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223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docx

草垛沟煤业井下贯通方案

草垛沟煤业运输巷道

贯通测量技术设计说明书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草垛沟煤业公司

太原瑞易得测绘科技公司

一、贯通测量工作概述

1、矿井地理位置及井田区域概况。

左云草垛沟煤业有限公司(简称草垛沟煤业),隶属山西进出口集团管理,其井田中心位于东经112.5度,北纬39.9度,其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位于6度分带的第19带,其中央子午经度为111度,井田中心点坐标约X=4443000m,Y=1963800m,井田总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

井田区域由镇办小矿井兼并重组而来。

2、矿井开拓概况

对角式斜井开拓系统(一对主体斜,一对风井组成),前进式开拓,后退式机械化回采,皮带运输提升,设计能力为每年生产12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约50年。

3、矿井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概况

在矿井中央发育有东西向的小背斜地质构造,其中北翼发育有F1、F2断层,其断层面倾斜角大约为78o,落差大约为20~28m;南冀有F4断层,层面倾斜角大约为78o,落差大约为2~15m。

煤层平均斜角大约为1.5o,八号煤平均厚度为1.15m,为近水平薄煤层开采。

水文地质较简单,地质构造较少,断层较少,矿井涌水量较小。

部分区域有火的影响。

4、矿井运输巷道贯通工程概况

八号煤矿井开采运输巷道的贯通工程主要有三条,其中一条为主皮带运巷道,另外两条为辅助运输巷道。

其具体设计位置描述如下:

第一个条贯通巷道,由皮带主斜井→八号煤皮带运输→一号回风石门→一水平盘区皮带运输巷道→一号回风石门与回风斜井1贯通。

其贯通测量特征如下:

(1)其贯通限差平面要求M<±0.20m。

(2)贯通巷道井下总水平测量长度约2500多米,采用相向贯通掘进。

(3)贯通导线测量点设计约30个。

(4)贯通用激光指向仪指向安装约3次。

(5)贯通相遇点:

位于回风列眼点,为定点贯通工程。

(6)贯通巷道掘进为半岩半煤。

(7)贯通巷道断面面积约为5.5㎡。

(8)贯通巷道支护为拱形棚架支护(梯形)。

第二条贯通巷道从副斜井→一水平辅助运输巷→一水平盘区辅助运输巷道→2号回风石门→回风斜井2贯通。

其贯通测量特征如下:

(1)其贯通限差平面要求M<±0.30m。

(2)贯通巷道井下总水平测量长度约2200多米,采用相向贯通掘进。

(3)贯通导线测量点约30个。

(4)贯通用激光指向仪相向安装约3次。

(5)贯通相遇点:

位于一水平盘区辅助运输巷道,为相向水平巷道贯通工程。

(6)贯通巷道掘进为半岩半煤。

(7)贯通巷道断面面积约为5.5㎡。

(8)贯通巷道支护为拱形棚架支护(梯形)。

第三条贯通巷道为一水平盘区回风巷道,其贯通测量特征如下:

(1)贯通井下总水测量平长度约1284m。

(2)贯通总偏差平面要求M<±0.35m

(3)贯通巷道倾角大约为1.5O。

(4)贯通巷道断面积约4.5㎡。

(5)贯通导线测量点约15个。

(6)贯通用激光指向仪相向安装约2次。

(7)贯通巷道掘进为半岩半煤。

此外贯通巷道之间的保安煤柱的水平间距设计为:

(1)主斜井为设计为50m。

(2)一水平皮带运输巷道保安煤柱设计为50m。

(3)一水平盘区皮带运输巷道保安煤柱以及回风斜井保安煤柱设计为20m,

在完成以上巷道的贯通测量中还应完成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井底车场和硐室以及巷道开切眼等的日常测量工作,贯通用激光指向仪同向安装约2次。

以上测量工作的井下导线测量总水平长度达6500多米,激光仪安装次数为9次以上。

(地导线联测水平长度大约为2.3km,井上下总导线观测长度为8.5km,单独观测2次,则总观测长度为17km)

该贯通工程类型属于两井间大型贯通工程。

根据此次贯通巷道的单一水平长度和贯通精度要求(1km以下为小型贯通,1~3km,为中型贯通3~8km,为大型贯通>8km,为特大型贯通),确定其贯通点重要方向的最大误差:

平面:

M≤±0.2m,高程:

MH≤±0.15m

固此要求此次贯通测量工程必须由煤业领导授权,进行严格的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以确保此次贯通高程的顺利完成。

5、地表地形及交通条件概况

丘陵山区,旱地为主,通视条件好,交通条件好。

6、矿井生产工作概况

该矿井由①、②、③矿井兼并重组矿井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工期为3年(09年10月至12年10月),改造完成后矿井初步形成12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现代化矿。

7、矿井测量工程概况

地面建设有5个矿井近井点,其测量方法采用国家GPS定位D级点要求完成。

作为矿井测量的起始观测点。

二.贯通测量工作方案设计及设计要求

(一)地面平面测量方案设计

1、地面平面测量是以近井点位起始点,由风井I向主斜井布设6~8个五秒级导线联测点

2、其目的是复核近井点精度,减小固定误差造成的方位传递错误。

其观测方案如下:

导线等级

导线边长

对中误差

(单点)

测回数

导线闭

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Mß=±5〞

≥30m

<4mm

n=3

<0.03m

<1/60000

测量仪器:

2秒全站仪,前后视为三脚架对中。

(二)地面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由风井I近井点高程为起始点,向主斜井布设四等水准测量,其往返测量高程差不得超过5mm,最长视距长度不超过80m,红黑面高差不超过3mm,采用S1型水准仪,3米格式水准尺,观测测计划测站数n=16站,平均测站长度为130m。

(三)井下导线测量设计方案设计

井下导线测量方案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从井口或导线联测点开始,从井口斜井变坡点布设7秒级导线,到井下一水平巷道,并测设8个永久导线点,分别布设于风井和主斜井一侧。

第二步从井底永久导线点开始至一水平巷道内布设7秒级导线点,并编号固定,以作为贯通导线点和回采巷道导线测量的起始点。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导线等级

导线边长

对中误差

(单点)

测回数

导线

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Mß=±7〃

15~200m

<±5mm

n=2

<±0.05m

<1/20000

导线总复测次数N>2,

(四)井下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沿井下导线点布设相当于地面四等水准测量路线,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视距长

观测方法

单站高差

互差

往返侧高差互差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差累计差

d<100m

两次仪器高

<±5mm

<±35mm

<2m

<5m

测量仪器为:

S3型水准仪,铝合金水准塔尺。

(五)贯通测量工作依据规范参考技术资料

(1)《煤矿测量规程》有关技术规定。

(2)《煤矿测量手册》有关内容。

(3)贯通测量工作有关文献资料,本次贯通技术设计说明书。

(六)贯通测量使用仪器及要求

(1)平面贯通测量仪器主要采用不大于2秒级全站仪型经纬仪1~2台,对中三角架及基座3~6支。

(2)高程用仪器,采用精度不小于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2台,标准水准尺1~2对,尺垫2~4对,井下用水准塔尺2~4对。

(3)测量用记录簿若干,记录笔,可以采用黑碳素笔或4H铅笔。

(4)点位设置地面及井下导线永久点位铁芯标志,水泥灌溉。

其他导线固定点为铁钉木质固定结构。

(5)仪器检校证书

各种使用仪器在开工前后和中期,不少3次检校,以确保仪器性能运行良好。

(七)贯通测量工作技术人员安排

(1)日常技术测量人员五名以上,其中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两名,其他技术人员三名,辅助人员两名。

(2)贯通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安排概述

a.地面导线连接复核测量三次。

b.地面水准连接复核测量两次。

c.斜井导线联系测量2次×4=8次。

d.斜井高程联系测量2次×4=8次。

e.井下导线延长测量2次×6=12次。

f.井下高程延长测量2次×6=12次。

g.井下中导线测量若干次。

h井下激光指向仪安装及校正测量9次以上。

i井巷,硐室开切眼测量10次以上。

j.贯通验收测量两次。

k.贯通测量技术工作总结报告一份。

(八)贯通测量应提交的成果资料及内容

(1)本次贯通测量工作技术设计说明书1份,电子版1份。

(2)原始记录资料1份。

(3)内业计算资料1份。

(4)点位成果资料1份,电子版1份。

(5)验收测量报告及评价1份,电子版1份。

(6)测量仪器技术检报告1份。

(7)贯通测量工作技术总结报告1份,电子版1份。

(8)测量点位布置图1份,电子版1份。

(9)日常测量工作记录1份。

三、贯通测量工作方案设计与误差估算

(一)平面测量方案的误差预计

平面测量方案的误差预计的总误差:

M=

其中Mα、Mβ、MQ、MP分别表示地面起始方位误差、井下测角误差、井下对中和瞄准误差所产生的贯通点位误差。

具体估算如下:

1.地面测量方案的误差预计

按照方案设计要求,其地面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则产生的方位误差Mα=±tg-1〞,并且取重要平面方向长度为2000m。

这样作为起始方位其对井下贯通点位的总影响为:

Mα=±

2.井下导线测量方案的误差预计

根据贯通测量的方案设计,井下(包括斜井测量)导线测量转角数取n=8,其测角中误差Mβ=±7〃,总边长为L=2500m,则产生的点位总误差为:

Mα=±

而井下对中误差影响为:

Mp=±

井下测距误差为Mq=±

3.平面测量方案的总误差预计

按照误差传播定律,贯通相遇点的总中误差为:

M=

按照方案设计井下导线单独进行二次测量观测,取平均值的总中误差为:

M均=

平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合理。

能够满足贯通工程的精度要求。

(二)高程方案设计的测量误差预计

根据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可以取地面每公里单位高程测量中误差Mυ=±15mm,井下每百米单位高程测量中误差Mυ=±20mm,地面高程测量长度大约为2公里(km),井下高程测量长度大约为25百米(hm),则贯通相遇点高程测量中误差预计如下:

1.地面高程测量中误差:

MH上=±15

2.地面高程测量中误差:

MH下=±20

3.总的高程测量中误差:

MH=±

单独进行两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的总中误差为:

MH均=

高程测量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贯通工程的精度要求。

四、贯通测量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1.各种仪器必须进行认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以投入生产。

2.在内业计算中要注意加入仪器测距误差改正,并对气温、气压对测距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有些仪器是可以自动加入改正。

3.在观测中技术人员要认真协作,确保仪器的对中和瞄准误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并且保持仪器安置稳固,各种螺旋尽量使用中部。

4.各生产部门要积极协作测量技术人员,尽量排除井下对测量工作的干扰。

并及时给予通电、照明等帮助。

5.测量技术人员要确保小组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统一指挥。

确保各种标志稳定、准确。

6.观测记录人员,要认真细致,记录笔迹要工整清晰。

对于长度单位的cm和mm不得涂改,对于角度单位的分和秒不得随意涂改,个别改动必须在复核的基础上,由两名测量人员确定后签字,但不得产生连环涂改现象。

7.激光指向安装,安装应当不至于影响正常生产运输,并且各固定螺丝要保持牢固,调整检查应当按要求记录签字,其安装的巷道横断面位置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人员,并且签字。

8.永久点的设置应观测前提前三天完成,铁芯的标志线宽度应小于1mm,并要提前制作完成。

9.各种固定点要认真编号保存,并在施工人员的帮助下完成设置。

10.各种外业资料要注意保管,各项填写要在实地完成。

11.井下测量前要做好准备,并要提前与生产技术科协调,做为井下测量工作安排。

以尽量不影响正常生产。

12.在掘进过程中激光指向仪的安装距工作面的距离,岩巷应大于80m,煤巷应大于60m,每次中腰线的延伸距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15m,且每掘进50-80m应及时向前延伸一组中腰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