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70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填空题归纳Word格式.docx

②_扩瞳作眼底检查____________。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_____;

②_兴奋呼吸中枢______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_。

32.山莨菪碱的主要用途是治疗感染性休克__和_脏绞痛_;

后马托品在临床主要用于散瞳____。

33.儿茶酚胺类药包括__肾上腺素__、__去甲肾上腺素__、_异丙肾上腺素__和__多巴胺__________。

34.作用于α和β受体药物有_肾上腺素________、_麻黄碱________和__多巴胺____________。

35.毒扁豆碱临床主要用于治疗_青光眼__,其作用机理是__扩瞳降低眼压_____________。

36.阻断α和β受体的药物是_拉贝洛尔___________________。

37.兴奋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和冠脉__扩____________;

使支气管___扩___________。

38.过敏性休克首选_肾上腺素_____________迅速皮下或肌肉注射。

39.麻黄碱除能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外,还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__去甲肾上腺素____。

40.多巴胺除能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外,还能兴奋___DA______受体。

41.多巴酚丁胺禁用于_肥厚性硬化型心肌病__、_心房颤抖_______。

4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α受体阻断药分两类为_α1受体阻断药__和_α2受体阻断药____。

43.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_抗高血压____、_抗心绞痛____和_抗心律失常________。

44.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有:

β受体阻断作用___、在拟交感活性__和__膜稳定作用_______。

45.骨骼肌松弛药除极化型的是__琥珀胆碱___,非除极化型药物是_筒箭毒碱_____。

46.镇静药可以轻度抑制_中枢神经_________;

催眠药可以较深抑制__中枢神经________。

47.酚妥拉明的作用有__扩血管降血压______、_兴奋心脏_____、和_拟胆碱作用________。

48.巴比妥类随剂量由大到小,相继出现_镇静____、_催眠____、_抗惊厥___、和__麻醉___。

49.苯二氮类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_抗焦虑__、__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_、和中枢性肌松作用等。

50.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___、__异丙嗪____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51.氯丙嗪有强大的镇吐作用,小量可阻断_CTZ__的_DA__受体,大量直接抑制_呕吐中枢;

对_刺激前庭_引起的呕吐无效。

52.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表现在低温环境中应用氯丙嗪可使体温显著_降低____,而在高温环境中则可使体温显著___升高_________。

53.镇静药能轻度抑制_中枢神经________;

而催眠药较深抑制_中枢神经_______。

54.巴比妥类药物包括长效__苯巴比妥______;

中效_戊巴比妥_______;

短效__司可巴比妥_____;

超短效_硫喷妥________。

55.抗癫痫药是指__用于各类型癫痫治疗,使病症得到缓解的药物_。

抗惊厥药是_用于缓解多种原因引起的惊厥病症的药物

56.治疗癫痫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痫持续状态宜首选安定静注

57.抢救吗啡急性中毒可用__纳洛酮___________。

58.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的原因是_镇静消除恐惧不安,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扩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59.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包括镇静镇痛___、_抑制呼吸中枢、_镇咳____和_催吐缩瞳__等作用。

60.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____、镇痛_____、_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_抑制PG合成有关。

61.阿司匹林刺激胃粘膜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响的防治方法_嚼碎药片__、_饭后服__同服抗酸药或用肠溶片、胃溃疡患者禁用等。

62.高血压危象可选用__硝普钠_________和_硝苯地平_________治疗。

63.硝苯地平〔心痛定〕不宜用于__劳累__型心绞痛。

64.拉贝洛尔通过阻断__α、β__受体而发挥降压作用。

65.强心苷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对__伴有心房纤颤和心室律快____的心衰疗效最好。

66.地高辛主要通过__肾脏_________消除;

其半衰期大约为___33—36小时。

67.洋地黄毒苷主要通过_肝脏___消除;

其半衰期大约为_5—7天;

地高辛主要消除途径是肾脏。

68.多巴胺冲动心脏的_β1___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冲动血管的__β2__受体,降低外周阻力。

69.利多卡因主要用于__室_____性心律失常,经肝脏代时_首关_____效应明显,故不宜口服给药,常采用__静脉点滴__方式给药。

70.钙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主要是平滑肌,这种作用以_硝苯地平作用最强;

对心脏的作用表现在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

71.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和_急慢性心衰_。

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__型心绞痛。

73.伴有心衰的心绞痛患者可选用_硝酸酯类_药物抗心绞痛;

伴有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宜选用β受体阻断_______药。

74.呋塞米的不良反响是__水、电解质紊乱_______、__耳毒性___________、_高尿酸血症__________。

75.选择性抑制CO*-2的药物是__萘丁美酮和美络昔康_____________。

77.具有保钾作用的利尿药是_安体舒通____________和___氨苯喋啶______________。

80.麻黄碱的作用特点是_口服有效_、__作用缓慢_、_温和持久_和_连续使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83.糖皮质激素的短效制剂有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长效制剂有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8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过快可致__反跳现象_______和__停药病症_______。

85.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竞争_二氢叶酸合成酶,喹诺酮类通过抑制_DNA盘旋_酶,从而阻碍细菌DNA复制__而产生杀菌作用。

红霉素抗菌作用比青霉素__弱____,起作用机制通过与细胞核蛋白体50S亚单位_结合,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菌_____作用。

87.红霉素的不良反响有_胃肠道反响、肝毒性和过敏反响,氨基甙类的不良反响有_肾毒性_、耳毒性、过敏反响、神经肌肉阻滞等。

88.氨基苷类主要对_革兰氏阴性_菌作用强,对_革兰氏阳性菌无效,在_碱_____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89.β-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与青霉素G相比拟,羧苄青霉素的抗菌谱特点是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有效。

90.真菌感染选药的原则应明确是_深部____感染还是__浅部___感染;

选择全身_____用药,还是_局部____用药。

91.四环素对_绿脓_____杆菌、_伤寒___杆菌、_结核____杆菌无效。

92.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选用叶酸和维生素B12_______。

93.肝素用药过量时引起的出血可用__鱼精蛋白________挽救。

1、治疗青光眼首选药毛果芸香碱〔普萘洛尔〕;

2、术后腹气胀,尿潴留首选药物新斯的明;

3、窦性心动过速常用药B受体阻断剂或维拉帕米;

4、焦虑性失眠首选药物地西泮;

5、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

6、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

7、心性水肿首选利尿药氢氯噻嗪;

8、筒箭毒碱过量可用新斯的明挽救。

9、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10、氯丙嗪引起的急性锥体外系反响应选用苯海索〔安坦〕、东莨菪碱抗胆碱药对抗。

11、挽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

12、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宜使用硝苯地平。

1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

14、精神病患者使用氯丙嗪出现的锥体外系病症时可使用苯海索〔安坦〕、东莨菪碱抗胆碱药。

15、抗心绞痛药中不宜用于哮喘病人的是美托洛尔。

16、阿司匹林抑制血栓形成,是由于减少了血小板血栓素生成。

17、癫痫大发作首选药苯巴比妥。

18、躁狂症适用于氯丙嗪治疗。

19、阿片受体阻断剂是纳洛酮。

20、灭活酶有水解酶和合成酶,可使β-酰胺类和氨基甙类2/3抗生素失活。

21、常见的竞争型肌松药是筒箭毒碱。

22、心脏骤停首选药物肾上腺素。

23、通常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硝酸酯类是硝酸甘油。

24、地高辛半衰期为36小时,如按半衰期给药,到达坪值需用9天。

25、重症肌无力首选药物新斯的明。

26、伴有醛固酮增高的顽固性水肿首选利尿药螺酯。

27、急性风湿热首选阿司匹林。

28、心源性哮喘首选吗啡。

29、青光眼服用毒扁豆碱治疗。

20、流脑首选药碘胺嘧啶。

31、抑制纤溶过程的止血药氨甲苯酸。

32、筒箭毒碱过量用新斯的明挽救。

33、肝素引起的出血自发性出血。

34、能抑制缓激肽分解的降压药是卡托普利。

35、奎尼丁用于心房纤颤转律,为防止心室率过快,宜合用洋地黄类

药物。

36、治疗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选用苯妥英钠

37、苯胺类与其他的解热镇痛药相比不具有抗炎作用

38、咖啡因是作用于外周部位的中枢兴奋药

39、碘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使甲状腺变硬,减少手术出血。

3/3

40、易引起乳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苯乙双胍。

41、胆绞痛可选用药物哌替啶和阿托品。

42、口服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是水合氯醛_。

43、大叶肺炎首选抗菌药物为青霉素。

44、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挽救。

45、与安定中枢作用有关的受体是BDZ_。

46、精神分裂症首选药氯丙嗪_。

4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首选抗菌素青霉素。

48、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选用毒毛花苷K。

49、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50、具有明显耳毒性的利尿药呋塞米。

51、躁狂症适用于碳酸锂治疗。

52、氯丙嗪对分泌系统的影响与阻断_黑质纹状体_DA通路有关。

53、β-酰胺类药物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

54、伤寒、副伤寒首选药氯霉素。

55、治疗青光眼首选药物拟胆碱药卡巴胆碱。

56、晕动症可选用药物苯海拉明和茶苯海明。

57、变异型心绞痛首选硝苯地平。

58、强心甙中毒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可选用阿托品。

59、治疗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选用硫酸鱼精蛋白。

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物〔drug〕:

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方案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action〕:

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

[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effect〕:

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结果]

按根本类型分:

兴奋:

原有功能的增强;

抑制:

原有功能的减弱

选择性:

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拟明显的药理效应,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

选择性强——围窄,针对性强;

选择性差——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

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

对因治疗:

治疗病因,治本;

对症治疗:

改善病症,治标。

不良反响〔adversedrugreaction/ADR〕:

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响。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包括副反响、毒性反响、后遗反映、停药反响、变态反响、特异质反响。

副作用〔side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响〔to*ic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响。

特殊毒性:

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响〔allergic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响,反响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响〔withdrawal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响〕。

继发反响〔secondaryreaction〕:

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量反响:

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

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响:

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

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

形成S型曲线。

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TI〕:

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平安性。

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平安。

最大效应〔Ema*〕/效能〔efficacy〕:

药理效应到达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冲动药〔agonist〕:

既有亲和力又有在活性的药物。

与受体结合并冲动受体产生效应。

吗啡,Adr,ACh

完全冲动药:

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在活性;

特点:

结合的Ra>>Ri,足量使完全转为Ra,产生Ema*;

α=1;

局部冲动药:

较强的亲和力但在活性不强〔α<

1〕。

只引起较弱的冲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

拮抗药〔antagonist〕:

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冲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冲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

可逆性地与冲动药竞争一样的受体;

增加冲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冲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

通过增加冲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Ema*〕,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冲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及速度。

〔反响吸收速率和程度〕

半衰期〔half-life,t1/2〕:

药物在体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抗菌药〔abtibacterialdrugs〕:

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磺胺类,喹诺酮类

抗生素〔antibiotics〕:

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分为天然与人工半合成。

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围,分为广谱〔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地抗菌药〕与窄谱〔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种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

抑菌药〔bacteriostaticdrugs〕;

是指能抑制抑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

杀菌药〔bactericidaldrugs〕:

是指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rntrationMIC):

是测定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bactericidalconcerntrationMBC〕:

是衡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能够杀灭培养基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平安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来表示:

LD50/ED50,或用5%的致死量LD5与95%的有效量ED95之比来表示:

LD5/ED95,指数越大,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效应。

首次接触效应〔firste*poseeffect〕:

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

总结,治疗重症肌无力用新斯的明,肌松用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苯二氮卓类,硫酸镁

有反跳现象的药物:

普萘洛尔、苯妥英钠、钙拮抗药

降低房室传导阻滞:

阿托品、;

加重的是普萘洛尔、

感染性休克: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山莨菪碱、

神经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

首过效应:

卡托普利;

哌唑嗪;

利多卡因;

硝酸甘油、吗啡

分类:

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适度阻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ⅠB类轻度阻钠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

ⅠC类重度阻钠氟卡尼、普罗帕酮等

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普萘洛尔

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

Ⅳ类药——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其他类药:

腺苷

根本作用:

1.降低自律性

①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②上移阈电位③增大最大舒电④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2.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

①减少早后除极,Ca2+流↑所致—钙拮抗药②减少迟后除极,细胞Ca2+过多和短暂Na+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

3改变膜反响性性,终止或取消折返冲动

4改变不应期,终止或防止折返的发生,可通过:

⑴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延长ERP更为明显,绝对延长ERP⑵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

⑶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苯妥英钠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普茶洛尔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延长房室结的ERP;

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反跳现象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1.氯丙嗪阻断哪些受体?

产生哪些作用及不良反响

①氯丙嗪阻断DA受体,产生以下作用:

a阻断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2样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b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反响不良反响;

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对分泌系统有影响;

d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产生镇吐作用;

②氯丙嗪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

③氯丙嗪阻断M受体,引起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响。

2.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与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有何不同?

①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机体的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而阿司匹林则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的;

②作用特点不一,氯丙嗪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的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

阿司匹林只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的体温没有影响。

3.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

调节体温作用;

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主要不良反响:

中枢抑制;

M受体阻断;

α受体阻断;

锥体外系反响;

精神异常;

分泌系统反响;

过敏反响。

4.氯丙嗪过量引起的低血压能否用肾上腺素治疗?

为什么?

应选用什么药物?

不能。

氯丙嗪能阻断肾上腺素冲动α受体的作用,取消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

而肾上腺素冲动β2受体作用使血管扩,血压下降。

应选用去甲肾上腺素。

1.阿斯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在机制、作用和应用上有何不同?

阿司匹林:

1.机制:

抑制下丘脑PG合成。

2.作用:

使发热体温降至正常,只影响散热过程

3.应用:

感冒等发热。

氯丙嗪:

1.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使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能使体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