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4160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用竖式计算时,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这一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被除数,就可以在本位上面写商,如果这一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

(2)、解决问题

(2)、(3)、(4)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纠正。

(3)解决问题(5)

学生先独立解决,指名学生回答。

速度=路程÷

时间

三、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估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1——8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主题图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主题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出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较好,只有个别学生计算时出现错误,需要培养这些学习的认真计算的习惯和计算能力。

 

信息窗二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9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图中呈现的是小记者在果蔬会期间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境,通过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重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了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了参观,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各生产厂家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好吗?

(播放情境图)

[设计意图]由采访果品加工厂的情境引入本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进入情境,搜集信息。

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厂家的生产情况?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画面,搜集信息,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着条件提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合作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理解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应在十位商0占位的算理,掌握算法。

(1)独立思考,探寻方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

怎样解决?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

428÷

4

4怎样计算呢?

先自己想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既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班内交流,深化方法。

哪个组把你们的做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并演示:

① 

用小棒摆一摆。

② 

估算428÷

4的商比100大一些。

③ 

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基础,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并突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3)交流竖式计算,弄清算理。

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交流,师小结:

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占位。

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呢?

为什么2除以4不够商1在十位商0后,0乘以4得0可以不写呢?

你喜欢哪种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

对于竖式的两种形式,没有急于提出最佳方法,而是让学生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总结方法的意识和习惯,为后面的算法优化打下良好基础。

2、自主解决“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理解十位上0除以一个数应在十位商0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探索新知。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说出算式后,师板书:

204÷

2

2怎样算呢?

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2)全班交流,深化算法。

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大部分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在竖式计算前,引导学生先估算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十位上0除以2时该商几?

商在什么位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应用意识。

3、反思总结,揭示课题。

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

2、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

先估算再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

[设计意图]本课时的练习,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并在此基础适当扩展,如在笔算前要求学生先估算,加强估算教学,培养估算意识。

四、课堂总结,反思升华。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课后反思:

这节课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情境中教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情境中提出、发现、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2、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3、重视估算。

在教学中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笔算前先进行估算,注意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继续看图,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采访了几个果品加工厂,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采访(播放情境图)。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师板书:

420÷

3=

(2)引导学生先估算商的大致范围。

(3)学生独立尝试笔算。

(4)班内交流,理清算理。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展示:

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

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因为个位上的0除以3得0,所以在个位商0。

(5)比较竖式的两种书写形式。

哪种书写形式简便呢?

你喜欢哪一种?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经验,可以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因此,为学生创设较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2、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困难学生。

(2)班内交流,理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662÷

6,个位上的2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交流看法。

(3)引导学生估算,通过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验算,验证商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把估算作为一种计算策略,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回顾反思,总结方法。

1、回顾本信息窗所学知识,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回顾一下,你是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把你的做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2、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不断补充完善。

交流后,师小结: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写商,不够商1,就商0。

[设计意图]学生探索出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对本信息窗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零散的数学知识升华为完整的结论,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使其数学情感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升华。

四、综合训练,巩固技能。

1、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第3题,先估算,再笔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对题目要求进行了适当扩充,即要求先估算,估计商大致在什么范围内,然后笔算,以此来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一本书有356页,借阅时间是一周,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

(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第4题)

(1)学生观察信息图,发现信息,独立解决。

(2)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练习时,学生可能进行估算,356÷

7得到平均每天大约看50页,也可能笔算得到商是50,这时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

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设计这样一道题,旨在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不能光看计算结果,而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会灵活地思考问题。

3、火眼金睛辨对错(课本第9页自主练习第5题)

[设计意图]以辨对错形式来练习,既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又引起学生注意,防患于未然。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已有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教学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中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解决问题为基本框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学习,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3、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本节是计算课,提高计算技能是计算课的重要目标。

因此,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后,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灵活、开放、趣味”原则,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信息窗三 

四则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13页。

本图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

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

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

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

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

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再全班交流:

(2)教师:

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

960÷

2=480(包)

480÷

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

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2×

4)

(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

639÷

3+48 

360÷

3)

(910-485)÷

436-360÷

380÷

(132-127)

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思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2、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组内交流,在集体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教师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

(课件展示:

大雄在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

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设计意图]《叮当猫》是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以其作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激起学生积极帮助别人的热情。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

(1)380-360÷

=20÷

=360÷

5

=5 

=72

(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

错在哪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

自主练习4、5、10题

(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

(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这样做?

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

自主练习8.11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8、11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

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帮助大雄闯关”作为练习题的情景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

瞧!

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题)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

(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

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大雄说的心里话,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教育。

本节课的设计从两方面入手:

1、“情景串”串串连

练习课,一直是学生认为比较枯燥无味,也是老师们难以驾驭的课题。

针对这一点,本节课我从兴趣出发,以学生喜爱的《叮当猫》为情景的主线,将三组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贯穿于情境之中,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2、小组合作,分享思维成果

本节课我们以四人为小组作为学生活动的主线,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为培养学生在现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材分析:

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

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

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

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

”“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

”等问题。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

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

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

重合 

对称)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

(出示扣杯图)

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真的不是吗?

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

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