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53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docx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2012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教材分析:

对现代学生来讲学生“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是一种常识了,所以他们对于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会有点不可思议,或者难以接受。

在教学中可以点拨学生,比如“浑天仪”虽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来讲已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了。

因为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所以对于要找出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地球是球体,就比较难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能描述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技能目标:

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形天体。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事例。

情感目标:

使学生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严谨科学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日常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大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教学重点:

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实验用工具:

篮球、直尺、铅笔。

五、主要训练形式:

1、小组研讨2、实验证明法

六、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

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

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

让学生讨论回答: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3、……

【导入】一、地球的形状

【课件展示】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布置任务】课后去网上查阅有关人类对地球认识的理论,想一想当时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观点。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

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老师注意引导。

【多媒体展示】“模拟篮球实验”:

(学生按屏幕演示步骤做)

[材料] 篮球、直尺、铅笔

把篮球和直尺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球面、平面上移动。

[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一:

在一块平直木板上移动的铅笔在我们视线中会不会逐渐消失。

得出结论:

实验二:

在篮球上滚动的铅笔会不会在我们视线中消失。

得出结论:

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

【设问引导】这个现象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同一个道理?

学生得出:

【多媒体展示】“哥伦布环球航海路线”

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南端——太平洋——西班牙

【简要讲述】哥伦布航海一周,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多媒体展示】“月蚀现象”

【简要讲述】遮住月亮光辉的那个黑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是个圆的。

【导入】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小组派一个代表,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讨论)

【多媒体展示】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

【导入】 二、地球的大小

【设问】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

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理解4万千米的长度:

课后练习2:

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0天——环游地球80天。

【导入】 (三)、地球内部的构造:

上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吧。

1、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

教师或学生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由学生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看图4-25、4-26后思考;

①地球内部有哪几部分构成?

②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

③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

3、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地壳、地幔、地核)。

4、学生讨论:

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所处的位置。

5、教师小结:

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的地球家园:

(学生代表发言,谈自己对地球家园的看法)

【教师】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地球、保护地球、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们载人航天的事例和对外太空探索的简单计划),但这个探索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七、作业设计:

见作业本B,第23、24页。

八、课后拓展:

1、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古人航海的故事,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他们的航海路线进行整理。

2、【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

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九、板书设计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是个球体:

(1)证据: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月食时的轮廓

麦哲伦环球航行

站的高,看的远

(2)地球的大小: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从外到内分三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3.2地球仪和地图

【重点】

  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难点】

  经度、纬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量角器

  教学器材:

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

  教学课件:

自编计算机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研究它呢?

  认识地球仪

  (观察、演示)观察地球仪,模仿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察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结构。

  2.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察地球仪表面都有什么?

  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

  (小结)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结构构成,我们把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

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

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形状不符?

  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

  3.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吗?

如果可以,应建在哪里?

  (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2.若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

  (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诉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

海湾战争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发现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

……”,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仪介绍)在地球仪上,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统称为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就叫经纬网。

  (提问)地球上有这些线吗?

在地球仪上这样的经线、纬线,我们可以画多少条?

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区别它们?

  (活动)情景1:

一艘油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并告知了船只所在的位置是北纬15°、东经165°,我国一艘行驶在附近海域的轮船收到了求救信号,决定前往营救,请你帮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遇险船只的位置,并将黄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个地方的。

  2.经度和纬度

  (老师追问)(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老师追问下,通过已了解同学的介绍、老师的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不同摆放,使不了解的同学在地球仪上学会在什么地方找经度的标识,什么地方找纬度的标识;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并总结出经度、纬度各自的分布规律)。

  (继续完成活动)没找到的同学通过交流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活动)情景2:

埃特纳火山海拔334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每隔几年便会喷发一次。

上一次喷发发生在1998年7月23日,当时火山口的烟柱高达万米。

埃特纳火山在“沉睡”了数年后,今年10月27日凌晨突然发生猛烈喷发,后又在连续遭到5次地震波的袭击后多次爆发,11月25日清晨它又喷发出炽热的岩浆和黑色浓烟,上图是它喷发时的壮观场面。

该火山位于北纬36°、东经15°附近的一个岛上,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出该火山的位置并关注它的发展,找到后请将蓝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活动中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及时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正确的方法,如:

1.找北纬36°纬线时,要在地球仪上已绘制的相邻两条纬线之间估计;2.找东经15°经线时要从0°经线向东找……)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寻找的过程。

  (没找到的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承转)为了需要我们有时会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半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纬线和经线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半球吗?

  半球的划分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边观看演示,边观察地球仪,边回答老师(提问)如果沿纬线分,你有几种分发?

如果沿经线分,你是否能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半球?

怎样才能将它分成两个半球?

有几种分法?

如果让你分你会怎样分?

国际上是选用你提出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吗?

为什么这样划分?

  (小结)

项目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界线

赤道(0°纬线)

20°W、160°E

  (练习)1.在地球仪上找到划分半球的界线

  2.在地球仪上找出各半球分布的主要大洲

  (承转)有时为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中、低、高纬度区。

  4.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练习)你能读图说出各纬度带的纬度范围吗?

  (小结)

纬度带

范围

低纬

0°- 30°

中纬

30°- 60°

高纬

60°- 90°

  5.经纬网及应用

  观看影片:

“国家公敌”片断

  (提问)影片中什么内容与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有关?

你还知道我们今天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在哪里有用吗?

你认为经纬网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目前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