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324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docx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

1绪论

1.1问题提出:

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使得网络心理障碍现象日益突出。

这一现象在接收能力强而鉴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美国纽约市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Goldberg)于1994年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疾病,并把它命名为“网络成瘾倾向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

IAD)[1]。

网络成瘾倾向现象自从提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而且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以后,推理能力、支配性与智商降低,伴内向孤独、焦虑抑郁、自卑害羞、自负、警觉、情绪敏感、冲动、反社会性(non-conformist)等特征表现突出。

患上网瘾综合征后表现为:

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的满足,下网后有烦躁不安感,以上网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免疫机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行为孤僻怪诞,丧失正常的人际关系;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在校青少年对互联网具有很高的可获得性,这使得他们周围能够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的环境因素被削弱,发生网络滥用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的产生不同层次的网络成瘾倾向,经前人研究发现,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教育部门可以从青少年经历的生活事件与人格特质方面入手,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或者对有网瘾的青少年进行有效干预。

针对此,我国也启动了专门的“虹”计划[2]。

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群体。

由于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更高的可获得性,家庭和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一般都比较宽松,这使得他们周围能够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的环境因素被削弱,发生网络滥用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2007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网瘾青少年占青少年网民的9.72%,其中研究生(13.95%)和本专科学生(10.99%)中的网络成瘾倾向现象最为严重,其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远高于高中生(8.69%)和初中生(7.57%),仅次于失业者和无固定职业者(16.50%)[4]。

因而,对于网络成瘾倾向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

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特别是要关注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从而减少大学生向网络成瘾倾向方向发展。

2文献综述

2.1网络成瘾倾向的概念

 本人把网络成瘾倾向定义为:

重复使用网络并对其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从而影响上网者的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以致网络使用者在思想和行为上偏离现实生活,但仍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一种行为。

2.2人格特质的概念

我们可是以发现有关人格结构研究的早期工作主要是试图确定和标明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以用来描述个体行为。

常见的特点包括害羞,进取、顺从、懒惰、雄心、忠诚以及畏缩等。

当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这些特点时,我们称其为人格特质。

这些特质越是稳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在描述个体行为时就显得越重要。

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2.5前人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方面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状况进行了研究。

1.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李望舒的[18]《西安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和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K.S.Young)教授设计的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西安市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不良的性格特点与网络成瘾倾向相关,男、女生成瘾特点不同,网络成瘾倾向者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历史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理科类院校学生的成瘾人数高于文科类和艺术类院校学生。

2.山东师范大学于宗富[1]的《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倾向是指由于不良或过度使用而对互联网络产生依赖感,导致个体在学习、工作、交往、健康等方面可能发生损害的现象。

为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率,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成瘾倾向与非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的性别、专业、学历、年级等方面的差异,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于宗富的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青少年上网情况及网络成瘾倾向现象进行了研究。

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8.3%。

(2)不同性别、生源地、民族、年级、学历、专业等的青少年在网络使用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以玩游戏为例,男生、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独生子女、专科生、理科生喜欢玩游戏。

(3)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在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独生子女方面存在差异显著。

男生较女生成瘾者较多,少数民族较汉族学生成瘾者较多,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成瘾者较多。

由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不良人格特质的学生容易上网成瘾。

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心理健康因子明显低于非成瘾者。

网络成瘾倾向有很深的内部动因,除了网络本身具有的易致瘾的特点外,青少年的性格特点、生活方式、性别差异等,都是造成网络成瘾倾向的因素。

3.侯友[7]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

男大学生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倾向;在年级上大一学生成瘾倾向最高,二三四年级开始逐渐下降;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高的成瘾倾向。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民族上不存在差异;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成瘾倾向。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以游戏、娱乐、聊天为上网目的的大学生成瘾倾向高于其它上网目的的,尤其是高于以学习为目的的。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倾向倾向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受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更大。

进一步回归分析,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倾向。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倾向倾向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高神经质、精神质的人表现出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倾向,内外向与网络成瘾倾向倾向的高低没有显著的关系。

进一步回归分析,精神质和神经质可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倾向。

网络成瘾倾向是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上网交流时间、上网游戏时间、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倾向;上网交流时间、浏览信息时间、人格特质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倾向。

  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是这种但是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多与少,在不同的地区是否相同,在大小城市地区之间是否相同,在国内不同地区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相关性是否一致,差异性是否一致,等等都是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深入探索的。

3研究方法

3.1研究假设

  在此我们假设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及其生活事件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1)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状况在性别、独生非独生子女、生源地等群体特征上可能存在差异。

(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网络行为、人格特质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3)人格特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可能直接或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4)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和社会掩饰性四种人格特质可能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正相关。

3.2对象

  主要以河南省某市高校学生为被试,随即整群抽取被试400名。

3.3工具

  第一、自编被试自然信息调查表。

该调查表用于获取被试简单的自然信息,主要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年龄、网龄等方面。

第二、“中文网络成瘾倾向量表(CIAS-R)",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

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倾向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

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倾向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倾向越高。

这一量表综合了DSM-1Y对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个案的观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依据侧重于心理层面和较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而编制的。

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999年测得再测信度为0.83,2000年测得各因素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0与0.82之间,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白羽等(2005)以北京地区大学生为样本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和应用,修订后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a=0.90,达到满意,说明具有良好的信度指标。

第三、“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爱森克教授编制的,他搜集了大量有关的非认知方面的特征,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互相成正交的维度,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

内外向性(E)、神经质(又称情绪性)(N)和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P),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该问卷可靠性高,信度和效度都好,该测验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

3.4搜集数据的方法

  在全校的16个系别中,分年级随机抽取相应的班级,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由学生自行填写,当场收卷。

抽样与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应用了多阶段抽样方法。

在被试填答问卷之前由主试做指导说明。

  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某市在校本科生400人作为研究被试,共得到有效问卷355份,其中男生201人,女生154人;理科生113人,文科生242人;一年级学生91人,二年级学生93人,三年级学生87人,四年级学生84人;独生子女136人,非独生子女219人,城镇学生162人,农村学生193人,约有58%的被试拥有个人电脑,但该校的校园网还在建设之中,学生们在学期中上网主要有三种途径:

上网吧、在宿舍内接ADSL以及无线上网。

  采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4.1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方面在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方面在存在显著差异。

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而言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见表1)

表1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别差异比较

男(M±SD)女(M±SD)tp

网络成瘾倾向

2.7806±0.43122.6286±0.4013-3.0180.003

注:

p<0.05,p<0.01

4.2网络成瘾倾向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方面,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高的成瘾倾向(见表2)

表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独生子女(M±SD)非独生子女(M±SD)tp

网络成瘾倾向

2.6893±0.430862.32454±0.4191-2.90180.003

注:

p<0.05,p<0.01

4.3年级方面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年级方面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大一学生成瘾倾向最高,二三四年级开始逐渐下降(见表3)

表3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

网络成瘾倾向

大一(M±SD)

2.7512±0.4215

大二(M±SD)

2.5876±0.4023

大三(M±SD)

2.4862±0.3971

大四(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