,邢台中联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4年重组控股鑫厦水泥有限公司,成立枣庄中联,同年,该企业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4年,中国联合水泥南阳分公司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6年7月,在中国建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战略合作的背景下,中国联合水泥联合重组海螺集团旗下拥有万吨生产线的徐州海螺公司,成立徐州中联。

2007年,重组控股泰山水泥、德州大坝水泥、日照港元水泥、河南淅川水泥,分别成立泰山中联、德州中联、日照中联、淅川中联;

同年,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中国联合水泥南阳分公司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竣工投产。

2008年,重组控股山东金鲁城水泥、山东江元水泥、南阳恒新水泥、郏县天广水泥、莒县日广水泥,分别成立曲阜中联、临沂中联、卧龙中联、郏县中联、莒县中联;

重组登封登电水泥、山东东华水泥和济南万华水泥。

2008年,组建北川中联和安县中联。

3、联合重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中国联合水泥坚持以联合重组为主,新建、扩建为辅的增长方式,经过十年发展,至2008年底,水泥产能已达到4000万吨。

目前,中国联合水泥的产能已达到5000万吨,居于中国水泥行业第三位,已成长为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例2水泥龙头企业——海螺水泥

海螺集团是国内乃至整个亚洲水泥行业的执牛耳者,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1)海螺集团面临的竞争局面:

首先,我国东部竞争激烈,利润不高,产能过剩;

西部空间广阔,利润丰厚。

其次,我国西部落后产能较多,给公司留下足够发展空间;

但根据相关规定,未来三四年内所有落后产能都必须关闭,这意味着留给海螺、中国建材等巨头去抢占剩余空间的时间已不多。

一些大企业目前相继涌到西部,冀东水泥中国建材等公司纷纷到西部布局,并且中国建材早就收购了天山股份和赛马实业,已经提前享受到了西部利润的甜头地方政府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积极引进外地企业。

(2)海螺西部发展战略

①“T”型战略

“T型”战略,就是通过长江水路和东部海岸线共同组成水运航道,将海螺的熟料基地与华东水泥需求最旺盛的沿江、沿海市场相连接的发展战略。

②海螺水泥的整合计划

海螺水泥计划使用超过12亿的资金投向公司位于重庆、四川达州、广元以及甘肃平凉的生产线项目,上述项目均为日产4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

公司认为,在国家大力投资基建项目的大背景下,西部的四川和重庆地区,随着灾后重建的加速推进,未来3-5年对水泥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加。

据相关预测,每年需要水泥1亿吨。

此外,西部地区落后水泥产能比例还很高,未来淘汰的空间还非常大,所以在西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海螺在两广市场采用“T”战略,形成了华南市场的“小T型”布局。

水泥行业是个典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行业,公司东部、南部均是结合了区域市场特征采取了“T型”战略、“大型熟料基地”战略。

而西部各省情况则有不同,西部地区不具备东部的物流优势,因此公司的战略也是因地制宜,不会固守在东部地区的惯有策略。

公司预计,今后两年的利润增长亮点将主要依靠在中西部产能的释放,而占有海螺总销售量45%的东部地区未来1年内的需求仍然偏弱,尤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浙江地区,海螺将继续执行竞争策略,确保稳健的销售量。

5.产业整合的效果

并购不是一锤子买卖,不只是短期的主题投资机会,它实际上对行业和公司盈利能起到长期的改善作用,有益于行业和公司估值的提升。

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水泥市场有很强的地域性,水泥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市场控制;

同时,产品同质化使得规模扩张带来的经济效应比较明显。

1、管理整合是重组不可逾越的过程

中外兼并案例一再证明,兼并整合是保证兼并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通过系统的管理整合,才可能实现自身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2、管理整合实践

“管理整合对于中国联合水泥和中国建材都没有可供借鉴与参考的经验,完全靠创新。

”(中国建材曹江林总裁语)

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中国联合水泥的管理整合活动,体现为由“分离式组织整合+技术改造”模式,到“战略协同+经营协同+财务整合”模式,再到“融合式组织整合+管理一体化整合”模式的上升轨迹。

中国联合水泥通过卖施管理整合,各所属企业在生产运行、成本控制、企业效益提升等方面与重组前相比都有明显,公司整体取得了规模效益,促进了中国联合水泥整体效益的提升。

6.产业整合未来的趋势

6.1产业整合的驱动因素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水泥需求能否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中短期水泥供过于求将成为严重影响公司未来产能投放后的经济效益最为不利的因素。

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但未来3年内固定投资下降引起下游需求不足,加之水泥工业投资在2006年至2008年加速,打破供需的弱平衡,将对水泥企业业绩增长构成较大威胁。

近年来由于西南和陕西等区域新增的水泥产能压力较大,使得这些地区的市场景气度日趋下滑,为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我们认为大水泥公司由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政策的支持将在并购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为各区域的领袖,获得长期可持续的成长。

我们看好具备整合预期的大水泥公司(全国、区域龙头):

中材系(祁连山、赛马实业、天山股份)、冀东水泥,海螺水泥是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整合的间接受益者,公司本身也开始了并购之路。

6.2预期产业整合演进的条件

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水泥市场的产能过剩是公认的事实,西部利润较低的水泥企业面临现金流吃紧的挑战,且缺少区域龙头企业,产能分散而集中度低,在日前中国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时,西南地区的淘汰总产能为2707万吨,仅次于华北地区。

中国水泥龙头企业有望透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规模,对于这些大企业来说在西南地区大举并购,对于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业绩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此外,虽然现阶段西南地区水泥企业的利润率较低,但市场整合将提升该地区的水泥价格。

对于已经从华东和华南的行业整合中受益的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而言,在内生性增长受到政策限制下,水泥龙头企业会加快收购步伐。

并购市场的发展将使得中国的产业发展更加有序,因为并购会使得优势企业通过存量资产的调整实现规模扩张,而非新增生产能力,从而避免产能过度扩张造成整个市场的供需失衡,由此导致惨烈的价格战或者其他恶性竞争。

6.3未来的可能发展

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