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255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3。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 

生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

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

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②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

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

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筋作不大于 

90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

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 

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0;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对有抗震等要求

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2)一般项目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HRB335 

级和 

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

宜大于是 

1%o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2、钢筋安装工程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l07、《钢筋焊接

及验收规程》JGJl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

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

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

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

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

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

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③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

应大于 

50%。

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

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

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②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对其他构

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GB50010 

的规定,绑扎搭接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钢筋强度、外形、直径及

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经计算确定,并根据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进行修正。

为了方便施

工及验收,给出了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

值及确定了纵向受压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压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

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O.25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 

范围内各设

绑扎钢筋网

长、宽

网眼尺寸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保护层

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3.O

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注:

A、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B、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

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1.5 

倍的尺寸偏差。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工程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

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对清水混凝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

或起鼓。

3)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3/1000。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10,O

预埋螺栓

2

预留洞

尺寸

+10,0

允许偏差(m)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lO

柱、墙、梁

+4,一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大于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mm

农回半整度

5mm

构件类型

构件坡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

值的百分率(%)

≤2

≥50

>

2,≤8

≥75

≥100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拆除工程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支架的拆除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三)砼工程

l、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

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

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 

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

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

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l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

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有关规定,根据

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GBl596 

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

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

拌合用水标准》JGJ63 

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

比。

2、砼施工工程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

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lOO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³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

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

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A、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

的用量。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

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

处理。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

技术方案进行。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

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

有凝结水;

⑤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得浇水;

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轴线

位置

15

独立基础

墙、柱、梁

剪力墙

垂直度

层高

≤5m

全高(H)

H/1000 

且≤30

标高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

一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预埋设施

中心线位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

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

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三、工艺流程

清理——砼垫层——清理——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

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四、操作工艺

(一)清理及垫层浇灌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得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砼垫层

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二)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

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

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或塑料垫

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

搭接要求外,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基础高度在 

900mm 

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

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

即可。

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

与底板筋连接的柱四角插筋必须与底板筋成 

45。

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

板 

5cm 

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 

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做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

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

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打柱砼前

必须进行更换。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 

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

向通长放置。

见下图。

条基钢筋帮扎示意图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交接和拐角处配筋

(三)模板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摸或木模,利用架

子管或木方加固。

锥形基础坡度,3O。

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

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

时,利用钢丝网(间距 

30cm),防止混凝

土下坠,上口设井子木控制钢筋位置。

锥形模板支护示意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四)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孑 

洞,清除积水。

(五)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后台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

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

时间不少于 

90 

秒。

(六)混凝土浇筑

浇筑现浇柱下条形基础时,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

在浇筑

开始时,先满铺一层 

5~lOcm 

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

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

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的模

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

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捣实。

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

基础上部柱子后施工时,可在上部水平面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条形基础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各

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 

2~3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浇筑时先使混凝土充

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

有效振动长度。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

窝、麻面或孔洞。

(七)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上层振捣棒插人下层

3~5cm。

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八)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大杆刮平,再

用木抹子搓平。

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九)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经

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十)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 

左右覆盖和浇水。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 

夜,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 

14 

昼夜。

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

混凝土表面裂缝。

(十一)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

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

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