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44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docx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3

朝阳区2011——2012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化学试卷2012.1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Al—27Cl—35.5Ca—40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MnO2C.NaOHD.H2SO4

5.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B.MgC.FeD.Cu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     C.CO2    D.H2O2

7.在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着火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A.用树枝扑打B.用灭火器扑灭C.用高压水喷浇D.用湿抹布盖灭

8.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A.加入氧化铜B.倾倒稀硫酸C.加热反应物D.洗涤试管

9.金属钛(Ti)可由TiO2与Si高温制得,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反应

10.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3B.电子总数为2C.属于氢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1

1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D.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3.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Forests:

NatureatYourService”--森林:

大自然为您效劳”。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

D.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14.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5.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原子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16.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8.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19.根据四位同学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A.CH4B.COC.C2H5OHD.H2

20.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1.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C9H8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由21个原子构成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2.右图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D.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23.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其主要原因是

A.玻璃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C.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24.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实验一

实验二

A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B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C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D

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

向一瓶呼出的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向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5.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所述的反应情况与图示可能相符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C.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2)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物较少,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的是。

①提倡发送电子贺卡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④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⑤增强室内自然采光

(4)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6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

Ca

K

Zn

F

含量(mg/L)

20

3

0.06

0.02

这里Ca、K、Zn、F是指(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Ⅱ)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C.沉淀过滤D.蒸馏

(Ⅲ)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Ⅳ)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水的蒸发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28.(6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B代表的是(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29.(6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2)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Ⅰ)金属A是;金属B是。

(Ⅱ)操作a的名称是。

(Ⅲ)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Ⅳ)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硫酸铜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

30.(6分)A~M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的固体俗称“干冰”,只有B、E、G是单质,①~⑤为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这5个反应过程中出现了“产生气泡”、“生成白色沉淀”、“固体颜色变化”、“发光放热”、“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等现象。

①A+B→C②D→B+E ③C+L→F+D④A+K→C+G⑤G+H→E+M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C、F。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④。

⑤。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在实验室里,

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还可得出有关一氧

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3)实验3中,最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