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69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8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力七巧板校本教材Word下载.docx

小试牛刀...................................................20

过关斩将...................................................22

最后冲刺...................................................23

附录常见图形...........................................25

------------------------------------------------------

课程说明

一、课程综述

“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长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曾被选为第四界“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

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的应用排列组合和线形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还可以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

通过智力七巧板拼摆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活动舞台。

二、课程构想

七巧板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种智力游戏,使用形状、大小各异的七块薄板,就可以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不仅引人人胜,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而且通过探索七巧板,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轻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因此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

通过讲解智力七巧板演变的发展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通过按样拼图兴趣课,熟悉了拼版之间的几何关系,掌握了一定的组拼技巧和拼图的基本规则,引发学生对生活活动的联想,促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通过按图分解活动课,学生对七巧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各种难题,同时将引发他们对“形状奥秘”的探究与思考。

专题设计技能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启迪他们的创造意识。

观察创造技能课有益于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举一反三技能课可以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多变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多副组合创新课,如寓言故事、古诗情景等创意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把数学、美学、哲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开设七巧板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

用七块板就能拼出无限多中的形象,这无疑是难度极高的图形挑战,当然也就是功效奇佳的智力训练。

试验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伴随着七巧板游戏长大的孩子,其右半脑与左半脑的均衡发达程度与整体智能水平,都显着高于其他儿童。

所以,开发研究七巧板课程主要是迎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结合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在动手拼接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教学目标

活动总目标:

通过智力七巧板拼摆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知识与能力:

在动手玩七巧板游戏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建立形状概念;

发展手眼协调、视觉分辨、认智技巧等能力。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形成开放、扩散的思维习惯,培养创造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案游戏、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手、眼、脑的运作和协作,在强烈的感观互动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动手玩拼图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虚心好学、合作互助、善于探究等良好品质的形成。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模仿想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和新情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因此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六、有效推进课程的教学措施

智力七巧板学习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课程管理。

“智力七巧板”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智力七巧板”不同于其他学科,较高程度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2.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智力七巧板”重在要求学生用有限的七块板创新出无穷的图形,因此,紧靠模仿范例是不够的,范例在“智力七巧板”的学习中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创新。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

七、课前准备

1、分组。

4~5人为一组,以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准备材料。

2、材料与工具。

吹塑纸或硬纸板若干,小刀、直尺或三角板。

8K白纸1张。

八、目标的解读

1.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历史、组成和玩法。

2.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建立形状概念;

发展手眼协调、视觉分辨、认智技巧等能力.

3.在学拼简单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4.激励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在拼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创新等良好品质。

九、选课建议

为了体现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成低——中——高三个学段。

七巧板的玩法有4种:

①依图成形,即从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②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③自创图形,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④数学研究,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

七巧板按不同的方法拼摆、组合可以拼排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和形象,如桥梁、船只、房屋、手枪或是跑步、跌倒、玩耍、跳舞、站立的人物以及戏水的鱼、猫、狗等。

大致上,七巧板的问题可归纳为三类:

(一)模拟人、动物或其它实物,这些图案风趣,有一定的艺术意境。

(二)几何图形。

这些是要把七巧板的一部份或全部,或用几副七巧板来拼搭一些几何图形,若拼搭不成功,则需给予证明。

(三)用七巧板来研究组合分析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它与电子计算器、程序设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内容具体安排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目标

组织形式

时间安排

1

现代七巧板介绍

观看七巧板的神奇图案

全班

1课时

2

了解七巧板的历史

掌握七巧板的由来

3

按样拼图

培养观察能力

小组

2课时

4

按图分解

培养分析能力

5

举一反三

培养思维能力

6

一图多拼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7

飞机专题

8

动物专题

9

人物专题

10

运动专题

11

观察创造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12

单副组合创作

3课时

13

多副组合创作

14

小试牛刀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15

过关斩将

16

最后冲刺

七巧板的来历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

七巧板中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它的数目不多,却能拼出很多种图形,如能拼出从0到9的十个数字,或汉语拼音字母,也能拼出几何图形、动物、建筑物等。

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也就是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第一章:

认识七巧板

第一课时:

现代七巧板,又叫现代智力七巧板,由七块不规则板块构成:

圆、半圆、三角形、梯形、角不规图形、圆不规图形。

中心板组大板组

第二章:

拼图

第一课:

让学生对七巧板产生兴趣,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找到组拼规律,总结组拼规则,培养了探索精神,提高观察能力。

怎么拼图?

要 点:

动手模仿,敢尝试;

仔细观察,抓特征;

触类旁通,善应变;

全盘考虑,巧安排。

第二课按图分解

首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通过仔细观察图形,找出特点;

最后,结合七巧板的特征,从易到难,逐步突破。

要点:

心中有数,找规律;

触类旁通,巧应变;

逆向思维,解难题。

活动课程

练习

第三课:

目的: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发散思维是什么?

发散思维就象阳光一样象向四面八方扩散,它是一种突破原有知识圈、突破固有考虑思维问题的模式,从多方面推测和构想中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法。

这种方法是科学家和发明家常用的一种思维模式,科学家和发明家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应用已知的知识,发现了未知的原理,发明了未有的事物。

第四课:

课程目的:

“一图多拼”锻炼的是发散思维的逆向思维——收敛思维,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专题设计

第一课飞机专题

第二课:

练习拼图

极大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发明,创新意识,让他们“天生”具有的创作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

极大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发明,创新意识,让他们“天生”具有的创作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

垃圾入箱

活动要求:

通过动手实践,找到组拼规律,总结组拼规则,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第四章拓展应用

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内容

第五章多副组合创作

第一节:

内容:

①、单副主题组合创作

②、多副主题组合创作

③、多副主题组合创作基本方法

多副组合教学过程

确定主题--------分工设计------整合(润色、调整构)-----收集作品

以单副主题创作

以多幅主题创作

第六章:

智力大比拼

第一关:

下面有两个图形,你可以用七巧板先拼第一个图,也可以先拼第二个图。

拼好图后,用七巧板专用尺子做出分解线。

保留拼好的后一个图。

第二关:

拼好图后,用七巧板专用尺子在试卷上做出分解线。

两个图的组拼、分解线都完成后,请停止作答,立即起立,报告裁判老师,等候裁判评卷。

第三关:

  下面有两个图形,你可以用七巧板先拼第一个图,也可以先拼第二个图。

结束语:

同学们,每付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但变化很多,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主要是靠大家平时多观察、多模仿、多进行组合练习,在训练中找规律,把一些常见的图形记住,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竞赛时速度才快。

尤其是中、高年级组的。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七巧板”活动中,积极参与,挑战自我,都能有所收获!

附录:

常见图形

01人物

02桌子

03六边形

04三角形

5老黄牛

6乌龟

7鹅

8桥

9房子

10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