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635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

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

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

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

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

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

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

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

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

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

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

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

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

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

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

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体向二、三产业为主体转化,产业结构内部也在不断的提升。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不同时期的各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形成各种海洋产业,有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盐业;

近20年来形成的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滨海旅游娱乐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医药和食品工业等;

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已经形成七大类型:

航运和通讯的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旅游和娱乐、海上废物处理、海洋军事利用、海洋调查研究等。

统计显示,上世纪60年代末,世界海洋产业的产值为130亿美元。

到了70年代,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十年就翻一番:

70年代初,为1100亿美元,1980年为3400亿美元,1992年达到6700亿美元。

2002年,世界海洋经济产值约1.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

近十年来,全球海洋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缓慢发展的态势。

同期,中国海洋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广东海洋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自本世纪初开始进入了发展经济学定义的快速成长期。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海洋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的重点集中在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环境与资源保护三个方面。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目标,世界各国纷纷制订“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水养殖、海洋药物、功能新基因、环境保护等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尽管中国海洋生物技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海水繁殖与养殖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许多居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1997年正式启动了海洋863计划,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海水繁殖和养殖技术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在海水养殖物种优良种苗的培育和保存上,中国进行了包括组织培育及细胞工程育苗研究,虾、贝类三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海水养殖动物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研究等,掌握了大型海藻良种克隆纯培养及保存技术、海藻生物反应器育苗技术、对虾、牡蛎、扇贝、珠母贝等的多倍体诱导培育技术等。

另外,在对虾性控技术、全雌牙鲆种苗培育、名贵的石斑鱼性控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上,我国主要进行了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芋螺毒素的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中,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严重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目前已分别构建了正常和病变的对虾组织cDNA文库,测定了近百个病毒表达序列标记(EST)及近千个对虾表达序列标记,开发了实用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快速检测的PCR试剂盒,使我国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海洋捕捞业产量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约8500万吨。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捕捞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船上安全加强。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改造渔具以及作业方式,实现了生态系统目标的成功进展以及有选择的捕鱼技术的成功应用,以便更有效地专捕特别体积的鱼和鱼的物种以及其它海洋生物,并力求减少对海底栖息地的影响。

用于改进海底栖息地分级的航海设备和工具最近的发展使得捕捞行业能更有效地捕捞特定资源并减少对深海栖息地和群落的影响。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人类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

只有3%的海洋渔业储量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21%的渔业储量正被适度开发,即还能够提升开发量的渔业储量只占24%;

而52%的渔业储量已被完全开发,不能再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更为严重的是,24%的渔业储量已被过度开发,其中7%的渔业储量已枯竭。

粮农组织的统计结果还显示,占开发总量30%的10种最大的渔业物种中,有7种处于完全被开发或枯竭状态。

中国目前也面临严峻的渔业资源污染、过度捕捞等生态环境问题。

如:

局部渔业水域受到污染,天然渔场形不成鱼汛,海洋珍稀物种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中国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0%,但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仍很低,处于低附加值、低效益、高成本发展阶段,并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主要问题有:

(1)传统的综合养鱼方式仍作为主体,而国际上则普遍关注水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崇尚绿色水产品。

(2)养殖品种仍以四大家鱼为主,无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3)养殖饲料营养不高,水产养殖饲料的革命仍遥遥无期。

中国水产养殖饲料的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且随着新一轮养殖热潮的到来,饲料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网箱养殖一直沿用鲜活饵料,甚至连新兴起的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养殖也使用小杂鱼作为饵料,这些饵料除极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量的成为残饵,流失到自然海域;

加之养殖鱼类排放的大量有机物,不但污染周围的水域环境,而且由于对海中幼鱼资源的大量捕捞,造成自然资源饵料基础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了国家禁渔效果。

(4)经营形式仍属于小而全、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济,水产养殖发展始终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而是逐步走向低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充斥市场,产业整体素质不高。

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较低,并成为制约养殖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与传统海洋经济不同,现代海洋经济的的一大特点,就是对高新技术的高度依赖。

例如,海上油田开发从勘察、钻探、开采和油气集输到提炼的全过程,几乎都离不开高技术的支持。

海洋开发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技术都是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

正由于世界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引发全球性的海洋开发热潮,推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捕捞、海水制盐和海洋航运业;

70年代以来,海洋油气开发、海水增养殖(海洋农牧化)、海洋旅游和娱乐逐步成为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兴产业。

国际海洋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发展态势相仿,产业结构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同时,产业内部结构看,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综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便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性逐步被沿海国家提上议事日程。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在议会上提出“向海洋进军”的口号。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出”美国必须开发海洋”,要“开辟一个支持海洋学的新纪元”。

尔后,不少国家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纷纷推出了海洋开发战略。

世纪之交,海洋开发战略又成为各国的热点。

美国1999年提出了“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

从沿海旅游、沿海社区、水产养殖、生物工程、近海石油与天然气、海洋探求、海洋观测、海洋研究等11个方面制定未来发展的重点。

核心原则是维持海洋经济利益、加强全球规模的安全保障、保护海洋资源和实行海洋探求四个方面。

2000年美国颁布《海洋法令》,2004年发布《21世纪海洋蓝图—关于美国海洋政策的报告》及《美国海洋行动计划》。

日本是最早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

1961年,日本成立海洋科学技术审议会并提出了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的指导计划。

在70年代中期又提出海洋开发的基本设想和战略方针。

早在1980年,日本海洋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达到了10.6%。

他们一直把加速海洋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方向,“期待海洋这一无限的空间所具有的矿物、生物、能源、空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维持日本的社会经济需求。

2007年,日本国会通过《海洋基本法》,设立首相直接领导的海洋政策本部及海洋政策担当大臣。

加拿大在1997年颁布《海洋法》,2002年出台《加拿大海洋战略》,2005年颁布《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

加拿大海洋战略确定了三个原则和四个紧急目标。

三个原则是:

一、可持续开发;

二、综合管理;

三、预防的措施。

四个紧急目标为:

一、现行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管理方法改为相互配合的综合的管理方法;

二、促进海洋管理和研究机构相互协作,加强各机构的责任性和运营能力;

三、保护好海洋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经济的潜能,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开发;

四、力争使加拿大在海洋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实现国家的海洋战略目标,政府和有关各方制定了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深对海洋的研究;

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加强海运和海事安全;

加强对海洋的综合规划;

振兴海洋产业;

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海洋保护意识观念。

澳大利亚1999年成立国家海洋办公室,负责制定国家和地区的海洋计划,提出要使海洋产业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同时保持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

并确定海洋生物工程、替代能源开发、海底矿物资源开发等为海洋经济急需发展的产业。

提出改良所有渔业的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在海洋油气开发、造船、观光等方面提具体的发展措施。

韩国1996年组建海洋水产部,统管除海上缉私外的全部海洋事务,2000年颁布韩国海洋开发战略《海洋政策—海洋韩国21》,目标是使韩国成为21世纪世界一流的海洋强国。

确定韩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世界化、未来化、实用化、地方化”四化。

具体目标是:

创造尖端海洋产业;

创造海洋文化空间;

将韩国在世界海洋市场的占有率从目前的2%提升到4%;

成为世界第5位的全球海洋储运强国;

成为海洋水产大国;

具有实用化技术的海洋强国;

成为人类与海洋系生态共存的典型海洋国家。

欧盟为保持现有的经济实力,并为在高技术领域内增强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制定了尤里卡计划。

尤里卡的海洋计划(EUROMAR)的原则之一:

加强企业界和科技界在开发海洋仪器和方法中的作用,提高欧洲海洋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市场上竞争能力。

已启动的和已完成的项目中的海洋环境遥控测量综合探测(MERMAID)和实验性海洋环境监视和信息系统(SEAWATCH)已向中国推销,SEAWATCH在世界市场海洋仪器设备产品中已得到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

尤里卡海洋计划的第二期海洋科学技术的海洋技术项目中的水声应用部分主要有:

水下图象传输技术、长距离声通讯技术、用声学技术研究沉积物的现场特性,用SAR和回声测深仪研究浅海水下地形的动态特征并开发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等既先进又实用的技术。

2005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综合性海洋政策》及《第一阶段海洋行动计划》。

此外,英国公布了“海洋开发推进计划”,并将颁布《海洋法令》。

法国制定了海洋科技“1991~1995年战略计划”,2005年成立海洋高层专家委员会,专责制定国家海洋政策。

中国国家海洋局1963年成立。

1982年中国投票支持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1年中国召开首次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并由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计委发布《90年代中国海洋政策和工作纲要》。

1995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中国第一部《全国海洋开发规划》。

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96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及其行动计划。

199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白皮书《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1999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中国海洋政策》。

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2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

200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海洋产业”。

2008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全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并开始调研编制海洋强国战略。

综上所述,海洋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二、广东经济科学发展态势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广东经济科学发展态势与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

这标志着经过30多年的率先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广东省已完成了发展经济学定义的经济持续起飞阶段,开始进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新的历史新时期。

《珠三角规划》开宗明义: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新的规划发展时期,国家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

《珠三角规划》对珠三角的战略定位是:

(1)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

(2)深化改革先行区;

(3)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

(4)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5)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这就要求珠三角要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对照国家的要求,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从全国的视野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靠外向带动和加工贸易,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省跃升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是从自身审视,人均占有耕地和各类能源资源分别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二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所需能源九成以上要从省外调进或从国外进口,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因此,广东要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上述两大发展瓶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显然,发现和发展新的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寻找和实行新的发展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滨海重化工业和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也是海洋经济的核心产业。

广东滨海重化工业发展基础较好,珠三角的广州石化、惠州大亚湾石化和粤西的茂名石化均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近年获准筹备开工的粤东揭阳石化、粤西湛江中科炼化和湛江宝钢项目均将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在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是最重要的三大分支。

从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判断,珠三角在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领域尚没有取得战略机会,也没有战略优势。

广船国际、文冲船厂和刚开工建设的广州南沙造船基地、珠海中海油深水基地及已进入筹建阶段的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项目表明,珠三角在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业应该是也必须是珠三角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优先战略选择。

此外,广东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服务业历史悠久,发展势头一直较好,是广东建成世界先进服务业和物流基地的主要保障之一。

从宏观数据把握,无论从自然地理条件看还是从经济总量看,广东都是全国第一海洋大省。

广东拥有4414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31个海岛、2042平方公里的滩涂以及41.9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拥有适宜建港海湾200个,其中可建大型港口港湾61个;

拥有总长572公里的滨海沙滩174处、滨海旅游度假区33处以及众多地质地貌遗迹、历史遗迹、海上温泉等景观旅游资源;

拥有1065种南海海洋鱼类。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探索新时期广东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将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必然选择。

2、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活动渐趋活跃、研究氛围逐步形成。

2004年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快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订、报批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04】132号)的要求,省海洋与渔业局开始主持研究编制《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

2005年3月省政府审议通过了这个区划,2008年3国务院批准实施这个区划。

200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和广东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府【2006】46号)的要求,省发改委和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持研究编制《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10月省政府同意并印发了这个规划。

200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批复》(国函【2008】9号)的要求,省发改委和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持研究编制《广东省实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案》。

2009年1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海洋与渔业局印发了这个方案(粤海渔【2009】15号)。

此外,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决定》(粤发【2008】19号)。

围绕上述区划、规划纲要、方案、决定的调研、编制和起草工作,广东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中科院、国家海洋局驻粤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

其中,直接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关并取得明显成果的项目主要有:

2006—2007年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持的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调研编制;

2008年省发改委《关于加快我省海洋开发的若干意见》(送审稿)的调研编制;

2008年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及会后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发改委研究提出的《广东省实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案》;

2010年6月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社会科学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首届广东海洋论坛”。

2012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海洋经济与广东未来发展”。

这些科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进展。

但迄今为止,广东省仍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和完全意义上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三、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第一层次的广东省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战略之一,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共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继续促进广东海洋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1、战略总目标

总体目标是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强省,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全国先进的石化、造船、钢铁和能源四大滨海工业基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形成珠三角、粤东和粤西3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培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和湛江6个海洋经济重点市。

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全面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

2、战略分目标

(1)建立和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业、滨海石化、海洋油气业、滨海电力、滨海钢铁、滨海旅游和邮轮游艇旅游七大海洋支柱产业居全国领先水平。

(2)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协调发展。

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及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汕头、湛江六个海洋经济重点市和相对应的重点海域各具特色,相互促进。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

(3)海洋经济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