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56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渗透热爱科学的教育。

【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难点】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比较数的大小

0.3=0.30

2.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0.77是由()个0.01组成的;也可以把0.77看成是由()个0.1和()个0.01组成的。

二、探索新知,感悟法则

师:

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有关克隆知识的视频。

师:

刚才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克隆的视频,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搜集了解了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简单点说克隆就是复制,克隆技术的产生对保护珍稀物种是一个福音,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人们怎样利用它。

1.小数加法

(1)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

师: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看它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看,这就是在咱们青岛诞生的两头克隆牛!

一头叫健健,一头叫壮壮。

师: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

师: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2个问题,如果把这2个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指名读一读: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和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师:

先看这个问题: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师:

怎样列式?

(0.77+0.03)教师板书

师:

这两个加数都是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加减法。

师:

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求比0.77多0.03的数,所以用加法。

师: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看来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意义完全一样。

(2)探索小数加法的方法

师:

0.77+0.03你想怎样计算?

让生独立解答。

生1:

我想口算。

7+3=10,7+1=8,0+0=0所以是0.80(你是把百分位加百分位,十分位加上十分位,个位加上个位……)

生2∶我也用口算,77个百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8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八十是0.80

生3:

我是把0.77米看成77厘米,0.03米看成3厘米口算,77+3=80厘米,也就是0.8米。

生4:

我会用竖式计算。

请上前面来用竖式写出来。

请你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

生讲完后,让下面的学生提问题。

多请几名学生讲解。

(此处是重难点)

在生讲时,师引导学生讲出:

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对齐百分位,十分位对齐十分位,个位对齐个位。

(相同数位对齐后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

也可能这样解释:

厘米加厘米,分米加分米)先把百分位上的7和百分位上的3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再把十分位的7和十分位的1相加,小数点落下来(或说对齐上面)

0.77

+0.03

0.80

这个点为什么要点在这里?

不点在这或这,教师手指。

(让学生说说)

这个7表示7个1%,加3个1%等于10个1%,也就是1个十分之一,在这里写0进一;7个十分之一加上1个十分之一等于8个十分之一;8在十分位上,所以点就点在这!

也就是他说的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个位上0+0=0。

(如果出现提出应该把末尾的0去掉,则请学生分析去掉0的依据;如没有提出此问题,教师可启发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可否去掉?

板书结果:

0.8(米)

师结合课件做重点地方的强调。

2.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位数相同):

回到刚才的信息图,解决第2个问题: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

(出课件)壮壮比健健体长长多少米?

谁来列式?

(0.76-0.72,教师板书)

师:

这是一道小数——减法题,接下来就来研究的小数减法。

这样列式的理由是?

生:

……

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这也跟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一样的。

这道题你们是想让老师来讲还是自己解决?

答题纸0.76-0.72=

学生独立做,一生板演,讲解做法:

先把数位对齐,百分位对齐百分位,十分位对齐十分位,个位对齐个位,然后从最低位减起。

差的小数点也和横线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师:

谁来口答验算?

(可以用加法0.04+0.72或用减法0.76-0.04)教师指着数字。

口头答语,答:

壮壮比健健体长长0.04米。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教师肯定学生的多种验算方法。

通过验算我们可以确定“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3.小数减法(小数部分位数不同):

小数减法也很简单吧?

你们会做了吗?

会了。

真的会了?

来解决这个问题:

1.3-1.25=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1.31.301.3

-1.25-1.25-1.25

0.050.050.05

出现了这三个竖式讨论一下,哪个有问题?

哪个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

生1:

第三个式子有问题,小数部分没有把相同数位对齐。

3在十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计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把他们对齐。

生2:

第二种方法是正确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添上这个0,使数位更容易对齐。

生3:

第一种方法我认为不对,因为没有把数位对齐,不能计算,应该加上0才能计算,……

生4: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其实这样就是把数位对齐了(十分位对齐十分位,……),可以不用加上0,

(经过学生的一番争论,学生终于达成了一致,这个0可以添也可以不添)

师:

这两个数,小数部分位数不同,你是怎样快速地把数位对齐的?

(对齐小数点就行了。

)你们用的什么方法?

(生:

……)

真聪明,找到一个小窍门!

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

奥!

原来对齐数位不是把末位对齐,而是对齐小数点。

这里的5是怎样得出的?

(……)

真不简单,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加法咱也会做了。

现在你能说说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生:

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低位算起,……)

4.归纳法则,渗透联系。

师:

刚才做了这么多小数加法和减法题,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多请几名学生回答。

生1:

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对齐数位,然后从低位算起,不管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最后还要在得数中对齐上面点上小数点。

生2: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对齐。

师:

你们认为第几种概括更好一些?

(第2种)谁能再来说说?

生3:

……

师:

同学们真棒!

老师也把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概括了一下,只不过老师编了一首童谣,这样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容易记住,想看吗?

师用课件边演示计算的过程边引导学生试着编童谣,最后概况出老师的童谣:

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往左来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

学生记忆。

三、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表现这么优秀,电脑小博士忍不住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1.火眼金睛辨对错

教师指名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讲明错在哪里?

怎样改正?

(师配合课件)

师:

刚才题中的一些错误,提醒我们在计算时要认真仔细,不能再犯类似错误了。

2.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之后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四年级下册一本《数学课本》的价钱是7.19元,四年级下册一本《行知天下》的价钱是13.50元,请问它们的总价是多少元?

一本《行知天下》比一本《数学课本》贵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解答,小组矫正。

3.课件出示4种零食,让生列举他们的坏处,教育学生要少吃零食甚至不吃。

之后让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布置学生课后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解答的方法多。

4.课外作业:

让生利用生活中的小数,写一篇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日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在这节课结束之际,把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童谣齐读一遍。

师:

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下课。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