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438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防护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3、防护栏杆必须设置自上而下的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4、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安全网作全封闭处理。

5、防护栏杆及防护用挡脚板应涂刷醒目的黄黑相间或红白相间油漆。

6、密目安全网必须是不小于2000目/100cm2的阻燃或难燃的安全网,进场前必须提供相应的生产厂家资料,进场后应随机抽检合格并提供销量单;

若地方有规定品牌或厂家的应按照地方要求执行。

脚手架上所用安全网同此要求。

3.1.3防护栏杆用材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1、防护栏杆采用钢筋时,各杆件直径要求见下表,应电焊固定和连接。

杆件名称

上横杆

下横杆

栏杆柱

杆件直径

≥16mm

≥14mm

≥18mm

2、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时,应统一采用Ф48×

3.5mm钢管,以扣件连接,或采用套丝丝扣连接、螺栓连接和焊接等可靠连接方式。

3、以其它钢材作防护栏杆时,应选用不小于L63×

8的角钢或强度相当的其他规格,以电焊固定和连接。

3.1.4栏杆柱固定的基本方式:

1、在基坑四周固定,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以下500~700mm深,钢管离基坑坑口边沿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接固定,钢管离边沿距离应为200~300mm。

3、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为80×

6mm弯转扁钢作预埋的混凝土块,用上述方法固定。

3.1.5防护栏杆必须经项目自检合格,并满足防护要求。

3.2各部位的临边防护

3.2.1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布设如下图

3.2.2结构楼层周边

1、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布设如下图

2、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搭设平面图

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安全防护设施应选择适当的平面布置方式。

①结构柱、墙截面尺寸小于500的无悬挑板结构周边防护

②结构柱、墙截面尺寸大于500的无悬挑板板边防护

③悬挑板挑出长度小于500的悬挑板

④悬挑板挑出长度大于500的悬挑板边

3、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柱固定方式

结构楼层周边防护栏杆柱固定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栏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和固定。

①直接在混凝土楼板上预埋1.4~1.5m的钢管

②预埋钢筋头

③预埋短钢管

④预埋件(套筒承插式)

⑤膨胀螺栓固定式

3.2.3预制混凝土梁、钢梁侧边

构件吊装前,预先在梁两端焊接或螺栓卡固定临时立柱,将Ф10以上钢丝绳用花篮螺栓紧绷于临时立柱上作为安全绳,当梁跨度大于8米时,中间应加设临时立柱。

3.2.4楼梯侧边

1、常规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应采用钢管扣件搭设。

2、特殊楼梯,如圆弧、单跑、梯井过大的,采用钢筋与预埋件焊接临时栏杆。

3、规则的楼梯,提倡采用钢管套丝、螺栓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以及套筒承插式固定方式。

3.1.5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转料平台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搭设,平台面应满铺脚手板并牢固固定。

两侧边设置防护栏杆,并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或层板封闭防护。

3.1.6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出入口防护门

1、施工电梯各楼层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的防护门,防护门强度应能承受1KN/m2水平荷载,定型制作如下图。

2、物料提升机各楼层出入口应设置常闭的防护门,其强度应能承受1KN/m2水平荷载,防护门宜采用电气连锁装置,只有当各楼层防护门关闭完好时,吊笼方可运行。

防护门定型制作如下图。

四、洞口防护

4.1基本规定

4.1.1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4.1.2基本要求:

1、楼板与墙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措施。

2、挖孔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

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警示。

4.1.3防护方式: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木盖板盖严,承受500N的竖向荷载。

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其它各类洞口,可用竹、木等材料作盖板,盖住洞口。

盖板须能承受1000N的竖向荷载,并保持四周搁置均衡,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在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1000×

1000mm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

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

处于剪力墙的墙角或其他不便于盖板防护的洞口,应预设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然后在其上盖板防护。

4、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墙面等处的竖向落地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防护门,门栅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挂安全立网,下设200mm高的挡脚板。

6、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应加设1.2米高临时护栏。

7、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它竖向孔、洞口,均应予以盖严,或加以防护。

4.1.4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设置等要求与临边防护栏杆要求相同。

五、井道防护

5.0.1电梯井、管井口必须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5.0.2电梯井、管井施工,除设置防护设施外,还应加设明显标志警示。

如有临时拆除,需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工作完毕必须原样恢复。

5.0.3井口防护采用上下翻转防护门。

门高1.20m,下部设20cm踢脚板,紧贴楼地面安装,保证门防护高度不小于1.40m,门两侧边超出电梯井口边不得小于10cm,上端固定,门栅间距不大于15cm。

使用钢筋不得小于Φ14mm。

5.0.4井道内的水平网,应张挂于预插在井壁的钢管上,水平安全网应确保牢靠,网与井壁的间隙不应大于10cm,中间不宜留有钢管等刚性物件,避免坠落人员受到二次伤害,施工层的下一层设置一道硬质隔断以防物件掉落,施工层以及其它层统一采用安全网防护。

六、安全通道及防护棚

6.0.1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内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表5-1高处作业坠落半径

施工作业面最大高度(米)

坠落半径(米)

2-5

2

5-15

3

15-30

4

>

30

5

说明:

表中所列为最小坠落半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周边环境的复杂状况加大防护范围。

6.0.2基本防护要求:

1、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支架必须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并符合脚手架搭设的相关规范,或采用其他型钢材料搭设。

2、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设置硬质防护,整体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

可采用50mm厚木板架设或采用双层竹串片脚手板,上下两层竹串片脚手板间距600mm。

3、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

防护棚顶周边应设置封闭式的防护栏,避免坠落其上的物件飞溅滚落伤人。

6.0.3各部位安全通道搭设应符合下图要求:

1、临街安全通道

2、现场安全通道

(1)场区内的安全通道

(2)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

3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

通道应设在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架体地面进料口上方。

其宽度应略大于提升机的最外部尺寸;

长度:

低架提升机应大于3米,高架提升机应大于5米。

6.0.4钢管扣件脚手架式安全通道搭设构造要求

表5-2安全通道搭设构造要求

项目

立杆

纵横向横杆

铺板

材料

?

48×

3.5钢管

间距不大于5cm钢筋网片或竹串片脚手板

构造

立杆基础同脚手架基础,设置扫地杆,并在距地面1.2米高处设置横杆,通道净空高度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通行人、车确定,最低不得小于2米。

构造尺寸①

立杆纵距800~1000mm

构造尺寸②

防护棚悬挑尺寸300~500mm

构造尺寸③

双层防护棚层间距500~600mm

6.0.5安全防护棚

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臂杆回转范围之内的作业点,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防护棚,其搭设示意图见下图。

七、脚手架及其连墙件

7.0.1普通脚手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执行;

悬挑脚手架安全公司文件《建三一安字[2007]69号关于规范悬挑外脚手架搭设的通知》执行。

7.0.2整体提升式脚手架结合以上要求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相关要求执行,整体提升脚手架脚手架在临街面(临路面)必须全高设置钢板网,其它面的拆模层必须设置钢板网,网孔以不大于12mm×

12mm为标准。

7.0.3连墙件设置基本要求

连墙件应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设置。

1、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

2、起脚手架立柱中间支座的作用,对立柱在垂直于墙面方向位移起一定的约束作用,能提高立柱的承载力,对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起重要作用。

7.0.3构造要求:

1、宜靠近主接点位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3、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得大于4m。

4、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可采用刚性连墙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5、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和拉筋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能采用上斜连接。

7.0.4连墙杆设置间距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连墙杆设置规定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

水平间距

每根连墙杆覆盖面积(m2)

单排

≤24

3h

3la

≤40

双排

≤50m

〉50m

2h

≤27

悬挑架

3~4m

3跨,且<

6m

备注

h:

脚手架步距;

La:

脚手架立杆纵距

7.0.5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图要求

1、拉顶结合式柔性连墙件仅适用于24米以下外脚手架

2、通过预埋件焊接刚性连墙件

3、钢管扣件抱柱或穿墙夹持刚性连墙件

4、钢管扣件与预埋短钢管连接刚性连墙件

八、卸料平台

8.0.1卸料平台的主梁和次梁应采用工字钢或槽钢,平台面用木脚手板铺设。

平台的搁支点位于建筑结构上并设埋件固定,两边各设斜拉钢丝绳两道,用相匹配的花篮螺栓调整紧固。

8.0.2卸料平台额定载重量为1吨,一般不得超过1.5吨。

荷载超过1吨或构造尺寸超过规定或用其他型钢材料制作的卸料平台,必须经设计计算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

特别重要以及承载力或构造尺寸超过额定要求1.5倍的,应通过专家论证后使用。

卸料平台不得作为受料台使用,严禁起重设备将重物吊运至卸料平台。

8.0.3作业人员在卸料平台上吊运物件时必须拴挂安全带,吊运物件时指挥必须到场。

8.0.4卸料平台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和上部拉节点,必须牢固固定于建筑结构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上。

2、斜拉钢丝绳应在平台两边各设前后两道,每一侧均应按单根受力计算。

3、钢平台上应设置四个经验算的吊环,以固定斜拉钢丝绳。

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用吊钩直接钩挂吊环。

吊环应用Q235F钢制作。

4、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它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

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5、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设固定的1.2m高防护栏杆,并挂设钢板网,下口设置20cm高挡脚板,封闭严密。

端部可装设内开式活动格栅门,加装薄钢板封闭,吊运长料时打开。

6、钢平台安装,需待主梁尾端固定,装好斜拉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松钩。

7、钢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8、操作平台上,应在明显位置标明容许使用荷载。

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严禁超过设计容许使用荷载,应配备专人监督管理。

9、悬挑式钢平台应以工字钢或槽钢作主、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以螺栓与工字钢(或槽钢)相固定,或上铺4mm厚钢板,并与工字钢(或槽钢)焊接固定。

8.0.5卸料平台用材应符合以下规格

卸料平台用材表

序号

最大

载重量

有效载料面积

主要结构件设置要求

名称

规格

布置要求

1.0吨

3.0×

3m2

悬挑主梁

I16或[16a

分布次梁

I10或[10@900

斜拉钢丝绳

37?

26

8.0.6额定载重量1吨的卸料平台按下图制作

九、消防器材的配置

9.0.1施工现场应按照消防要求配置数量足够适用的合格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桶等。

9.0.2消防器材应该定期检验,并有明显的检验标识。

9.0.3灭火器按照沿建筑物周边每50米距离一组(两只)布置;

食堂、木工加工车间、配电房、氧气和乙炔瓶库必须设置不少于两组组灭火器;

施工电梯操作室内应配置一只干粉灭火器,底层电梯口应设置不少于一组灭火器;

办公区和宿舍区按照每30米距离设置一组灭火器;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携带灭火器。

十、现场安全标志的设置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牌和安全警示标牌,可按照50000m2/套进行配置,要保证现场各种垂直运输设备和小型机具以及各工种的操作规程牌应齐全。

十一、三宝防护用品的使用

11.0.1应给作业人员提供质量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必须提供安全带。

11.0.2安全帽应符合国家标准GB2811-89的要求;

安全带应符合安全带国家标准GB6095-85,安全网应满足GB5725-1997。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均应现场抽检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