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583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docx文档格式.docx

5、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6、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可以利用回声测距)

8、骨传声--固体传声(助听器、耳机)

9、声音的三大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定义:

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影响音调的因素:

频率

单位:

赫兹HZ

超声波:

频率>

20000HZ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次声波:

频率<

20HZ

声音的强弱(大小)

②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与响度、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③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传递信息---B超、倒车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10、声音的利用

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洁机、超声波除结石

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11、噪声

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2、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的单位:

分贝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50dB

13、控制噪声的途径:

①防止噪声产生

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常用单位:

摄氏度0C(国际单位:

开尔文K)

摄氏温度的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0C,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C,它们之间

分成100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10C

3、温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

4、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2-

5、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时注意: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测量人体的温度的工具:

体温计

7、人体的正常体温:

370C

8、物态变化图

9、固体分为:

晶体、非晶体

10、晶体、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11、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12、晶体熔化曲线图的理解:

①B点开始熔化,C点完全熔化,BC叫熔化过程

②AB呈固态,BC呈固液共存态,CD呈液态

③该物质(是晶体,因为有固定的熔点)的熔点是480C13、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沸腾

14、液态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15、液化的两种方法:

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3-

16、常见现象:

液化-----雾、露、“汽”、“烟”

凝华-----霜、雪、“冰花”

第四章光现象

1、光源:

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可以解释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现象

3、光线:

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4、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空气中略小,可近似认为相等)C=3×

108m/s

5、光的反射规律:

(口诀: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特殊情况:

垂直入射时:

反射角

=入射角=00

6、光在反射时(折射时)光路可逆

7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

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物、像左右相反

②物、像大小相等

③物、像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④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⑤所成像是虚像

9、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

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角<

入射角

(总之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折射角

10、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为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它说明: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1、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1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

①红外线的特点:

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线加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

②紫外线的特点: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验钞、紫外线消毒灭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起会聚作用

1、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起发散作用

2、几种典型光路图

-4-

3、凸透镜成像规律

口诀:

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到

4、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5-

5、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

物镜---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显微镜

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望远镜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国际单位:

千克kg常用单位有:

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

天平

4、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游码归零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④左物右砝(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⑤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左端)对应的质量

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6、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7、ρ=m/vm=ρvv=m/ρ

8、1g/cm3=103kg/m3

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举例:

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相同)

10、ρ水=103kg/m3,它表示:

1m3的水的质量是103kg

11、测密度的原理:

ρ=m/v

12、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

①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倒一部分盐水入量筒,读出量筒里盐水的体积v

③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

-6-

则ρ盐水=(m1-m2)/v

第七章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2、力的国际单位是:

牛顿N

3、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

向的改变)

4、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注”: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分别

在这两个物体上)

7、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8、塑性:

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

9、弹力: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10、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1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单位②零刻度线③量程④分度值

指针要对零、来回拉动几次、指针与面板尽量减少摩擦

13、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4、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5、G=mgm=G/gg=G/m

16、g=9.8N/kg,它表示: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7、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18、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第八章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当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①因为物体不受力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它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在

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到的;

②当物体不受力时,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则保持静止;

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即惯性)

3、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4、对惯性的理解: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不管是运动快还是运动慢)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只能用“具有”、“由于”这类词语去描述它;

③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5、几个力平衡的概念:

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

力彼此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①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即相当于不受力)

②平衡状态仅仅指两种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二力平衡的概念:

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

彼此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7-

7、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个条件)

8、二力平衡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①相同点:

这两个力都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②不同点:

二力平衡这一对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对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

9、滑动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

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10、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对静摩擦力的理解:

①产生静摩擦力时物体虽然静止,但它有运动的趋势

②因为物体静止,所以总有一个力跟静摩擦力是二力平衡(若找不到,则不受静摩擦力)

1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当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2、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3、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使接触面彼此隔开(如气垫船、

磁悬浮列车、加润滑油)④变滑动为滚动

第九章压力压强

1、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压强: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压力、受力面积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3、P=F/SF=PSS=F/P

4、压强的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Pa

1Pa=1N/㎡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1㎡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5、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6、液体由于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7、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在同一深度,液体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越深,压强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8、P=ρ液gh(h表示深度:

从液面往下计算)(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10、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液面高度相同

11、气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所以也能产生压强

1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13、托里拆利实验表明:

标准大气压强能支撑住760mm高的水银柱(试管是否倾斜、试管粗细不同“不”

影响水银柱的高度;

但试管里不能混入空气,否则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

14、气压计:

测量大气压强的值的仪器

15、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16、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需要用高压锅:

气压高,水的沸点升高

-8-

17、流体:

能够流动的液体和气体

1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液体和气体里,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第十章浮力

1、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2、求解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称量法:

F浮=G-F(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示数)

②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F2–F1(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

压力)

③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

浮=G排=ρ液gV排

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V物

物体部分浸没时V排=V浸

④物体的浮沉条件:

(或后面的条件仅限实心物体)

上浮:

F浮>

G物(上浮的结果是漂浮:

F浮=G物)或ρ液>

ρ物

悬浮:

F浮=G物或ρ液=ρ物

下沉:

F浮<

G物或ρ液<

3、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

采用空心

②潜水艇:

改变自重

③气球、飞艇:

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合于气体:

F浮=ρ气gV排)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注意:

距离是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

W=FS

3、功的国际单位:

焦耳、焦、J

意义:

表示做功的快慢

4、功率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W=Pt

P=W/t

t=W/P

5、功率的国际单位:

瓦特、瓦、W

千瓦、KW(1KW=103W)

6、能量(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7、动能

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

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8、势能影响因素:

质量、高度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的大小

-9-

9、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0、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

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相关名词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

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力臂的实质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3、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省力杠杆:

L1>

L2F1<

F2

4、杠杆的种类等臂杠杆:

L1=L2F1=F2

费力杠杆:

L1<

L2F1>

特点: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

实质:

等臂杠杆

5、滑轮特点:

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动滑轮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6、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不考虑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力,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所用

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7、机械效率:

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η=W有/W总(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W有=Gh

,W总=FS,S=nh,n表示动滑轮上的绳

子段数)

8、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省力就要费距离;

费力就要省距离

第十三章

内能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10

-10

m为单位来量度)

2、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

①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5、内能

-10-

温度、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热传递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7、比热容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C)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8、C水=4.2×

3

它表示:

1kg的水温度升高

1

C吸收的热量是

4.2×

J

Q吸=Cm(t-t0)

9、公式Q放=Cm(t0-t)Q=CmΔ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热机:

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等

2、内燃机: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

3、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

压缩冲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

①汽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火花塞,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

汽油机吸气冲程时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而柴油机吸气冲程时吸入的只是空气。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

6、热值国际单位:

焦每千克J/kg

计算公式:

Q=mq

如:

q酒精=3.0×

107J/kg它表示:

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107J

7、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8、热机效率低的原因:

燃料燃烧不充分;

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

还有一部分能量直接散失掉

9、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从而导致“得失电子”;

所以摩擦起电并不

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量(简称电荷):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库仑、库、C

6、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e=1.6×

10-19C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7、原子中子(不带电)

-11-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8、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如: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导电原因:

存在

大量的自由电子)

9、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

橡胶、玻璃、塑料)

10、验电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

12、电流方向的规定: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13、电路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14、电路的三种情况:

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15、电流的国际单位:

安培、安、A

毫安(

mA)、微安(μA)

μA

换算关系:

1A=10mA

1mA=10

16、电流的测量工具:

电流表

0--0.6A量程的分度值:

0.02A;

0--3A量程的分度值:

0.1A

17、电流表的使用:

①串联②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从“-”接线柱流出③选择合适的量程④绝不允

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级

18、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电压的国际单位:

伏特、伏、V

千伏KV毫伏mV

1KV=103V1V=103mV

记住:

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电压表:

测量电压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