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68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ocx

高考生物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专题0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下列与生物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苹果果实还有动物骨骼肌肌细胞除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B.人和其他某些动物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维持有时也需要ATP水解供能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少量储存在ATP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C

【解析】动植物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人和其他某些动物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有时也需要ATP水解供能,B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环境中,C错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正确。

2.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与曝光部分相比,遮光部分的叶肉细胞中不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H]的产生B.C3的还原

C.ATP的合成D.CO2的产生

【答案】B

3.在适宜光照下,给密闭玻璃装置中的小麦提供14C标记的CO2,下列对暗反应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4CO2固定后14C直接进入到C5中

B.CO2固定的同时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3中的化学能

C.暗反应产生的14C6H12O6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再产生14CO2

D.光照强度突然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答案】D

【解析】CO2的固定是CO2与C5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C3的过程,固定后14C直接进入到C3中,A错误;C3还原需要能量,而CO2的固定不需要ATP的消耗,B错误;14CO2经过固定、还原产生的葡萄糖也带有14C标记,可经细胞呼吸再产生14CO2,但葡萄糖的分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C错误;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C3的还原减弱,而CO2的固定不受光照影响,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升高,D正确。

4.如图表示在夏季的一个晴天,某阳生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某一天中午天气由晴转阴,此时细胞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哪一段(  )

A.d→e段(X),d→e段(Y)

B.c→d段(X),b→c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答案】A

5.植物光合作用可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小麦O2吸收速率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小麦根尖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影响c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适当提高CO2浓度,d点将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

此时叶绿体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填“线粒体”“细胞外”或者“两者都有”)。

(4)在光照和CO2适宜的条件下用H18O2浇灌小麦幼苗,则小麦幼苗周围空气中_____中含18O。

【答案】

(1)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光照强度和温度 (3)右下 两者都有 (4)水、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

(1)分析图发现,纵坐标表示氧气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b点氧气吸收速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其含义为: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小麦根尖中无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呼吸作用产生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由图可知,图中变量有两个:

光照强度、温度。

分析25℃曲线可知,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氧气释放速6.为了探究光质对叶用莴苣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设计了4组不同光质分别处理长势相同的莴苣幼苗,第40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

组别

A

B

C

D

光质

白光

白光+红光

白光+蓝光

白光+红光+蓝光

叶绿素

含量

/mg·g-1

叶绿素a

0.52

0.54

0.42

0.63

叶绿素b

0.12

0.12

0.09

0.14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4.9

5.3

5.6

3.2

气孔导度/mmol

H2O·m-2·s-1

234

214

240

184

据表回答:

(1)在本实验过程中,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同时补充红光和蓝光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莴苣生长。

实验中选用红、蓝两种光源作为补充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上述4组实验培养的莴苣叶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则滤纸条自上而下第三条色素带呈________________色,该色素带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组。

(3)4组实验中D组净光合速率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C组相比,D组叶肉细胞中的含C3含量______________(填“较高”“相等”或“较低”)。

(4)大棚种植莴苣时,人工增加一定强度电场或提高CO2浓度都会提高净光合速率,若同时增加电场强度和提高CO2浓度对莴苣产量有何影响?

请简要写出探究思路:

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照 抑制 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蓝绿 D

(3)气孔导度小,CO2供应不足 较低

(4)选用4个大棚,其中3个分别施加一定强度电场、高浓度CO2、一定强度电场和高浓度CO2,第4个不做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若干天后分别多次测量莴苣干重并计算平均值,比较干重平均值的变化得出实验结论

7.将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放在室外),测得玻璃钟罩内一昼夜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一昼夜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浓度最低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点。

(2)一昼夜中BC对应时间段CO2释放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F点到G点对应的时间是一天中光照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没有超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曲线FG段下降得比较平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昼夜中(从A点到I点)植物的干重增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A点到F点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最终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点对应时间之前 D 

(2)温度较低 气孔部分关闭,影响CO2的吸收 (3)一昼夜,玻璃钟罩内CO2浓度降低 不增加也不减少(无变化)

8.在密闭玻璃装置中,研究某种绿色植物在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黑暗中测定氧气吸收量时,可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光照下测定氧气释放量时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测定结果的差异与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相关,该植物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____________倍。

(3)该植株在10℃、5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mg;该植株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mg。

【答案】

(1)吸收CO2 CO2缓冲液(NaHCO3溶液)

(2)酶的活性 2 (3)2.5 6.875

易错起源1、细胞呼吸

例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

D.相同质量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

【答案】C 

【解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A错误;[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B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C正确;脂肪与糖类相比,C、H比例大,O比例小,相同质量脂肪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D错误。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

B.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答案】A 

【解析】蔬菜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能减少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蔬菜产量,A正确。

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从而延长贮存时间,B错误。

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型细菌,容易在伤口深处繁殖,C错误。

慢跑可以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而不是酒精,D错误。

【举一反三】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实验装置,把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装置可用来测定小麦种子有氧呼吸速率

B.若将NaOH溶液换为清水,可用来测定小麦种子无氧呼吸速率

C.若把小麦种子换为死种子,可作为该装置的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D.在实验全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答案】D 

【名师点睛】辨析9个易错点

1.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提示】 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酒精或乳酸。

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提示】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3.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

(×)

【提示】 丙酮酸不是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

4.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细胞有氧呼吸时。

(×)

【提示】 无氧呼吸时也发生。

5.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

【提示】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

6.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7.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提示】 应在低氧和零上低温环境下。

8.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

【提示】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9.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

【提示】 线粒体内消耗O2产生CO2,因此,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低。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1)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和细胞膜。

(2)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呼吸作用中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对动物和人体而言,有CO2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及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或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成熟红细胞,蛔虫等,一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

4.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O2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水分主要通过自由水含量影响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细胞呼吸。

5.要学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