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55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完美版.doc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国代表顾维均拒绝签字的片段。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其实中国代表一直没有接到北洋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敢于对列强说“不”呢?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及突破

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

关于“五四精神”,建议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着手形成“五四精神”的概念。

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体验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资料收集

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

4.什么是五四精神?

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再现历史

片段一:

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的青年学生,5月4日,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片段二:

在天安门示威游行后,学生来到东郊民巷,向各国使馆请愿,受到军警的阻拦。

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盗行为和对中国造成灾难。

◆动手制作

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

上面书写以下文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学唱歌曲

中国共青团团歌

●教学资源网

五四运动纪念馆http:

//54.china1840-

人民网

南方网──社会新闻

人民日报网络版

●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前期:

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

2.后期:

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为工人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取得初步胜利

四.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节?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

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

(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中国的青年节呢?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

中国在大战中参加了哪一方?

(协约国)战争结果是哪方取得了胜利?

(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月18日──6月28日),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开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

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巴黎和会寄予很高的希望,他们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

结果怎样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

[播放影片]

中日双方在会上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呢?

是山东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趁机窃取了山东的主权,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

同学们,听了顾维钧反驳,你们感觉怎么样?

(真是有理有据,意正言辞,痛快淋漓)参加和会的各国代表有什么反应?

(与会代表的一致赞扬他,说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可是中国的合理要求得到同意了吗?

帝国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

我们也是战胜国呀,为什么还任人宰割?

弱国无外交呀!

同学们!

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美、英、法和日本其实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国。

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答不答应?

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当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了!

5月3日晚7时在北大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北京13个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参加,大会提出四条办法:

(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

(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和演讲。

(下面我就一起来听听学生们愤怒的呼声吧!

(学生的演讲)

随后,学生们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来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学生的演讲)

学生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

警察守卫着曹宅。

学生围住警察,向他们讲道理。

少数勇敢学生跳入院内,打开大门,大批学生冲进曹宅。

此时,曹汝霖正在同另一个卖国贼章宗祥(驻日公使)在开会。

他们以为有重兵把守,学生进不来。

曹汝霖听到学生冲进来的消息,他以最快的速度藏了起来。

这地方是曹汝霖的家呀!

他熟悉地形。

而章宗祥就惨了,他不熟悉地形,藏起来后很快被学生发现,大家把他当成是曹汝霖了,上去就打,把他打得鼻青脸肿,倒在地上装死。

有个同学,取下客厅里挂的曹汝霖的照片来一对,原来打错了,不是曹汝霖,就把他放了。

他跑出去后看到大批示威游行的同学,心就更害怕了,找到一个杂货店藏了起来,这次也没藏住,又被一些同学给搜了出来,这些同学不认识他是谁,不过觉得他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大家又把他痛打了一顿,不过最后还是让他给逃走了。

唉!

学生要是知道他是章宗祥的话,我想他就完了!

看到了卖国贼的豪华住所,同学们义愤填膺,一把大火烧了曹汝霖的房子,这就是有名的火烧赵家楼。

这时大队军警赶到,逮捕学生市民32人。

5月5日,为营救被捕的学生,北京学生开始罢课。

李大钊、陈独秀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学生爱国无罪,应该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

北京政府怕引起更大的风潮,5月7日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

北大的同学借了三辆汽车,像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被释放的同学,校长蔡元培也出席了欢迎仪式,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5月9日,北洋政府以为风潮已过,下令为卖国贼曹汝霖辩护,并起诉放火的学生,追究5月4日行动的主使人。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因同情学生而被迫辞职出走。

北京学生们对反动政府这种反人民的措施极其愤怒,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

在这个过程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北京学生在罢课以后,一方面派代表到全国各地联络,商讨采取一致行动,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另一方面北京的学生组织演说团,在群众中广泛宣传。

这时各地斗争浪潮风起云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湖南和天津等地也组织学生展开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北京全城的街道、胡同、甚至警察局的门口到处都有学生活动。

军阀政府则采取极其野蛮无理的手段,制止学生们的各项爱国活动,大批地逮捕学生。

学生没有被军警吓倒,上街演讲的同学们都带着行李、用具,随时准备坐牢,800多学生被捕入狱,监狱里关押不下这么多人,当局甚至把北大的校舍当作临时监狱。

面对学生们奋不顾身的爱国行动,北洋军阀政府感到束手无策了。

6月3日军阀政府大肆逮捕爱国学生的消息,迅速传到全国。

首先发动罢工的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上海。

从此,五四运动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

运动的主力,也由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阶级。

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

6月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接着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

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

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推动下,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市。

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

从广东到黑龙江,爱国运动的浪潮在二十多个省份的一百五十多个大中小城市掀起。

爱国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着,一个浪头比一个浪头猛烈,军阀政府眼看无法控制局势,“自身难保”。

6月7日北京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消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

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多份,

1919年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一天,我们一起到和约签字的现场去看看。

(播放影片)

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其实,中国代表团一直也没收到中国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是什么使他们没有签字呢?

是中国人民爱国运动,使他们第一次敢在列强面前说“不”!

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中国扬眉吐气。

后来山东问题怎样解决的呢,列强后来又开了华盛顿会议,把山东归还中国。

我们来归纳一下五四运动的结果。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取得了初步胜利。

下面我们来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

(北洋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

斗争的结果怎样?

(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正如毛泽东所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彻底性就体现在学生和工人们不向反动势力低头,坚决斗争到底的精神。

在五四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人?

(青年学生)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人?

(是中国的无产阶级)他们更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并且罢工使工商业陷于瘫痪的状态。

使北洋军阀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