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317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5南极洲.docx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15南极洲

15南极洲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极洲位置、范围、半岛、岛屿、地形。

2.理解南极地区烈风、暴雪、严寒的成因。

3.了解南极地区主要资源及分布。

◆图表落实

1.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字母填注:

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太平洋、E.大西洋、F.印度洋、G.德雷克海峡、H.南极半岛、I.罗斯海、J.威德尔海。

(2)给图中各条经线标注度数。

(3)用彩笔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上标注东半球、西半球。

◆学海导航

一、地理位置

(1)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只有南极半岛的北部、乔治王岛位于南极圈以外。

(2)南美洲的南端与南极半岛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3)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二、范围

[读图识记]1.南极圈;2.周围的海峡、大陆;3.长城站、中山站

位置最南,介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

面积:

世界第五大洲

重要性:

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重要经线

60°W:

附近为南极半岛,沿顺时针方向向东依次为威德尔海、毛德皇后地、威尔克斯地、维多利亚地、罗斯海、玛丽·伯德地

0°:

穿过大西洋

90°E:

穿过印度洋

180°:

穿过太平洋

主要纬线南极圈:

南极大陆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中国科考站中山站位于(70°S、75°E)附近;长城站位于(62°S、58°W)附近。

三、地形

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

(1)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

(2)冰层平均厚度2000米以上,占世界冰体积90%,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0米~70米。

四、气候

1.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暖季:

11月~次年3月

①从纬度位置看:

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②从海拔高度看:

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③从地表状况看:

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④从气压状况看:

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⑤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

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可见,南极洲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点是上述因素综合形成的。

各要素问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思考]

(1)有人称南极洲为“白色的沙漠”,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对。

因为南极洲降水量大部分为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形式主要是雪,由于气温低不消融,气候干燥,其干燥程度如同沙漠地区,所以用“沙漠”来形容南极洲的干旱。

因其上覆盖有巨厚冰层,故有“白色的沙漠”之称。

(2)世界上极端最低气温不出现在北冰洋,而是出现在南极大陆的原因

①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多米,比北冰洋高得多;

②南极大陆为陆地,其比热比北冰洋小,降温快;

③南极大陆新雪覆盖的面积比北冰洋更广,对太阳辐射反射率更高。

④一年中南极点极昼的天数比北极点极昼的天数更短。

从“最”字入手,掌握南极洲地理特征

(1)地球上最南的一个大洲。

站在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全都是北,位置特殊,方向辨认不习惯。

(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

整个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之内,当然是全部处于高纬度地区的一个大洲。

(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

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极点。

(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

(6)世界上最寒冷的一个大洲。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一25℃以下,被称为“寒极”。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____月____日____时(北京时间)。

(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____,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____方向。

(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象真实可信的是____(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对)

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

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

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

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

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

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和时区计算、洋流、世界地理及南极洲的知识。

解此题,先看图例,再细看地图,最后找出南回归线,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为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时的时间为正午l2时,本地为澳大利亚,位于北京之东,时间比北京早。

澳大利亚为东十区,北京为东八区。

时间差为2个小时,所以,此时的时间为上午10时。

往南极走,方向一律为南(正南、西南、东南)。

以南极为中心地图,顺时针方向为东,逆时针方向为西,四周为北,中心为南。

所以,正南只能出现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

因此,顺时针方向为东,判断出长城站在东南。

考察船可以顺着西风漂流航行。

考察船途经新西兰时,因新西兰是畜牧业发达之国,可以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考察船越往南走,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但白昼时间缩短。

因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中出现极昼现象。

德雷克海峡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因此穿越德雷克海峡后就进入了大西洋。

【答案】

(1)122210

(2)悉尼东南

(3)BCFH

(3)BCFH

五、资源和科研宝地

1.淡水资源:

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矿产资源:

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

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

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1)长城站:

位于62º12′59″S、58º57′52″W,南极半岛以北的乔治王岛上,大西洋的西南。

无极昼极夜现象。

(不在南极圈内)

(2)中山站:

位于69º22′24″S,76º22′40″E,临印度洋。

(在南极圈内)

2.南极科学考察的价值

(1)南极洲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一块科研宝地。

原因是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惟一的没有受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得不到的科学资料。

(2)大气圈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内,其中又以平流层中下部最集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臭氧有不断减少趋势,这种减少趋势随纬高增高而变得明显。

在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在每年10月份前后削减最多,出现所谓“臭氧洞”现象。

据观测,从1979年到1985年,南极地区上空臭氧含量减少了40%-50%,全球在这6年里臭氧含量减少约3%。

到1987年,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又宽又深,已经扩大到南极大陆以外,一度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深切恐慌。

由于人类逐渐认识到南极洲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近几十年来,到南极洲考察的人数越来越多。

迄今为止,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其中长城站和中山站是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建立的。

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的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3.南极条约:

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宗旨:

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

[注意]极地科考

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

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

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

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范围内气候非常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

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

☆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如:

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我国南极内陆冰盖队已经到达Dome-A

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

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

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学考察队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例2】读1989年-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回答:

(1)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的路段是()

A.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南极点

B.从南极点到东方站

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D.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和平站

(2)南极大陆周围附近海域()

A.海水逆时针方向流动,为风海流

B.海水顺时针方向流动,为风海流

C.冰山自东向西漂移

D.冰山自西向东漂移

(3)当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

B.亚洲高压一年中最强

C.南极大陆的风一年中最猛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一年中最快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